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决战期中·50道填空题专练】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1.平方等于16的数是 ,立方等于﹣27的数是 .
2.在下列各数中:2022,,,3.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的0依次加1),无理数有 个.
3.在实数范围内,使得 有意义的 的取值范围为 .
4.若,则的值是 .
5.定义:对于一组关于x的多项式,,,,当其中两个多项式的乘积与另外两个多项式乘积的差为常数p时(不含字母x),称这样的四个多项式是一组黄金多项式,常数p的绝对值是这组黄金多项式的黄金因子.若多项式,,,是一组黄金多项式,黄金因子为2,则n的值为 .
6.如图所示,直线y=x+2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OB的中点,D、E分别是直线AB、y轴上的动点,当△CDE周长最小时,点D的坐标为 .
7.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根据这个规律,第2023个点的坐标为 .
9. 比较大小: -4(填“>”、“<”或“=”)
10.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 .
11.如图,在 中,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如果要使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全等(点D不与点C重合),那么点D的坐标是 .
12.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O是原点,以AO为边作正方形AOBC,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P1、P2两点,则点P1表示的数与点P2表示的数的和是 .
13.将一组数,2,,,,…,按下图中的方法进行排列:若的位置记为,的位置记为,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n的位置记为 .
2
4
……
14.国庆假期中,小华与同学去玩探宝游戏,按照探宝图,他们从门口A处出发先往东走8km,又往北走2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km,再向北走到6km处往东拐,仅走了1km,就找到了宝藏,则门口A到藏宝点B的直线距离是 .
15.一个矩形的长为 ,宽为 ,则它的周长是 cm.(写出最简结果)
16.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则它的面积是 。
1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12和5,第三边长为 .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的坐标为(8,4),则点A到y轴的距离为 .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现将线段向上平移个单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线段的对应线段,连接,.
(1)点的坐标为 ;
(2)在轴上存在一点,连接,,且,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坐标 .
20.若 ,则 = .
21.有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9和12,要使这个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的平方是 .
2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②作直线MN交CD于点E.若DE=3,CE=5,则AD的长为 。
23.如图,在中,垂足为点D,是边上的中线,与相交于点G,则的长为 .
24.请写出一个大于3小于5的无理数: .
25.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一根竹子高一丈,折断后竹子顶端落在离竹子底端6尺处,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尺.(一丈=10尺)
26.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m,n之比为3:4,斜边p=10,则其周长为
27. 在中,,,,过点的直线把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且交线段AC于点P,使其中只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 .
28.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2,2π, ,0,-3.7, ,0.35,
整数: ; 正有理数: ;
无理数: ; 负分数: .
29.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5:4:3,它的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是 cm2.
30.点P(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31.已知,则 (填“”、“”或“”)
32.有一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则第10个数是 .
33.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则这个正数为
34.若 ,且 , 是两个连续的整数,则a+b的值是 .
35.已知与是m的平方根,那么 .
36.比较: (填“ ”“ ”或“ ”)
37.若a是 的小数部分,则 .
38.若 与 互为相反数,则 .
39.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名著《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如图,这是象棋的对弈图(部分),若棋子“帅”表示点,棋子“仕”表示点,则棋子“马”所在点的坐标是 .
40.求值:
41.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120米,接着向正东方向走到离家200米远的地方,这时,小明向正东方向走了 米。
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MN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M(-4,-1)、N(0,1),将线段MN平移后得到线段M ′N ′(点M、N分别平移到点M ′、N ′的位置),若点M ′的坐标为(-2,2),则点N ′的坐标为 .
43.如图,点A的坐标是(2,2),若点P在x轴上,且△AP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可以是①(4,0);②(1,0);③(2,0)中的 .(填序号)
4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2016的坐标为 .
45.如图,在中,,,,点E与点D分别在射线与射线上,且,则的最小值为 ,的最小值为 .
