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选修二《语言文字应用》导学案:1-2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选修二《语言文字应用》导学案:1-2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4 12: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课型
新课
编写教师
年级
高二
编号
2
日期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别
等级
学习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演变规律。
2.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3.学会利用汉语演变解决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些问题。
学习重难点
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演变规律。
学习过程: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声调的变化和韵母的变化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以(
)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
)词为主。
2、词语的消长变化
(1)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造成
(2)词汇系统的变化和人们认识观念的变化引起词语的此消彼长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
)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

的改变:如“车夫”——“司机”,“戏子”——“演员”
(3)语言内部因素:“足”——“脚”,“面”——“脸”,
“目”——“眼”,“口”——“嘴”
4、词语的引申变化
词语的引申变化是指(
)。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2)词义(
)。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3)词义(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闻”
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古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翻译以下两个句子:
A.沛公安在?
B.古之人不余欺也。
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3、词类的变化: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
 A.衣锦还乡
B.既来之,则安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项伯杀人,臣活之
E.常以身翼蔽沛公
四、巩固达标
1.下列关于汉语词汇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B.随着社会的进步,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C.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都为现代汉语词汇所代替,如:人风——民风。
D.古代汉语词汇相对于现代汉语词汇,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2.下列关于汉语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
B.古代汉语中常用“……者……也”来表示判断语气,而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动词“是”来表达。
C.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而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
D.“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奚以知其然也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寂寥而莫我知也
D.惟兄嫂是依
五、完成课后习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