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小练笔之学习外貌描写 【小学语文作文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小练笔之学习外貌描写 【小学语文作文专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4 15: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外貌描写 提高读写能力
把人物的相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声音等具体地写下来,叫做外貌描写。我们学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常常出现描写人物外貌的片断。仔细阅读体会这些外貌描写的片断,对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很有帮助。
例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是这样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俄国大作家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从这段外貌描写中我们能了解到什么呢?“十一二岁”说的是小红军的年龄小;“黄黄”、“小”、“大眼睛”和“薄嘴唇”是说他缺乏营养,身体十分瘦弱;“破草鞋”“又青又红”说明他忍受着寒冷的折磨。这样,我们就从小红军的外貌了解到他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眼看要支持不下去了。读到这里,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想想:文章为什么要描写小红军的外貌呢?从叙述故事的角度看,“十一二岁”照应了题目中的“小”字;小红军的虚弱疲乏又引出了陈赓让小红军骑马、给小红军干粮,小红军倔强地拒绝,最后牺牲在草地上的悲壮故事。所以这段外貌描写在文章结构方面起到了照应题目、引起下文的作用。从表达中心的角度看,小红军的虚弱疲乏和倔强地拒绝陈赓帮助的行动相互映衬,突出了小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描写小红军外貌是为了叙述故事的需要,为了表现小红军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我们在作文时也要根据叙述故事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进行外貌描写,需要描写就描写,不需要描写就不要描写,描写要和故事的叙述、中心的表达浑然一体,不脱离故事情节和文章中心。这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第一个启示。
阅读这个外貌描写片断,小红军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这个片断是按年龄、相貌(包括脸、眼睛、嘴唇、鼻子)、鞋子、脚的顺序描写的。这其实是按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的,符合人们观察人物外貌的习惯,我们读来会感到条理清楚。二是因为描写的是小红军具备突出特点的部分,舍弃了譬如头发、耳朵、手、帽子、上衣和下衣等不具备突出特点的部分。我们在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时也要把特点突出的地方写出来,放弃其他不具备特点的地方。这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第二个启示。
细细咀嚼这段文字,我们还能体会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小家伙”、“大眼睛”、“薄嘴唇”和“鼻子有点翘”,这些文字中透露出了小红军的机灵顽皮和可爱。“又青又红”的脚,叫人怜爱。所以说这里的外貌描写流露出了对小红军的赞美之情,使文章增加了感染力。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也应该在遣词造句中流露出对人物的感情。这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第三个启示。
不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人物外貌的描写。认真体会文章中外貌描写的片断,我们就会加深对课文思想和内容的理解。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是写记叙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分析总结外貌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有意识地积累描写外貌的词汇,平时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不断地练笔,我们笔下的人物也会鲜活起来,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
下面是我的学生孙超和陈虹的笔下之“花”:
《爱养花的姥爷》的开头
山东省青岛唐山路小学六(2)班 孙超
我的姥爷今年六十五岁。脸上已经长满了皱纹,头发却又黑又亮,一双眼睛十分明亮。(这是文章的开头,写姥爷虽然年纪大,却因为养花身体好,引起了下文对姥爷会养花的事例的描述。)
——《作文评点报》2004年第9期
《“马屁精”表弟》的开头
山东省青岛市唐山路小学六(2)班 陈虹
我有一个小表弟,他是我姑姑的孩子。这小家伙,才六岁,大脑门,高鼻子,一双和我姑姑一样漂亮的大眼睛。(先写肖像,说明表弟是个聪明的男孩,从而引起下文。)
——《作文评点报》2004年11月5日版 第31期
小练笔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位同学或老师,看看他的身材怎样,长相怎样,神情有什么变化,穿什么样的衣服……抓住其独特之处,用一段话写下来,但不说出名字。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你写的人是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