46.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A、B坐标分别为(1,1)和(3,1),规定将等边三角形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第一次变换,则这样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 .
4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A5(2,1),…,则点A2018的坐标是 .
4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点的坐标为 .
49.已知点A(4,-3),B(x,-3),若AB∥x轴,且线段AB的长为5,则x= .
50.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比它大2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决战期中·50道填空题专练】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1.平方等于16的数是 ,立方等于﹣27的数是 .
【答案】±4;﹣3
【解析】【解答】解:∵(±4)2=16,
∴平方等于16的数是±4;
∵(﹣3)3=﹣27,
∴立方等于﹣27的数是﹣3.
故答案为:±4;﹣3.
【分析】根据平方和立方的定义作答即可。
2.在下列各数中:2022,,,3.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的0依次加1),无理数有 个.
【答案】2
【解析】【解答】解:无理数有,3.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的0依次加1),共有2个,
故答案为:2.
【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对于开方开不尽的数,圆周率π都是无理数,据此判断.
3.在实数范围内,使得 有意义的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使得 有意义,
则3+x≥0,
解得:x≥-3.
故答案为:x≥-3.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进行作答即可。
4.若,则的值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
解得:,,
∴.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中是算术平方根,是绝对值,它们都是非负数.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可分别求出x和y的值,进而求出x+y的值.
5.定义:对于一组关于x的多项式,,,,当其中两个多项式的乘积与另外两个多项式乘积的差为常数p时(不含字母x),称这样的四个多项式是一组黄金多项式,常数p的绝对值是这组黄金多项式的黄金因子.若多项式,,,是一组黄金多项式,黄金因子为2,则n的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若多项式,,,(是实数)是一组黄金多项式,有三种情况,
①
.
∵这是一组黄金多项式,
∴,
∴.
此时:舍去,
②
.
∵这是一组黄金多项式,
∴,
∴.
此时,符合题意;
③
.
∵这是一组黄金多项式,
∴,
∴.
此时;
综上所述,的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
按照新定义的概念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①;②;③,再进一步计算并检验即可.
6.如图所示,直线y=x+2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OB的中点,D、E分别是直线AB、y轴上的动点,当△CDE周长最小时,点D的坐标为 .
【答案】(﹣ , ).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F,关于AO的对称点G,连接DF,EG,
∵直线y=x+2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OB的中点,
∴B(﹣2,0),C(﹣1,0),
∴BO=2,OG=1,BG=3,
易得∠ABC=45°,
∴△B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F=BC=1,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F=DC,EC=EG,
当点F,D,E,G在同一直线上时,△CDE的周长=CD+DE+CE=DF+DE+EG=FG,
此时△DEC周长最小,
设直线FG的解析式为:y=kx+b,
∵F(﹣2,1),G(1,0),
∴ ,
∴ ,
直线FG的解析式为: ,
解 得 ,
∴点D的坐标为(﹣ , ),
故答案为:(﹣ , ).
【分析】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F,关于AO的对称点G,连接DF,EG,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F=DC,EC=EG,故当点F,D,E,G在同一直线上时,△CDE的周长=CD+DE+CE=DF+DE+EG=FG,此时△DEC周长最小;
7.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2,3)
【解析】【解答】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故答案为:(﹣2,3).
【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纵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根据这个规律,第2023个点的坐标为 .
【答案】
【解析】【解答】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
∴ 以此类推,可知,纵坐标是按照 0,1,0,-1,每四个进行一次循环出现,横坐标是按照0,1,2,3......的顺序排列,第n个点的横坐标为n-1,
∵ 2023÷4=505...3
∴第2023个点的横坐标为2022,纵坐标为0
∴ 第2023个点的坐标为(2022,0)
【分析】本题考查点规律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是关键。仔细观察会发现,点的横纵坐标分别有规律,找出其规律即可。
9. 比较大小: -4(填“>”、“<”或“=”)
【答案】>
【解析】【解答】解:∵3=<<4=
∴-4<-<-3
∴->-4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估值的方法,找到无理数相近的两个正数,作比较即可判断.
