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牢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人物,特点,影响。牢记三国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署、卫温首达夷洲等知识。
3、明白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曹操袁绍曹操曹操广纳有识之士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2)唯才是举政治上:军事上: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xié)曹操经济上:奖励农耕,实行屯田(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官渡之战形势图曹操像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曹操率军约2万驻扎于官渡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请记住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天下形势示意图看图说话三顾茅庐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杜甫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之战孙权刘备组成孙刘联军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像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失败 曹 操粉白脸细眉长目。
在脸谱中,白色象
征阴险疑诈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奸臣吗?怎样评价曹操?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山西属于哪国管辖?魏国220年221年229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江苏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pī)课本P79史实辨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1、蜀汉的正式国号是“汉”,诸葛亮应自称“汉丞相”。
2、诸葛亮领兵攻打曹魏时曹操已死,不可能率军迎战;
“魏”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的,因此,曹操不可能打“魏”的旗号。史实辨析曹操不是魏国人,不是三国时的人,而是东汉末年人军阀混战袁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图示小结】 有人说从东汉到三国是由统一到分裂,是历史的退步,你赞同吗?三国的治理与开发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吴国造船业发达。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吴-青瓷羊孙吴开发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魏屯田(军屯、民屯)蜀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盐铁官营;
七擒七纵孟获,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吴北人南迁、屯田
造船业发达
卫温首达夷州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构图示局部统一为全国性统一创造了条件轻松闯三关1、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帝ABDC2、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9年
5、官渡之战前,盘踞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军阀是
A曹操 B刘备 C袁绍 D孙权6、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识 图 题: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