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知识堂历史1、会使用天然火的原始居民是 人,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 和 原始居民。
3、相传 的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为“ ”,至今,海外华人自称“ ”
4、约 ??? ???年,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朝。
5、 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6、公元前771年 灭亡。公元前770年后,史称 ,分为
和 时期。
7、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大战后,晋文公成为霸主。百余年后, 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8、从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写出战国七雄 。
共22空,每空5分。北京水稻粟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黄帝人文初祖炎黄子孙前2070禹夏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东周春秋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城濮楚庄王战国地点:咸阳南门、北门。
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
场景:咸阳南门。
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
剧情:
兵甲:快来看!快来看!左庶长的告示。(围观群众上)
百姓甲:咦!这上面写的什么啊?
百姓乙:左庶长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金。
百姓丙:这根木头顶多几十斤重,扛到北门去也不是难事,怎么会给那么多金子?
百姓甲:就是!秦国历来政令怒一,法度朝令夕改,我看这是一个圈套,不要上当!
百姓乙:(对周围的群众)不然你们去试一试?
百姓丙:我去试?你怎么不去?
(兵甲看到此情景,就向另一个场景走去)南门立木地点:咸阳南门、北门。 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
场景:咸阳南门。
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
兵甲:禀告大人,围观的人好多,但没有人敢扛木头。
商鞅:传我的命令,把赏金加到50金。
兵甲:大人有令,赏金提高到50金。
百姓议论:这新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旁白:这时,从城外走来一位壮汉,看到许多人围在南门前,于是他走到跟前。
壮汉:你们在议论什么呢?
百姓甲: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金50金,你信吗?
壮汉:那我就去试一试!管它呢!
(壮汉扛着木头走一圈到北门,群众跟上)
商鞅:好!好!你能够相信我的命令并执行我的命令,很好!来人啊!赏50金。(壮汉双手接上,喜洋洋下场)
百姓甲:天哪!真的赏他50金?
百姓乙:看来,这新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以后我们要听从他的命令了。
百姓丙:真后悔!我怎么不去呢!(集体下场)
旁白:这就是“立木为信”的典故。商鞅通过这一做法,树立了威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在秦国开始推行变法。 南门立木立木为信历史剧:历史剧故事说明什么?一言九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每一次变革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
的发展。
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
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大 变 革 的 时 代看谁找得多? 找出本课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变革的事例,突出一个“变 ” 字。(概括)1、一变: 和 的使用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______时,使用范围扩大。
(2) 末年已使用牛耕, 时期进一步推广。
2、二变:兴修水利—— 。
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在 中游修筑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 ,灌溉了 ,使 获得
的美称。
3、三变: 变法
时间:
条件: 的支持
内容:P38
作用:P39铁农具牛耕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都江堰战国李冰岷江都江堰岷江水患大片农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商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一 铁农具和牛耕——“一变”的使用1、铁农具2、牛耕石器骨耜 耒耜青铜铲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图二、兴修水利——“二变”这是谁?
他做了什么贡献?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分水堰分洪灌溉内江岷江外江3、都江堰.劳动工具的改进耕作方法的改进铁农具牛 耕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都江堰基础设施的建设小结:
一、农业的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三、变法运动——“三变”农业大变革
铁农具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牛耕 至迟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兴修水利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
在岷江中游修都江堰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关系大变革公田私田奴隶农民奴隶主地主社会性质大变革背 景立木为信故事说明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 取信于民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 言必信,行必果。 秦国变法舌战图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秦孝公改革派旧贵族商鞅舌战群儒历史剧表演扮演者:商鞅、秦孝公、大臣甲、乙、丙,旁白。
场景:商鞅与秦孝公对坐于舞台右侧,作议事状。
旁白:秦孝公要决定启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有害怕反对的大臣多,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过来,进行辩论。
(大臣甲、乙、丙边说边上)
大臣甲:听说秦孝公要启用商鞅这个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要乱了我们祖宗的规矩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乱改呢?
大臣丙:我们赶快去劝劝君王吧!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
大臣丙:古法、古礼改不得。
商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古礼,请问这一套能使秦国富强起来吗?从古到今就没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古礼有什么不对的?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众大臣:这……这……
秦孝公:先生说得对!新法非推行不可!本王封你为左庶长。请赶快制定方案,推行变法图强。(下场)舌战群儒秦国变法舌战图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
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秦孝公改革派旧贵族百 姓立木为信商鞅你有什么感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
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
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土地所有制2.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3.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内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课堂小结: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出现变法运动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形成政治改革确立新的社会制度商鞅变法以及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或者说根本原因.动脑筋《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并讨论通过学习商鞅变法,
你有什么启发?课后思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