22 读不完的大书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听写

文档属性

名称 22 读不完的大书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听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3 22:31:3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课题 22读不完的大书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描写植物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积累 “千姿百态”“暑寒荣枯” 等词语。
2. 联系生活经验,说出大自然中的 “奥秘” 和 “乐趣”,能用生动的语言仿写句子。
3. 理解 “大自然是读不完的大书” 的含义,培养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 1. 赏析描写植物的生动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积累相关词语。
2. 联系生活经验,说出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植物 出示词语卡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大自然中的动物朋友,还学习了生字词,那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
2. 过渡:“大自然这本大书里,除了有趣的动物,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它们有什么奥秘和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探索。” 二:品读植物,感受语言 出示自学要求:“默读第 3-5 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植物的句子,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植物,用了哪些有意思的词语。” 重点赏析: (1)出示花草描写句子:“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花草?(颜色、形状)‘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结合图片说说你的理解。”
(2)出示果树句子:“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味道格外鲜美。“ 提问:“读完后你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播放 “雨后春笋” 生长视频,出示句子:“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引导:“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竹子长得快?‘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用了什么手法?(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出示棕榈树描写句子:“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追问:“这里把棕榈叶比作什么?(大蒲扇)‘超凡脱俗’让你想到什么画面?”
3. 小组合作:“选择一句最喜欢的植物描写,读一读,和组员分享喜欢的理由。” 三: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1.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这段话,‘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指的是什么?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2. 情境讨论:“在大自然中,你发现过哪些乐趣?比如‘草地上的蒲公英像小伞,风一吹就飞起来’。”
3. 布置 “化文为画” 活动:“用彩笔画出你发现的自然乐趣,在旁边写一句话描述,用上今天积累的词语或修辞手法。”
作业设计 1. 基础题:摘抄文中描写植物的生动句子,背诵第 5 自然段。
2. 拓展题:写一则 “自然观察日记”(1-2 句话),描写一种植物的特点,用上比喻或拟人手法。
板书设计 22 读不完的大书
植物:
花草 —— 颜色多、形状多(千姿百态)
竹子 —— 长得快、声如细语
棕榈 —— 叶如蒲扇、高大挺拔
无穷的奥秘 无尽的乐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精神
万物
沉思
鲜美
昆虫
植物
池塘
井然有序
搬家
千姿百态
游玩
无穷
画册
奥秘
秋高气爽
1.默读第 3-5 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植物的句子。
2.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植物,用了哪些有意思的词语。
自学要求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花草?“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
颜色多
形状多
形状多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各种各样,各不相同。
颜色多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五彩斑斓、姹紫嫣红
形状多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式各样、婀娜多姿
形状多
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读完后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梨树
桃树
橘子树
柚子树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竹子长得快?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比喻
把竹叶声比作细语,让竹子像在说话,很生动。
这里把棕榈叶比作什么?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这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形容与众不同,超出一般人。
超凡脱俗
选择一句最喜欢的植物描写,读一读,和组员分享喜欢的理由。
合作交流
“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指的是什么?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有说不完的趣事和秘密。
在大自然中,你发现过哪些乐趣?
