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冀教版4.2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七年级上冀教版4.2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3 10:2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7张PPT。 3-6世纪是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分裂和融合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归纳出这一特点的表现吗?国家分裂: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称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80年,西晋短暂统一,316年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420年灭亡,我国南方进入宋、齐、梁、陈的南朝时期,与此同时,北方历经了十六国和北朝时期。589年,隋朝统一全国。
民族融合:
这一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地区,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差距逐渐缩小,加速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和我国西南、西北等地区都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的开发,这一 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1页-62页,简单归纳以下问题?
⑴魏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在那些领域?
⑵各领域的代表人物是谁?
⑶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⑷成就有何特点、意义?一、科学技术的进步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429—500),推算出圆周率的过剩近似值为3.1415927,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直到15世纪前期,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把它打破。他求出了小数点后16位的圆周率精确数值;16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也突破了这个由祖冲之创造的纪录。他们都比祖冲之晚了一千年左右。祖冲之还用分数来表示圆周率,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16世纪中期以后,德国数学家奥托(或译作鄂图、渥脱)、荷兰数学家安托尼兹,才先后分别求得密率,西方数学界还把密率称为“安托尼兹率”,其实他比祖冲之要晚一千一百年。因此,有人提出应把“安托尼兹率”称为“祖率”,这个荣誉应当属于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
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 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 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 C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线索:
代表人物:
特点:
①东汉时期民间兴起
②东晋时期的葛洪、南朝时期的陶弘景改造道教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利用道教葛洪 陶弘景 道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
吸收佛教教义 ;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3.结合时代特点和教材内容,你能说出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社会基础:
思想基础:
政治支持: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佛教宣扬来世说,易于麻醉人民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力提倡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写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对魏晋时期佛教兴盛的具体写照.由于佛教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不断有人反佛.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3.结合时代特点和教材内容,你能说出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么?①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
范缜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②主张:
范缜:在<神灭论>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精神也就消失了.
北周武帝:没收寺院财产,让僧尼还俗,焚烧佛经、捣毁佛像等。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么? 你能分析出统治者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吗?这样做不矛盾么?你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这样做不矛盾;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
北周武帝的措施加强了统治力度,维护了统治,使生产发展起来,增加了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但也是佛教文化遭到破坏和巨大的损失。学会联系范缜思想和王充思想比较相同:都阐述了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但范缜的认识更深刻不同:王充的《论衡》是反对封建神学的,范缜的《神灭论》是反对佛教的发展。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 道教发展线索?人物?特点是什么?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5.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是什么?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这样做不矛盾么?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6. 承上启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的动乱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大肆招揽文士提供了人才;民族融合的加强为文学发展输入新鲜血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以下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表现领域 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6.承上启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的动乱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大肆招揽文士提供了人才;民族融合的加强为文学发展输入新鲜血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以下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表现领域2: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诗、民歌)①诗: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
??? 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②民歌:南方:《采桑度》北方:《敕勒歌》《木兰辞》曹操曹丕 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莱、徐干、阮璃、应场、刘帧。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例: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社会根源在于( )
A.迷恋大自然的风光
B.热爱劳动人民
C.对城市污染的厌恶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 道教发展线索?人物?特点是什么?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5.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是什么?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这样做不矛盾么?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7.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原因很多,如:统治阶级的推崇与重视;对秦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生活的需要等等.尤其是在书法、绘画、石窟雕塑等方面。请你结合教材归纳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汉字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上古时期各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均已灭绝,唯有以甲骨文为发端的汉字流传至今,且成为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使用的文字,并成为联合国通用的文字之一。一、汉字的起源、演变仓颉造字刻画符号(半坡彩陶)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汉字演变的规律:
1.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由繁到简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劳动创造刻符记事:
1)半坡人面网纹盆口沿的符号被认为可能就是早期的文字(距今约6000多年)。 汉字的萌芽——刻画符号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
的刻划符号 甲骨文——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约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1、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造法的“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大家猜猜看! 蚕桑丝裘衣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汉字的统一 ——小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 统一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隶书的推广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下层人物中间。
“隶”本是隶人的意思,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文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隶人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作隶书。不同版本的《兰亭序》王献之洛神赋二、书艺历程1、条件
字体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士人群体的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意境的理想形式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2、历程
自发阶段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实用性艺术性王羲之(书圣)社会危机、动乱宋四家:苏轼、米芾
黄庭坚、蔡襄
赵佶(瘦金体)规范法度盛世气象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祝枝山、文征明狂放不羁追求个性
忽略法度
有意无法强调个性化创造书艺历程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商品经济发展;转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女史箴图》生动展现了古代妇女的生活场景洛神赋图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洛神与陈留王曹植之间的爱情故事。云岗石窟云岗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看一看,想一想上述几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1、佛教盛行;
2、石窟艺术迅速发展,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3、说明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2. 道教发展线索?人物?特点是什么?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5.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是什么?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这样做不矛盾么?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7.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有何特点?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有何特点?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南北文化差异很大)
(2)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
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佛教与反佛斗争激烈)
(4) 科技成果成就突出;(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等)原因(1)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2)经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3)民族:民族大融合此外秦汉文化的基础和佛教盛行对文化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不具备的文化特色是( )
A.宗教特色
B.市民特色
C.民族特色
D.贵族特色 B以下各项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特点的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B.佛教对思想文化和艺术具有重大影响
C.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经验得到了系统的总结
D.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D 了解文化特点和社会政治、经济特点的关系——前者反映后者,后者决定前者。南方佛寺、北方石窟、宗教画、范缜的无神论士族制度腐朽.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木兰辞》知识结构
科技文化科技数学:祖率农学:<<齐民要术>>地理宗教哲学道教的改造
佛教的盛行
反佛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以及原因文学
艺术练习: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①北方各族人民大融合②江南的开发③北方经济的恢复④佛教空前盛行⑤政权更替频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A2、《齐民要术》反映的民族问题是
A、各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基本一致
B、民族矛盾尖锐
C、民族融合加强
D、南方越族地区经济开始赶上北方C4、王充和范缜都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A、大自然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B、人定胜天
C、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D、人的精神与肉体共存亡D3、《齐民要术》的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
A、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B、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方法
C、农产品的加工方法
D、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总结D(2006年天津卷)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
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