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4 16: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版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整体评价
评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9分)
一、书写展示。(3分)
1.请用楷书将下面这首诗写在右边的框中,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3分)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2.忆往昔,国家贫弱,千疮百孔,令人悲叹。祖国jiāng tǔ( )被侵占,圆明园中的 qízhēn yì bǎo( )被抢掠,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看今朝,人民携手,奋勇图强扬国威。航母试航, rú lǔ píng dì( );神舟升空,翱翔苍穹;蛟龙潜海,探索海底,中国科技勇攀高峰。
三、选择题。(10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海域(yù) 玲珑剔透(tì) B.舀水(yǎo) 有恃无恐(shì)
C.抖擞(sǒu) 炊烟袅袅(chuī) D.熏陶(xūn) 人心惶惶(huáng)
4.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毁灭 宏伟 境界 B.祭品 殿堂 倾泻
C.仿照 奉命 建筑 D.消毁 罪证 博物馆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马齐暗究可哀(沉默)
B.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磨刀)
C.死去元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D.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6.下面的词语归类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①路不拾遗 ②民不聊生 ③夜不闭户 ④哀鸿遍野 ⑤安居乐业 ⑥内忧外患
A.表现太平盛世的景象:①②⑥ B.表现国破家亡的景象:②③④
C.表现太平盛世的景象:①③⑤ D.表现国破家亡的景象:④⑤⑥
7.下面是小本在读书时摘抄下来的语句,其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B.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C.八月的水果种类丰富,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应有尽有。
D.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结队的野羊、鹿、野牛和野马,生机勃勃。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3分)
①兴高( )烈 ②金碧( )煌 ③不( )一格
④得意忘( ) ⑤风景( )胜 ⑥诗情( )意
8.结合下图中“胜”在字典里的释义可知,词语⑤中,“胜”的意思是 。(1分)
9.上面的词语中,词语 和词语 意思相近,但蕴含的感彩不同。词语 含有褒扬的情感,词语 含有贬斥的情感。(4分)
10.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是故宫博物院中一件珍贵的藏品,壶身绘制山水楼阁图,尽显 ,漆画中重彩描金的技法更是将壶体装饰得 。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1.爱国之情熔铸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陆游用“ , ”表达自己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龚自珍用“ , ”表达自己希望社会变革、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望;梁启超用“美哉, , !壮哉, , !”表达自己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31分)
六、阅读文本,回答问题。(31分)
(一)万园之园:圆明园(15分)
【材料一】万园之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康熙帝赐给第四子胤禛(雍正帝)的园林。雍正登基后,于1725年开始扩建此园,乾隆时又增建了长春园,并将几个小园合并为绮春园(又名万春园),这三园紧相毗连,统称为圆明园。
三园之中,圆明园面积最大,位于西半部,东北面为一墙之隔的长春园,绮春园偏居两园中间部分的东南面,整个圆明三园的面积为350 万平方米。
圆明园是在平原上挖湖堆土营造起来的。园内
山水相隔,处处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人工堆叠的
土山将园区分隔成不同的空间,建造者在这些各不
相同的空间内建造宫殿和楼阁亭台,种植各种花草
树木,置放奇石,并以水域增加其灵动之气,构成
了各个拥有不同主题思想的园林景观。每处景色中的宫殿、楼阁、亭台,或构成建筑群,或三两点缓于景色之中,而
这样各具特色的景观,在圆明园中有 100多处。
【材料二】对还是错
圆明园四十景真有四十处景观吗 答:对!圆明园有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等一百多处园林风景群,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四十处景群。另外宫廷画师唐岱等还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绘制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雨果
法国作家雨果写过批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文章吗 答: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次年,雨果即发表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对他们的暴行提出了严厉的抗议和批判。
【材料三】焦土灼痛的记忆
圆明园是清朝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然而,这座“万园之园”,人类历史上最豪华、最丰富的艺术博物馆,在160多年前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对圆明园进行了毁灭性的劫掠。园内的金银珠
宝、丝绸、艺术品全部被搬走,不能搬走的就地被砸碎。10月18日,几千名外国军人一起出动,在掠劫一空的圆明园中四处放火。
黑烟蔽日,烟云弥漫在北京城的上空,大火连烧三昼夜不熄。如今,这一片曾经繁华的土地上杂草丛生,带有烟迹的石块散落于荒草枯枝间,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我们要始终怀着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圆明园包括 、 、 三园。(3分)
13.下列对圆明园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万园之园
B.清朝皇家园林
C.清朝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D.人类历史上最豪华、最丰富的艺术博物馆
14.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 ,加点词语“丰功伟绩”在文中指 。(3分)
15.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圆明园景观的建筑特点。(4分)
16.16.圆明园在侵略者劫掠后已荡然无存,结合学习经验和上述材料,说一说: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如何理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分)
(二)羊城花感(16分)
王英琦
披一身北国风沙,来到了广州——美丽的羊城。
虽已是秋日,但羊城却依旧一派阳春三月的良辰美景。啊!那一簇簇姹紫嫣红的玫瑰花;那一团团鹅黄嫩绿的菊花;那星星点点冰清玉洁的白兰花;那如火如荼娇小可爱的凤仙花……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我的心中升起——为什么羊城的花这么多?为什么这些花竟能长年不谢、四季如春?
