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温故而知新1.同学们还记得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3.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4.你认为这一制度有哪些弊端????NEWDBCA约公元
前2070年约公元
前1600年公元前
1046年公元前
770年夏商西周东周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
迁都洛邑东 周春秋战国“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战国”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东周时期,诸侯争霸。
群雄并起,天下大乱…6、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周王势力变化表〗春秋战国一、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原因)
二、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 乘机争霸。(目的)春秋时期 (前770--前476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hé lǘ ] 、越王勾践。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一、春秋五霸(前770~前476年)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首霸 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富兵强。——根本原因
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经济基础
以“尊王攘夷”为借口,行争霸之实。
——争霸手段标志:公元前651年,召集诸侯“葵丘会盟”原因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管 仲管仲为齐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二、问鼎中原晋VS楚1. 重耳流亡2. 楚成王的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 晋文公终成霸主看 图 说 史城濮之战结局:
晋文公胜你知道吗?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着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楚庄王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权力的象征问鼎中原的成语出自春秋的 楚庄王(晋楚争霸)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邲之战晋文公楚庄王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你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吗?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消极: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积极推动
社会发展?阻碍
社会发展?春秋争霸争战三、合众连横1、“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
“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春秋战国魏赵韩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各逞强。
赵魏韩国在中间,
由北向南一线串.
著名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看图学史合
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秦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连横连横 材料:(秦王)阴遣谋士赍(j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wèi)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2)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合纵失败!
秦国壮大!(3)秦采取连横策略(1)秦用贿赂、威胁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猜猜看哪国将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春秋争霸齐为先,
晋楚称霸在中原 。
战国七雄并立打,
合纵连横秦无敌。 大家来朗诵东周春秋和战国,
五霸七雄在其中:
五霸齐宋晋秦楚,
最先称霸齐桓公,
问鼎中原楚庄王,
退避三舍晋文公;
晋国分裂韩赵魏,
齐楚燕秦共七雄。记
一
记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年)(前475-前221年)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
隶
社
会春秋战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分裂走向统一小结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秋时 期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提示: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争目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想一想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
隶
社
会春秋战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分裂走向统一小结1、春秋五霸:(2)最先称霸:齐桓公2、战国七雄①原因:管仲为相;尊王攘夷……(1)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2)合纵(六国)
(3)连横(秦)(3)问鼎中原:楚庄王(晋楚争霸)②标志:葵丘会盟(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课堂小结填一填齐楚秦燕赵韩魏课堂小测1、下列诸侯国中,即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齐、韩、魏 B、楚、秦、齐
C、赵、魏、燕 D、韩、赵、魏
2、齐桓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标志是( )
A、城濮之战 B、葵丘会盟
C、牧野之战 D、问鼎中原CB 你知道这些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吗?讲一讲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纵横捭阖 老马识途
管鲍之交 纸上谈兵 一鸣惊人
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 负荆请罪
东施效颦 毛遂自荐 ……二、战国七雄(前475~前221年)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能力拓展 材料一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观众之力也。”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 “桓公”指的是谁?
齐桓公
⑵材料一中说到“管仲相桓公”,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⑶“合诸侯”就是与诸侯会盟,请问“桓公九合诸侯”最重要的是哪一次?这一次会盟奠定了桓公的什么地位?
⑷在桓公之后称霸的国家中,哪一国与桓公称霸的途径是相同的?给你什么启示?晋国,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葵丘会盟,霸主地位。尊王攘夷 假如你是六国之中任何一国的外交官,你将如何给国君出谋划策,力挽狂澜?出谋划策 身为秦国的外交官,你又将如何应对?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越王勾践: 富国强兵的关键: 任用贤能,革新强国---革新遵守诺言,跃居霸主---诚信改过自新,问鼎中原---努力忍辱负重,雪耻复国--毅力齐 楚 燕 韩魏赵秦合纵: 合众势以攻一强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不能成功?燕赵齐魏韩楚秦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