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无私无畏、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品味并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文章善于使用成语、仿成语结构,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成对的句子也较多,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运用诗化的语言,精练生动,有气势。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接受美的熏陶。
研讨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①生字、生词②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一、歌曲导入
1、以多媒体方式播放《七子之歌》。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 不错,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出示图片),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他的有关资料了,谁能来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闻一多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进一步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对于作者臧克家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你所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出示臧克家以及二人相识相交的资料)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①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地壳( ) 校( )补 赫( )然
函( )寄 漂( )白 衰( )微
卓( )越 深宵( ) 钻( )探
锲( )而不舍 兀( )兀穷年 警报迭( )起
潜( )心贯注 迥( )乎不同 慷慨( )淋漓
气冲斗( )牛 无暇( )顾及 目不窥( )园
仰( )之弥高 炯( )炯目光 沥( )尽心血
②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4)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6)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7)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8)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9)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10)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11)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12)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13)气 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体会情感、感知文意,迅速捕捉文章信息: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②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概括大意。
③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2、思考后交流明确
①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②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了就“做”的特点。
③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板书)
三、深入研讨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并明确:
1、为了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方面的不同特点,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闻先生的说和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借助原文回答)
2、闻一多先生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些变化反映出他思想上什么变化?
3、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这些话是怎样起到过渡作用的?
4、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讨论明确: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板书)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三个事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板书)“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 “说”的内容与目的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2、变化: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终于在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一致: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前后期道路的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3、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4、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四、精读探究:
本文不但通过事例表现人物,而且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请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提示:朗读时要读出作者情感、读出人物形象,分析时用“我从?????????????????????????????????句话里我读出闻一多是一个???????????????人”这一句式。)
学生朗读并分析: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表现刻苦精神)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又充满着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为人民讲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作者根据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五、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选材精当,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革命家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下面让我们齐声朗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一句话》,再次感受诗人特性的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晴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六、作业设计: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和作品有很多,请再搜集几例,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学者 “做”了再“说” 《唐诗杂论》
“做”了也不“说”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革命家 “说”了就“做”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无私无畏、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一、导入新课:
本文选材精当、剪裁得体、组材恰当,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而本文的语言,如一杯清茗,让人百品不厌。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进一步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人格。
二、品味语言
再读课文,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好在哪里。
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引导归纳语言特点:
1、生动形象:
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
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而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
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
⑴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由学生举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作用: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⑵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学生举例,如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三、问题探究
本文语言精练富有深意,找出自己理解上有疑难的句子讨论、交流: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比喻闻先生研究学问是为了救国,是企图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解释: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第一步。
望: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
闻: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
问: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
切: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四、拓展延伸
1、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这些山水田园诗人也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生活在政局多变、社会动荡的年代,他们也曾有着自己大济苍生的志向,最后却都寄情山水。而闻一多先生凭借自己的才识完全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也可以潜心研究学问,但最后他却不顾自身安危走出来投入到革命中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两种做法你赞同哪种,为什么?
教师: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古人保全了自身的高尚品德,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学名篇,当然值得我们歌颂。闻一多先生不顾自身安危,投入到革命热潮中去,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钦佩。
2、在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让我们齐读并体会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的深刻缅怀。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诗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周恩来:“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一多画像》: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五、作业布置
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陶渊明:“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板书设计:
语言特点:1、生动形象
2、精练含蓄
3、富于感情
4、富于音乐美。
教学反思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新婚那天,亲友纷纷前来贺喜。好久了,还不见新郎,大家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当迎亲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找到他,原来他仍然穿着旧长袍在看书。家里人说他一看书就“醉”。
名言警句
1.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2.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3.尽可能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4.我爱中国固因它是我的祖国,而尤因它是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5. 书要读懂,先求不懂。
6. 友间固不妨诚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也要避开标榜的嫌疑。
7.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8. 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