10.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
所以这个数是-8,
故答案为:-8.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得答案。
11.如图,在 中,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如果要使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全等(点D不与点C重合),那么点D的坐标是 .
【答案】 或 或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
∴D1的坐标是(-2,-1),D2的坐标是(4,-1),D3的坐标是(4,3),
故答案为: 或 或 .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即可。
12.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O是原点,以AO为边作正方形AOBC,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P1、P2两点,则点P1表示的数与点P2表示的数的和是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OA=OB=1,∠AOB=90°,
∴AB=,
∵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P1、P2两点 ,
∴AB=AP1=AP2=,
∴OP1=OA+AP1=1+,OP2=AP2-OA=-1,
∵点P1在原点的左边,P2在原点的右边,
∴P1点表示的数是-1-,P2点表示的数是-1,
∴ 点P1表示的数与点P2表示的数的和是 -1-+-1,=-2;
故答案为:-2.
【分析】由题意可知: 正方形AOBC的边长为1,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B的长度为,再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得出AB=AP1=AP2=,进而得出OP1=OA+AP1=1+,OP2=AP2-OA=-1,再根据数轴上原点右边表示的是正数,左边表示的是负数即可得出两点所表示的数,最后根据实数加法法则算出其和即可。
13.将一组数,2,,,,…,按下图中的方法进行排列:若的位置记为,的位置记为,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n的位置记为 .
2
4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这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
∴,
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为,
观察发现数字的规律为,
设是这列数中的第个数,
∴,
解得:,
观察发现,每6个数一行,即6个数一循环,
,
是第行的第2个数.
最大的有理数的位置记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规律发现,被开方数是从开始的偶数列,最后一个数的被开方数是,所以最大的有理数是被开方数是的数,然后求出在这列数的序号,根据表格可知,6个数一组,用98÷6,其余数就是第几组的第几个数,则n的位置即可求解.
14.国庆假期中,小华与同学去玩探宝游戏,按照探宝图,他们从门口A处出发先往东走8km,又往北走2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km,再向北走到6km处往东拐,仅走了1km,就找到了宝藏,则门口A到藏宝点B的直线距离是 .
【答案】10km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 于点D,
由题意得: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即门口A到藏宝点B的直线距离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过点B作 于点D,在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求解答案。
15.一个矩形的长为 ,宽为 ,则它的周长是 cm.(写出最简结果)
【答案】
【解析】【解答】解:矩形的周长= .
故答案为: .
【分析】先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列式,括号内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合并,最后计算乘法即可.
16.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则它的面积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D⊥BC于点D,
∵△ABC是等边三角形,
∴∠B=60°,AB=CD=4,BD=BC=×4=2
∴,
∴.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D⊥BC于点D,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B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C的面积。
1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12和5,第三边长为 .
【答案】13或
【解析】【解答】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最长
∴当12为斜边时,第三边长为
当5和12为直角边时,第三边长为13
故答案为:13或 .
【分析】分类讨论:①当12和5分别是两条直角边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第三边的长为13 ,②当12为斜边,5为直角边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第三边的长为.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的坐标为(8,4),则点A到y轴的距离为 .
【答案】8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8,4),
∴点A到y轴的距离为8.
故答案为:8.
【分析】根据点坐标的定义求解即可。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现将线段向上平移个单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线段的对应线段,连接,.
(1)点的坐标为 ;
(2)在轴上存在一点,连接,,且,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坐标 .
【答案】(1)(4,2)
(2)(0,1)或(0,-1)
【解析】【解答】解:(1)∵点B的坐标为(3,0),将点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D,
∴D(4,2);
故答案为:(4,2);
(2)设点P到AB的距离为h,则S△PAB=×AB×h=2h,
∵S△PAB=2,
∴2h=2,
解得:h=1,
∴P(0,1)或(0,-1).
