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单元 课题2《生活中的透镜》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实像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 )
①小孔成像 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照相机成像 ⑤幻灯机成像.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3.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是( )
A.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
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
C.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
4.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5.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6.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B.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C.甲、乙两图中成的都是虚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7.投影仪能将物体的像投影到前方的屏幕上,并且放大“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有平面镜,投影仪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只要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就可以了
D.投影仪上的平面镜是用来成虚像的
8.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9.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通过光的学习,我们发现许多眼见为虚的例子.试举三个不同类型例子说明眼见为虚,并解释原因。21cnjy.com
10.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久的进展。火警强调:不要将矿泉水瓶乱丢在森林里。为什么呢?
www.21-cn-jy.com
《生活中的透镜》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A、此图是手影,不是像,故A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B、此图中相当于放大镜,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此图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此图是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可放大、可缩小、可等大,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④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⑤幻灯机成像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综上分析,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④⑤。故选A。
3.【答案】A
【解析】A、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呈接不到.故A正确;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故B错误;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故C错误;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可以产生实像、也可以产生虚像.故D错误。故选A。2·1·c·n·j·y
4.【答案】D
【解析】A、据图可知,该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是透镜,所以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由于不知道该光斑是不是最小、最亮的那一点,所以不能确定该点是否是焦点,故B错误;CD、据图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用于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A说法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说法正确;C、潜望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C说法错误;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21教育网
6.【答案】A
【解析】A、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B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C错误;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AB、投影仪能使物体成倒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大的实像,要想屏幕上的像是正立的,则胶片应倒着放置,故A错误,B正确;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所以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C错误;D、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21·cn·jy·com
8.【答案】B
【解析】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故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9.【答案】水中月,水中的鱼,水中楼的倒影。
A、水中月是月亮在水中的像,是月光经水面反射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是光的反射,虚像;
B、水中的鱼是我们看到的鱼在水中的虚像,是鱼身上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这是光的折射,虚像;21·世纪*教育网
C、水中楼的倒影是岸上楼房在水中的像,是楼房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这是光的反射,虚像。
10.【答案】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等,所以不允许随便丢弃矿泉水瓶。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章 课题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
(3)认识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www.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教学难点】
虚像的成像原理。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课前准备】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张美景图片。
【过渡】大家一定喜欢在假期的时候和家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去游玩,在旅游的过程中,少不了的就是拍照留念,记录当下的美景,当时的心情。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照相机实际上是透镜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照相机究竟是如何工作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新课学习
1、照相机
【过渡】要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先看一下照相机的构造。
(以胶卷相机为例)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卷相当于光屏,用来接收像。
【过渡】照相机在拍照的时候,得到的像是比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小的,现在,我们来自制一个照相机,验证一下吧。在制作之前,老师先提问几个问题。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演示实验】用两个粗细相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2·1·c·n·j·y
(2)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实像小于物体(像小).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像距小于物距(物距大)
成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
【过渡】在实际的照相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想使像变大,或者说想使照的范围变大。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21教育网
拍远景: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
拍近景: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像变大
【知识巩固】1、位置固定,焦距一定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拍摄无水的水池底上的图案后,在水池中放满水,再用该相机拍一张水池底图案的照片,相机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B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相机不用调节
B.相机镜头适当前移
C.相机镜头适当后移
D.水池底呈虚像,无法拍摄
【过渡】其实,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相机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正在用是投影仪。
2、投影仪
【过渡】现在大家抬头看一下,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
【演示实验】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思考】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知识巩固】2、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C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3、放大镜
【过渡】大家用手里的放大镜去看一下课本上的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1)放大镜成像特点: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
【过渡】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
(2)球形鱼缸里的鱼为什么“变大”了;
山路拐角处的镜面。
【知识巩固】 3、如图是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
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
D.若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则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
【过渡】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凸透镜成像,也提到了实像和虚像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实像呢?
4、实像和虚像
展示课本图5.2—6,解释实像的形成。
(1)实像的形成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均为实像。
展示课本图5.2—7,解释虚像的形成
(2)虚像的形成
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放大镜、平面镜所成的像均为虚像。
【知识巩固】4、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C )21cnjy.com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三、课堂练习:
1.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21·cn·jy·com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眼睛能看到成在光屏上的像
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
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照相机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生活中的透镜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与虚像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对光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
课题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入新课
相机记录的美好
新课学习
照相机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胶片相机
新课学习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数码相机
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
新课学习
照相机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新课学习
自制照相机
实验器材: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薄膜
新课学习
动动手
1、将两块纸板做成相差很小的纸筒,使一个可以刚好套入另一个中;
2、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另一端蒙上半透明薄膜;
2、将自制相机对准窗外,改变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使得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
新课学习
想一想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3、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4、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缩小
物距
倒立
两侧
新课学习
物距(U)
像距(V)
物体与像大小比较
像小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物距大
成缩小、倒立的像
新课学习
拍远景和近景时怎么调节?
远
近
拍远景: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
拍近景: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像变大
知识巩固
1.位置固定,焦距一定的相机拍摄无水的水池底上的图案后,在水池中放满水,再用该相机拍一张水池底图案的照片,相机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相机不用调节
B.相机镜头适当前移
C.相机镜头适当后移
D.水池底呈虚像,无法拍摄
B
新课学习
投影仪
反光镜
光源
投影片
镜头(凸透镜)
新课学习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新课学习
投影仪成像特点: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物距。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2、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知识巩固
C
新课学习
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新课学习
放大镜成像原理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新课学习
生活中的放大镜
3、如图是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
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
D.若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则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
知识巩固
D
新课学习
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新课学习
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均为实像。物体和像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
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放大镜、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成因不同
实像
虚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成像不同
一般为倒立
一般为正立
承接不同
能用光屏承接
不能用光屏承接
4、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知识巩固
C
1.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课堂练习
C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眼睛能看到成在光屏上的像
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
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
课堂练习
B
课堂小结
我们都学了什么?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放大镜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实像与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