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冀教版2.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七年级上冀教版2.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2 21: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的时期,诞生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等。他们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谁说的吗?孔子,名丘,是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少年立志,勤学好问,终身学习不止,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他打破只有贵族子弟受教育的规则,主张不论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辑录他言论的《论语》一书,至今广为流传。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贤孔子孔子不但一生诲人不倦,还整理出许多文化典籍,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
代表作品:《春秋》。读68页孔子遇水必观的故事。你认为孔子遇水必观的道理是什么?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
原文:子曰:“意思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知识(为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
意思是:只复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2、“德不孤,必有邻 ”
原文: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四海之内,皆兄弟 ”
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意思是:?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礼之用,和为贵”。
原文: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意思是: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孔子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我们。 中国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筹建,国务委员陈至立 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
目前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分布于亚洲 、欧洲 、北美洲、大洋洲 、非洲 、拉美 。
它主要 涉及各层次汉语教学、汉语师资培训、汉语考试和辅导、汉语比赛、来华留学咨询、当代中国介绍、中国文化体验和对华商贸知识等,受到所在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胡锦涛主席、 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国务委员陈至立都曾分别出席了一些国家 孔子学院的挂牌仪式、授牌仪式等。
它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孔子“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成为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孔子学院——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新闻报道:世界儒学大会发起国际会议在孔
子故里曲阜举行,来自日本、韩国、美国、
法国、新加坡以及大陆和港澳台等12个国
家和地区的55家儒学研究机构的97位专家
学者出席了会议。文化典籍流芳百世拜祭孔子诸子百家“诸子”是指距今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思想家,
“百家”是一种夸张手法,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很多。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要顺应自然,返璞归真,他的《道德经》具有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孙武又称孙子,是春秋时期齐国人,
著名的军事家,被尊为 “兵圣”。他
撰写的《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
兵法书。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增兵减灶“是他巧用计谋,击败敌人的一次著名战役。韩非是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买椟还珠》这个故事
选自他的著作《韩非子》。连线:
孔丘(孔子) 《韩非子》
老子(李耳) 《孙子兵法》
孙膑 《春秋》《论语》
韩非 《孙膑兵法》
孙子(孙武)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