用彩笔画出你发现的自然乐趣,在旁边写一句话描述,用上今天积累的词语或修辞手法。
化文为画
1.基础题:摘抄文中描写植物的生动句子,背诵第 5 自然段。
2. 拓展题:写一则 “自然观察日记” ,描写一种植物的特点,用上比喻或拟人手法。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22 课 《读不完的大书》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一:复习导入,聚焦植物
1.词语回顾:
开火车认读上节课词语 “叽叽喳喳、井然有序、雄健勇猛、忠贞”,用 “井然有序” 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知衔接:
用一句话说说上节课认识的 “自然大书” 里的动物朋友,猜测:这节课会在 “大书” 里发现哪些植物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准备:
本课时重点品读描写植物的语句,体会生动语言。带着 “植物有什么奥秘” 的疑问,走进课文第 3-6 自然段。
二:品读植物,感受语言
1.语句梳理:
(1)默读课文第 3-5 自然段,用 “﹏﹏” 画出描写植物的句子,用 “△” 标出表现植物特点的关键词(如 “千姿百态”)。
(2)填写 “植物特点梳理表”,明确作者描写角度:
植物类别 描写角度(颜色 / 形状 / 生长 / 声音) 关键词
花草
竹子
棕榈树
2.重点赏析:
(1)花草描写:
① 读句子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结合彩色花朵图片,说说 “千姿百态” 的意思( ),预测作者用这些词语想突出花儿的( )(填 “多样性” 或 “单一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小组讨论:“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从 “有…… 有…… 有的还……” 中,你感受到作者观察的_______(填 “粗略” 或 “细致”)。
(2)竹子描写:
① 听 “雨后春笋生长” 视频,圈出表现竹子生长快的词语(“一天长几寸”“没几天”),说说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什么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对比品读:“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把 “如同温柔的细语” 换成 “很好听” 好不好?为什么?(提示:原句用比喻,让声音更形象,像人在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棕榈树描写:
① 观察棕榈树图片,说说 “大蒲扇似的叶子” 的比喻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凡脱俗” 让你想到棕榈树的_______特点(填 “普通” 或 “特别”)。
② 模仿棕榈树 “摇摆叶子” 的动作,带着喜爱的语气朗读该句子,同桌互相评价是否读出画面感。
3.方法总结:
体会比喻句的妙处时,可以通过_______和_______(如 “联系图片”“生活联想”),让抽象的描写变具体。
三: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1.文本理解:
(1)齐读课文第 6 自然段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思考:“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 在文中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 “读不完的大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享你在大自然中发现的乐趣,用上 “像…… 一样” 的句式,如 “蒲公英的种子像小伞一样,风一吹就飞起来”,至少说 1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文为画”:
选择文中最喜欢的植物描写,用彩笔画出画面,在旁边写 1 句话(可摘抄文中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如 “竹子沙沙响,像在说悄悄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读不完的大书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一、课文回顾。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 ,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 ,里面有 的奥秘,有无尽的 。
(2)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 里,它们开 ,结 。
2.“自然”一词有三种释义,选择下列句子中“自然”的含义,填在括号里。
A.自然界
B.自然而然,按实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
C.不拘束,不呆板。
(1)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要大方自然。( )
(2)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找到窍门了。( )
(3)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物。( )
3.关于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的事物,说明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数。
B.“我”喜欢文中的小麻雀、蚂蚁,不喜欢文中的老鹰。
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这个句子很生动,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从“ ”可以看出把棕榈树当作人来写。
“秋高气爽”是形容 季节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描写这个季节的四字词语: 、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森林乐队
【苏联】维 比安基
五月里,夜莺亮起了歌喉,它的歌声日夜不停,时而尖利,时而婉转。
孩子们纳闷了:它们就不睡觉啦?原来,鸟儿们春天是不睡大觉的,要睡也是忙里偷闲,在唱歌间歇的半夜或中午打个盹儿。
清晨和黄昏是森林乐队的演出时间,它们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有的放声歌唱,有的拉琴,有的击鼓,有的吹笛。或低吟浅唱,或高歌亮嗓,各有各的唱法,好不热闹。
放声歌唱的是莺和鸫(dōnɡ)鸟;拉琴的是甲虫和蚂蚱;打鼓的是啄木鸟;吹笛的是小巧的黄鸟和白眉鸫;唱小调的是狐狸和白山鹑(chún);浅吟的是牝(pìn)鹿;吼叫的是狼:哼曲的是猫头鹰;低唱的是丸花峰和蜜蜂;不停地变调的是青蛙。
那些五音不全的动物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弹奏着它们心爱的乐器。
啄木鸟挑选的是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而它坚硬的嘴就是好用的鼓槌(chuí)。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不就是一把小提琴吗?