故答案为:(0,1)或(0,-1).
【分析】(1)利用点坐标平移的特征:左减右加,上加下减求解即可;
(2)设点P到AB的距离为h,则S△PAB=×AB×h=2h,再结合求出h的值,可得点P的坐标。
20.若 ,则 = .
【答案】1或5或1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可得
∴x=2或x=-2,
故y=3
∴ = ;
或 = .
故答案为:1或5.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4≥0且4-x2≥0,求解可得x的值,进而得到y,然后代入求解即可.
21.有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9和12,要使这个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的平方是 .
【答案】225或63
【解析】【解答】解:当第三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的平方是:92+122=225;
当第三边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是:122-92=144-81=63;
故答案是:225或63.
【分析】分第三边是直角边与斜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②作直线MN交CD于点E.若DE=3,CE=5,则AD的长为 。
【答案】4
【解析】【解答】解:
根据题意可知,MN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AE,即可得到EA=EC=5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D===4.
【分析】根据作图的步骤推断MN为AC的垂直平分线,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到AD的长度。
23.如图,在中,垂足为点D,是边上的中线,与相交于点G,则的长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BD=CD=5,∠ADB=90°,
由勾股定理得AD=12,
∵是边上的中线,
∴点G是△ABC的重心,
∴GE=BG,DG=AD=4,
在Rt△BDG中,BG===,
∴∴GE=BG=.
故答案为:.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CD=5,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D=12,易得点G是△ABC的重心,从而得出GE=BG,DG=AD=4,由勾股定理求出BG的长,继而得解.
24.请写出一个大于3小于5的无理数: .
【答案】(任选一个满足条件的无理数即可)
【解析】【解答】解:∵,
,
∴进行平方运算后结果在9到25之间的无理数都满足条件,
故满足条件的数有:
,
,
等,
故答案为:
(任选一个满足条件的无理数即可).
【分析】只要写出的正无理数的平方在9到25之间即可.
25.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一根竹子高一丈,折断后竹子顶端落在离竹子底端6尺处,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尺.(一丈=10尺)
【答案】3.2
【解析】【解答】解:1丈=10尺,
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斜边为(10 x)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x2+62=(10 x)2,
解得:x=3.2.
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3.2尺.
故答案为:3.2
【分析】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斜边为(10 x)尺,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2+62=(10 x)2,再求出x的值即可。
26.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m,n之比为3:4,斜边p=10,则其周长为
【答案】24
【解析】【解答】解:设比的每份为k,
∴斜边p=,
∴5k=10,
∴k=2,
∴周长=3k+4k+5k=12k=12×2=24.
故答案为:24.
【分析】设比的每份为k,根据勾股定理把斜边p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然后根据斜边长为10,求得k值,最后求三角形的周长即可.
27. 在中,,,,过点的直线把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且交线段AC于点P,使其中只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 .
【答案】3或3.6或1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ABC=90°,AB=3,BC=4,
∴AC==5,
沿过点B的直线把△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只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况:
如图①所示,AB=AP=3;
如图②所示,AB=BP=3,且P在AC上时,
作△ABC的高BD,则BD==2.4,
∴AD=DP==1.8,
∴AP=2AD=3.6;
如图③所示,CB=CP=4,
∴AP=AC-CP=5-4=1;
综上所述:AP的值为3或3.6或1,
故答案为:3或3.6或1.
【分析】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分三种情况:AB=AP或AB=BP或CB=CP。分别画出图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P即可.
28.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2,2π, ,0,-3.7, ,0.35,
整数: ; 正有理数: ;
无理数: ; 负分数: .
【答案】-2,0, ; ,0.35;2π, ; ,-3.7
【解析】【分析】形如-3、-2、-1、0、1、2、3……是整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0和负有理数,其中大于0的是正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无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无理数, 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开不尽也是无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负分数即小于0的分数.
29.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5:4:3,它的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是 cm2.
