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3 18:4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
1.阅读教材找出老子的政治主张。
2.阅读教材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
教育对象:
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4.材料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据材料,“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
二、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
1.阅读教材,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
姓名
历史地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兵家
孙武
2.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法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视?
【直击中考】
1.(2016·湖南岳阳)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2016·山东东营)历史学家费正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3.(2016·山东聊城)“方百里而可以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中的核心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
“法不阿贵’
C.
“重农抑商”
D.
“施仁政于民”
4.(2016·湖北孝感)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
A.实行“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
子思想?
材料三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依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材料五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
在科学上有大真,
在伦理上有大善,
在艺术上有大美。
——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
1.万物运行尤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主张“无为而治”。
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恢复西周的制度,主张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治国;提出“仁”的学说,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贴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教育成就:孔子创办私学,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1)他教育我们对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发表自己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4.核心:仁。原因: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二、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
1.略
2.(1)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受到各诸侯国的青睐和重视;(2)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以“法治”来维护,这种理论被秦王嬴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
【直击中考】
1.B.
2.B
3.D
4.C
5.
(1)局面:百家争鸣。墨家:墨子;法家:韩非
(2)核心:仁。原因: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3)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主张“仁政”。
(4)构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
(5)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
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
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
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
要“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