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4 大雁归来(课件2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4 大雁归来(课件2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3 11:15:22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4人,男女生比例相当,
学生学习基础
经过七年级两个学期和八年级一个学期,共三个学期的系统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存在问题是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一部分学生借助工具书完全可以达到自读研学的程度,但是,也有少数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连基本的字音、字形都错误百出,更不要说阅读能力了。这就要求我在处理课堂任务各环节时,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要兼顾到,不能顾此失彼。
学生学习习惯
我校一直在推进“一案三段式”教学改革,以学案为抓手,课堂上贯彻“三为主”原则,即学生为主体,学为主导,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活动中得到锻炼。但学生仍没有摆脱领着学的依赖性,缺少主动探究的精神,学生离不开手中的工具书,不能大胆深入的走进文本去深挖内涵。
尽管平时也运用这种学法,但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如何高效的完成任务,并且重点突出,这一直是困扰我们师生的共同难题.
最大的问题是,提前的准备,课上的展示,语文学习中互动交流的少了,现场生成的东西基本没有了,这很令我困扰!
效果分析:
本堂课目标制定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贴近教改要求。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即生为主体,学为主导,练为主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退居二线”,只是一位引导者。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过程清晰,以读带学,层层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知到理解到运用,达到了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感,集体荣誉感,这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必要途径。
教学设计基于文本,但又远高于文本。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重新认识了大雁——人类的朋友,并且反思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伤害其它动植物就是伤害人类自身。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生物,尊重它们就是尊重我们人类自己。
整堂课环节完整,过渡自然,由物及人,课上内容与课下生活相融合,实现了大语文的理念。
课后反思:
本节语文课以下三点我较为满意:①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并且充实词语积累量,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这一切都应在保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②通过使用“一案三段”的教学模式,全面革新新课改理念,又充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整个教学设计呈板块状,合理而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突出基本能力培养,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贯彻“三为主”原则,重视知识积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在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文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实现了他们情感的迁移、能力的提高、语言的积累、学法的指导。让我们的语文课有语文课该有的“本色”,有语文课该有的“深度”,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有效性。③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充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整体表现拘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思维没有充分打开,课堂上缺少亮点。这是我今后课堂要着力改进的地方。
14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品味感悟,培养学生真爱野生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师图片导入
明确小组活动任务,各小组展示.
活动一:走近大雁,了解知识
阅读本文,参考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对于大雁作了哪些描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活动二:赏读大雁,感受爱意
是什么样的情感使一个人可以坚持20年时间去关注大雁呢?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这种情感呢?
小组合作,速读课文,找到描写大雁飞翔和大雁鸣叫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雁翔图:课文中写了大雁哪些飞翔的姿态?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雁鸣图:课文中描写了大雁哪些鸣叫的声音?您可以想象出它们鸣叫的内容吗?
(活动形式:模拟大雁鸣叫的内容;仿照《动物世界》为大雁鸣叫做解说配音。)
活动三:走近作者,理解情怀
4.合作探究:难道作者只是喜爱大雁的飞翔和鸣叫,他更喜欢大雁的什么?
5.深刻体会句子的含义:“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
活动四:走出文本,反思现实
6.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面对这种状况,你想说些什么呢?
活动五:探究质疑
7.再读全文,你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提出来共同讨论。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邹城八中语文组 魏永艳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