【答案】150
【解析】【解答】∵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是5:4:3,它的周长是60cm,
∴设此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5x,4x,3x,则5x+4x+3x=60,解得x=5cm,
∴此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25cm,20cm,15cm,
∵152+202=625=252,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15×20=150cm2.
故答案为150.
【分析】设此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5x,4x,3x,根据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可得5x+4x+3x=60,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得三角形各边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其形状,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30.点P(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答案】(3,2)
【解析】【解答】解: 点P(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
故答案为:(3,2).
【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据此解答即可.
31.已知,则 (填“”、“”或“”)
【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又∵8<9,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的逆用将两个数的指数变为相同,根据乘方的意义,比较底数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32.有一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则第10个数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规律如下:(1)奇数序号为负,偶数序号为正;(2)序号n的分子为;(3)序号n的分母为,所以当n=10时,
故答案为:.
【分析】观察数列,除了第四个数,其他数的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两倍,因此将第四个数的分母和分子也相应转化,形成规律得解.
33.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则这个正数为
【答案】49
【解析】【解答】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a+3+2a-15=0,解得:a=4,可得a+3=7,
则这个正数为49,故答案为49.
【分析】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得出a+3+2a-15=0,求出a,即可得出答案.
34.若 ,且 , 是两个连续的整数,则a+b的值是 .
【答案】5
【解析】【解答】解:∵ ,
∴a=2,b=3,
∴a+b=5.
故答案为:5
【分析】利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可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a+b进行计算.
35.已知与是m的平方根,那么 .
【答案】81或9
【解析】【解答】解:当与是m的同一个平方根时,
∴,
解得,
∴,
∴;
当与是m的两个平方根时,
∴,
解得,
∴,
∴,
故答案为:81或9.
【分析】当2a-1与a-5是m的同一个平方根时,2a-1=a-5,求出a的值,然后求出a-1的值,据此可得m的值;当2a-1与a-5是m的两个平方根时,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2a-1+a-5=0,求出a的值,进而可得m的值.
36.比较: (填“ ”“ ”或“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 ,
且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 , ,再根据 ,求解即可。
37.若a是 的小数部分,则 .
【答案】
【解析】【解答】解:∵4<5<9,
∴ ,即 ,
∴ ,即 ,
∴ 的整数部分为3,
∴ ,
则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于 ,可得,即得,从而求得a=6--3=3-,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38.若 与 互为相反数,则 .
【答案】3
【解析】【解答】
解: 若 与 互为相反数,
,
, ,
, ,
,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可得,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绝对值的性质可得2a-2=0,b+2=0,求出a、b值即可.
39.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名著《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如图,这是象棋的对弈图(部分),若棋子“帅”表示点,棋子“仕”表示点,则棋子“马”所在点的坐标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棋子“马”所在点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已知点的坐标,确定原点的位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到棋子“马”所在点的坐标.
40.求值:
【答案】6
【解析】【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为:6.
【分析】先算开方运算,再通分计算,可得答案;或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计算.
41.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120米,接着向正东方向走到离家200米远的地方,这时,小明向正东方向走了 米。
【答案】160
【解析】【解答】
解: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 , ,
故在 中,
,
故小明向正东方向走了160m.
故答案为:160.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
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MN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M(-4,-1)、N(0,1),将线段MN平移后得到线段M ′N ′(点M、N分别平移到点M ′、N ′的位置),若点M ′的坐标为(-2,2),则点N ′的坐标为 .
【答案】(2,4)
【解析】【解答】解:由于图形平移过程中,对应点的平移规律相同,
由点M到点M′可知,点的横坐标加2,纵坐标加3,
故点N′的坐标为(0+2,1+3),即(2,4).
故答案为:(2,4).
【分析】比较M(-4,-1)与M′(-2,2)的横坐标、纵坐标,可知平移后横坐标加2,纵坐标加3,由于点M、N平移规律相同,坐标变化也相同,即可得N′的坐标.
