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氧气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B.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5.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产生火焰 B.都放出热量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
6.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四个反应文表达式:
①硫+氧气二氧化硫 ②碳+氧气二氧化碳
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④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_,这类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再写一个符合这个特点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它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与上述四个反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______,故它们可以归为一类反应,即______.
7.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得比乙瓶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______;②______.
8.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大大缩短灯泡的寿命,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常放有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9.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则该物质是______(任写一种)
(2)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______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外,还必须监测的项目是______.
10.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写在空格里: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2 氧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B.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以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与氧化性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因此A错误;
B、呼吸是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呼吸离不开氧气.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
D、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基础性强,只要平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鱼虾照样能在水中生活;
C、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些物质的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
【解答】解: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A选项正确;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此选项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此选项错误;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氧气性质的考查,知道氧气的氧化性能助燃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来考虑本题.
【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
B、蔗糖的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在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和醋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物质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的例子.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木炭的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进行分析;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故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等便可顺利解答.
5.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产生火焰 B.都放出热量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蜡烛燃烧能产生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
B、燃烧过程中都放热;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解答】解:A、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故正确;
B、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放出热量.故正确;
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D、蜡烛和硫粉燃烧是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所以都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6.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四个反应文表达式:
①硫+氧气二氧化硫 ②碳+氧气二氧化碳
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④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它们的共同点是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这类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再写一个符合这个特点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水 .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它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与上述四个反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故它们可以归为一类反应,即 氧化反应 .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①②③④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与反应①②对比,找出其相同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①②③④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氢气+氧气水;
(2)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与反应①②③④,均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不同点是石蜡燃烧生成物是两种,以上4个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故答案为:(1)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氢气+氧气水;
(2)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得比乙瓶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 氧气具有助燃性 ;②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因为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两个瓶内带火星的木条均能复燃,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乙装置中的氧气会从集器瓶口损失掉一部分.
【解答】解:甲、乙两瓶木条都能复燃,说明氧气能助燃;甲中燃烧的旺说明其内氧气量大,乙中燃烧的不旺说明其内氧气量少,因此可判定乙瓶氧气有损失,由于瓶口向下,说明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集气瓶放置的方法不同,其剧烈程度不同,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8.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大大缩短灯泡的寿命,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常放有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 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红磷与灯泡中的残留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能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红磷与灯泡中的残留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能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则该物质是 红磷等 (任写一种)
(2)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 蓝紫 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外,还必须监测的项目是 一氧化碳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状态分析回答;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空气的污染物分析回答.
【解答】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2)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以外,还必须检测的一项是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1)红磷等;(2)蓝紫,一氧化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写在空格里:
A 氧气 ;B 硫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结合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D为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D为二氧化碳.
(1)A、B、C、D分别是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2)B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1)氧气;硫;二氧化硫;(2)硫+氧气二氧化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