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
1.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
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5.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吸收热量
B.此反应为H2+Cl22HCl
C.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此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7.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9.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a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B
a烧杯溶液变红色
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
b烧杯溶液为无色
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D
b烧杯溶液为无色
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A.A
B.B
C.C
D.D
10.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11.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2.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亊
实
解
释
A
4毫升水和4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8毫升
分子不断运动
B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物质组成元素不同
D
装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水的注射器容易压缩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间隔
A.A
B.B
C.C
D.D
1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5.小凯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
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16.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17.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 )
A.H2O
B.H2
C.O2
D.H和O
《3.1
分子和原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
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当飞机撒布干冰后,干冰迅速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温度降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运动速率减小,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变大,但分子本身的质量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的性质.
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且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大,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体积发生改变是由于微粒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转变,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大小、质量不发生改变,分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在固态时很小,在液态时较小,在气态时较大,但是水分子没有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分析;C.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B.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故错误;
C.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而不是电子数,故错误;
D.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小.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A正确;
B、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原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故B错误;
C、电解水生成H2和O2,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C正确;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
B、根据原子、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进行解答;
D、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说法正确;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故B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D说法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评】明确分子原子的定义和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吸收热量
B.此反应为H2+Cl22HCl
C.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此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由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反应是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由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反应是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宏观上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宏观上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故B正确.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由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
B、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个数增多,故选项错误.
C、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正确.
D、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体积增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
B、根据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进行解答.
C、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进行解答;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分子、原子、离子,故A错误;
B、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同的分子、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B错误.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如:改变:2H2+O22H20,改变:H2+Cl22HCl,分子数目不改变,故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原子能构成氧分子,也能构成臭氧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微观概念.
9.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a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B
a烧杯溶液变红色
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
b烧杯溶液为无色
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D
b烧杯溶液为无色
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A.A
B.B
C.C
D.D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中,部分氨气的分子跑到a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变红,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中,部分氨气的分子跑到a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分子扩散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氨气分子扩散的实质又较明确的认识,须知道知道分子扩散的过程,同时也要对氨气的性质有所了解,属于一道基础性实验题.
10.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体积急剧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不发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据此解答.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正确;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错误;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是因为CO2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亊
实
解
释
A
4毫升水和4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8毫升
分子不断运动
B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物质组成元素不同
D
装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水的注射器容易压缩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间隔
A.A
B.B
C.C
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4毫升水和4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8毫升,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B、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而不是物质组成元素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装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水的注射器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A正确;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错误;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C错误;
D、冰融化成水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小凯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
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考点】常见的溶剂;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A、根据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回答本题.
B、根据微粒与微粒之间都是有间隙的进行分析.
C、根据酸碱组成分析.
D、根据酚酞变色情况分析.
【解答】解:A、根据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但没有水时,水就不能作溶剂,例如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错误;
B、同种物质气体和液体时分子不变,因为一定质量从液体转化为气体时,体积会增大,而分子个数未变,故分子间距会变大,故正确;
C、酸不一定有氧元素,例如盐酸,故错误;
D、酚酞在碱性条件下为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不变色,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要深入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式解答.
16.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则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后得到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质子数、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 )
A.H2O
B.H2
C.O2
D.H和O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过程: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答】解:电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多个氢分子组成氢气,多个氧分子组成氧气,所以在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