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 18 课三国鼎立第 18 课东汉末年,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混战过程中,曹操通过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而河北一带,战乱较少,粮食丰足盘踞在那里的袁绍势力很大,为争夺北方地盘,双方展开了一场很著名的战争——官渡之战为什么说这场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呢?是因为曹操拥兵三四万人,袁绍拥兵十万人,而结果是曹操胜利了,袁绍失败了,所以说这场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实力大增。
(3)军事上:曹操正确的指挥才能。
(4)心理上:脚踏实地,审时度势,没有轻敌。讨论:曹操赤脚迎许攸官渡之战的影响: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势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并为其与孙刘联军集团争雄对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老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jì) (lì)曹操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从上面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没有满足北方的地盘,于是,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曹操统一全国,还有一定的阻力,一是江南的孙权,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地位日益巩固,一是依附与刘表的刘备。在207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关键在于刘备起用了诸葛亮!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建议刘备避时就虚,向西南发展,谋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并与孙权结盟,联合抗曹!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遇到孙刘联军的阻挡,于是,两军在赤壁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赤壁
之战曹军孙刘联军曹刘刘刘刘刘孙权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地点:赤壁交战双方:孙刘联军和曹军结果: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利特点:以少胜多想一想:孙刘联军是怎样打败曹操的呢?(1)借着东风用火攻。
(2)周瑜部习水战。
(3)两个集团处于兴衰存亡系于一战的境地,所以士气高涨,斗志兴旺。在用火攻曹操中有“孔明借东风”这一说法,大家觉得可信吗?其实“孔明借东风”实际上是诸葛亮熟悉天象,预测到了有东风,说“借”是为了蒙蔽他人,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出的策略。动动脑: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而在赤壁之战中,兵强马壮的曹操为什么又失败了呢?(1)由于长期征战,没有得到修整,又远道而来,将是疲惫不堪,战斗力不强!
(2)曹军兵士多是北方人,不服南方水土,也不习水战,为此,他他把战船锁在一起,以便平稳,中了诸葛亮的连环计!
(3)当时传染病流行,军队严重减员!
(4)多次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骄傲轻敌,结果接二连三的上了孙刘联军的当!赤壁之战的影响:赤壁之战又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决定了长江南北军阀势力之间的长期对峙,也为天下三分奠定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曹操一向以白脸奸臣形象出现,那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的呢?我们该怎样评价他?讨论曹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既任人唯贤,又嫉贤妒能,即仁慈,又残暴,既谦逊,又骄狂,但他兼并诸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给北方人们带来了短暂的安定。所以,对于曹操,我们应该全面去评价他,正确的评价他!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此时,孙刘联盟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联合抗曹的能力。刘备乘机向西扩张,并夺取汉中。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孙权、刘备、曹操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但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大业!三国鼎立形势图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的措施:魏国:修建许多水利的工程,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同时,也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图示小结课后小练习1.选一选2.填一填3.动动脑1.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 )
A.魏、蜀、吴 B.吴、魏、蜀 C.蜀、吴、魏 D.魏、吴、蜀
2.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物( )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东汉 D.西汉
3.“三顾茅庐”的故事与哪两个人物有关( )
A.刘备、曹操 B.孙权、诸葛亮 C.曹操、诸葛亮 D.刘备、诸葛亮
4.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
A.地理上的优势 B.诸葛亮的计谋 C.孙、刘的联盟 D.周瑜的水军
5.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
甲.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乙.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丙.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丁.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1.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的原因?
2.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此诗表达了他的什么境界?
(2)曹操的最大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功绩?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为什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