43.如图,点A的坐标是(2,2),若点P在x轴上,且△AP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可以是①(4,0);②(1,0);③(2,0)中的 .(填序号)
【答案】①③
【解析】【解答】解:①:
此时:
∴此时△APO是等腰三角形,
②:
此时无法构成等腰三角形,
③:
此时:
∴此时△APO是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可以是:(4,0) ,(2,0),
故答案为:①③.
【分析】将各项的P点坐标画出来,进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4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2016的坐标为 .
【答案】(1008,0)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
∵2016÷4=504,
∴点A2016是第504循环组的最后一个点,
504×2=1008,
∴点A2016的坐标为(1008,0).
故答案为(1008,0).
【分析】由图可知,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再计算求解即可。
45.如图,在中,,,,点E与点D分别在射线与射线上,且,则的最小值为 ,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作交的于,
∵,,
∴
∴,,
∵,
∴,
∴
如图所示,作且,连接,,
在△ABE和△MAD中
∴
∴
∴,
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如图所示,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
∴,
∵
∴
∵
在中,,
∴
∴,即的最小值为;
如图所示,作关于的对称点,连接,则
∵则
∴,
∵对称,
∴
∴都是等边三角形,
连接,
∵,
∴,则,
在△EAJ和△DMJ中
∴(SAS)
∴,
∴
∴是等边三角形,
∴
∴当在上时,, 如图所示
此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得各边数据,然后根据已知一边一角,构造全等三角形,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如图所示,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进而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对于,作关于的对称点,连接,,构造等边三角形EDJ即可求解
46.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A、B坐标分别为(1,1)和(3,1),规定将等边三角形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第一次变换,则这样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 .
【答案】(﹣2019,﹣ ﹣1)
【解析】【解答】∵△ABC是等边三角形,AB=3﹣1=2,
∴△ABC是等边三角形的高为 ,
∴点C到x轴的距离为 +1,横坐标为2,
∴C(2, +1),
∵第2021次变换后的三角形在x轴下方,
∴点C的纵坐标为﹣ ﹣1,横坐标为2﹣2021×1=﹣2019,
∴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2019,﹣ ﹣1).
故答案为:(﹣2019,﹣ ﹣1).
【分析】根据轴对称判断出点C在第2021次变换后在x轴下方,然后求出点C纵坐标,再根据平移的距离求出点C变换后横坐标即可.
4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A5(2,1),…,则点A2018的坐标是 .
【答案】(1009,1)
【解析】【解答】观察图形可知:A2(1,1),A6(3,1),A10(5,1),A15(7,1),…,
∴A4n+2(1+2n,1)(n为自然数).
∵2018=504×4+2,
∴n=504,
∵1+2×504=1009,
∴A2018(1009,1).
故答案为:(1009,1).
【分析】根据图形可找出点A2、A6、A10、A14、…、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A4n+2(1+2n,1)(n为自然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4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点的坐标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观察可知,点可写成,
点可写成,
点可写成,
点可写成,
归纳类推得:点的坐标为,其中为正整数,
则点的坐标为,即为,
故答案为:.
【分析】观察已知坐标,可得规律:点的坐标为,其中为正整数,将n=2021代入即得结论.
49.已知点A(4,-3),B(x,-3),若AB∥x轴,且线段AB的长为5,则x= .
【答案】-1或9
【解析】【解答】解:∵点A(4,-3),B(x,-3),且AB∥x轴,
∴
∵线段AB的长为5,
∴
解得:
故答案为:-1或9.
【分析】利用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得到:结合题意得到方程为:进而即可求解.
50.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比它大2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为 .
【答案】±
【解析】【解答】∵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这个自然数=a2.
∴比这个自然数大2的数是a2+2.
∴a2+2的平方根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已知条件可得这个自然数=,比它大2的自然数=+2,平方根是指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作a的平方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得+2的平方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