想着,我便向一位女士打听。
那位女士微怔了一下,继而莞尔一笑:“因为我们羊城人爱花、爱种花呗。”话刚说完,她又补充说:“更主要的是我们这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花生长,所以就多呗!”
几天后的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三元里。在三元里古庙前的小塘边遇到一位放鹅的老人。老人怀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女孩手中拿着一束嫣红的花儿。搭讪了几句话后,当老人听说我从北京来,希望听到关于三元里人民当年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故事时,捋着胡髯笑了,向我打开了回忆的闸门。
原来,老人的爷爷当年就参加过三元里的斗争。那是一八四一年五月,英军逼近了羊城。不久闯入三元里,无恶不作。三元里人民忍无可忍,召集附近各乡群众五六千人,手持大刀长矛农具,高举起三元古庙的三星旗,浩浩荡荡地向英军驻地进攻。交锋以后,英勇机智的三元里人民边打边退,把英军引到牛栏岗,团团围住。英军见势不利,拔腿想逃,但是,鼓角齐鸣,杀声震天,到处都是愤怒的中国人民,他们已经插翅难逃了。战斗进行到中午,恰好雷雨大作,敌人的火药全部淋湿,洋枪失去了作用,三元里人民一鼓作气,乘胜猛击,吓得侵略者丢盔弃甲,“乞命之声震山谷”。就这样,三元里人民依靠原始武器,打死了英国官兵两百多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后来呢?您……”
“我的爷爷就在那次牛栏岗战斗中牺牲了。”
老人的话,使我的心像大海掀起的波涛不能平静。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我不可能亲眼看见当年三元里战斗的壮烈场面。但是,时间,不能抹去英雄的功绩;岁月,不能冲走人们对先烈的缅怀……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三元里人民曾付出怎样的代价。
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后来,我父亲把我爷爷的尸体找回来,安葬在离我家不远的山坡上。谁知,第二年春天,墓碑四周开满了红彤彤的花儿!喏,就是这红凤球。”老人向我指指女孩手中的花。
花?蓦地,老人的提示,像是神来钥匙,忽地解开我关于花的所有疑问。
真正关于花的答案原来在这里。
从鸦片战争中著名的爱国将领关天培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到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伏恨九泉,到一九二七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羊城呵————祖国的南大门,曾有多少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热血抛洒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
热血浸染的大地,自由之花怎能不竞相开放、分外妖娆!它的生命力怎能不千倍坚韧、万倍顽强!啊,羊城————花城;啊,花城————羊城!渐渐,我的视线模糊了,老人和孩子在我的眼前,都变成了花的海洋、花的天地、花的世界……
(选文有改动)
17.小女孩手中拿着的是什么花 ( )(2分)
A.玫瑰花 B.红凤球
C.白玉兰 D.凤仙花
18.梳理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过程,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4分)
19.判断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3分)
(1)第3自然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2)第6自然段中,老人“捋着胡髯笑了”,他的笑是一种得意的笑。( )
(3)最后一个自然段连用三个感叹号,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
20.为什么羊城的花多,并且能长年不谢、四季如春 (3分)
21.结合下面的资料,体会其与文章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4分)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共30分)
七、习作。(30分)
22.随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吧。请你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习作,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可能会发生的神奇变化。(30分)
第四单元自主测评
一、
1.书写提示:每句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二、
2.疆土 奇珍异宝 如履平地
三、
3. A
4. D
5. B
6. C
7. D
四、
①采 ②辉 ③拘 ④形 ⑤名 ⑥画
8.优美的
9.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10.诗情画意 金碧辉煌
五、
1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六、(一)
12.圆明园 长春园 绮春园(万春园)
13. C
14.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5.①圆明园是挖湖堆土营造起来的。②园内山水相隔,处处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③园林景观拥有不同的主题思想。④园内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景观。
16.“不忘国耻”意味着铭记曾经的苦难与屈辱,“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将来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作贡献。
(二)
17. B
18.①三元里人民进攻英军驻地 ②牛栏岗 ③落荒而逃 ④大获全胜
19.(1)
(2)×
(3)
20.①羊城人爱花、爱种花。②羊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花生长。③羊城是一块热血浸染的、英雄的土地,在这里生长的自由之花生命力顽强。
21.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三元里人民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敬佩与歌颂。
七、
22.【习作点拨】先梳理想到的场景或事件,列出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再按照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