蚂蚱的爪子上带钩,翅膀上有锯齿,用爪挠翅膀,不也奏出乐来了吗?
这就是森林乐队。
(选自《森林报·春》长江文艺出版社)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1)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 )
(2)指各人把自身的能力毫无保留地施展或贡献出来。用来指每个人都尽了自己的全力。( )
(3)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不就是一把小提琴吗?
3.这篇选文中写了动物开的森林乐队,和“有的放声歌唱,有的拉琴,有的击鼓,有的吹笛”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在选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森林乐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5.“那些五音不全的动物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弹奏着它们心爱的乐器。”这句话表现了动物们的什么?“心爱的”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课文回顾。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 画册 ,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 大书 ,里面有 无穷 的奥秘,有无尽的 乐趣 。
(2)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 时间 里,它们开 不同的花 ,结 不同的果 。
2.“自然”一词有三种释义,选择下列句子中“自然”的含义,填在括号里。
A.自然界
B.自然而然,按实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
C.不拘束,不呆板。
(1)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要大方自然。( C )
(2)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找到窍门了。 ( B )
(3)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物。 ( A )
3.关于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的事物,说明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数。
B.“我”喜欢文中的小麻雀、蚂蚁,不喜欢文中的老鹰。
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这个句子很生动,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棕榈叶 比作 大蒲扇 ,从“ 超凡脱俗 ”可以看出把棕榈树当作人来写。
“秋高气爽”是形容 秋 季节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描写这个季节的四字词语: 瓜果飘香 、 一叶知秋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森林乐队
【苏联】维 比安基
五月里,夜莺亮起了歌喉,它的歌声日夜不停,时而尖利,时而婉转。
孩子们纳闷了:它们就不睡觉啦?原来,鸟儿们春天是不睡大觉的,要睡也是忙里偷闲,在唱歌间歇的半夜或中午打个盹儿。
清晨和黄昏是森林乐队的演出时间,它们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有的放声歌唱,有的拉琴,有的击鼓,有的吹笛。或低吟浅唱,或高歌亮嗓,各有各的唱法,好不热闹。
放声歌唱的是莺和鸫(dōnɡ)鸟;拉琴的是甲虫和蚂蚱;打鼓的是啄木鸟;吹笛的是小巧的黄鸟和白眉鸫;唱小调的是狐狸和白山鹑(chún);浅吟的是牝(pìn)鹿;吼叫的是狼:哼曲的是猫头鹰;低唱的是丸花峰和蜜蜂;不停地变调的是青蛙。
那些五音不全的动物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弹奏着它们心爱的乐器。
啄木鸟挑选的是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而它坚硬的嘴就是好用的鼓槌(chuí)。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不就是一把小提琴吗?
蚂蚱的爪子上带钩,翅膀上有锯齿,用爪挠翅膀,不也奏出乐来了吗?
这就是森林乐队。
(选自《森林报·春》长江文艺出版社)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1)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 忙里偷闲 )
(2)指各人把自身的能力毫无保留地施展或贡献出来。用来指每个人都尽了自己的全力。( 各尽所能 )
(3)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低吟浅唱 )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不就是一把小提琴吗?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就是一把小提琴。
3.这篇选文中写了动物开的森林乐队,和“有的放声歌唱,有的拉琴,有的击鼓,有的吹笛”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在选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放声歌唱的是莺和鸫鸟;拉琴的是甲虫和蚂蚱;打鼓的是啄木鸟;吹笛的是小巧的黄鸟和白眉鸫。
4.“森林乐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森林乐队最大的特点是集体参与,各尽所能。我从中感受到大自然中勃勃的生机。
5.“那些五音不全的动物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弹奏着它们心爱的乐器。”这句话表现了动物们的什么?“心爱的”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这句话表现了动物们在兴致勃勃地参加森林乐队的演唱会。“心爱的”不能够去掉,因为去掉之后,就不能表现出动物们对自己乐器的珍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