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八单元第9课时 语文园地(基础知识)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八单元第9课时 语文园地(基础知识)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4 18: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课题:《语文园地》
内容分析: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 事物结合起来,同时将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字词句运用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结构特点,便于理解和积累。第1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1和第3个字是动物名称。第2列是包含“之”的偏正结构 的成语,第4个字是动物名称。第3列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2或第4个字。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通过认识动物词语和成语,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与精妙,初步体会成语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语言运用:能正确认读动物词语,能发现并说出成语的简单结构特点。 思维能力:通过给动物多角度分类,锻炼观察、比较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拟声词,培养联想与推理能力。 审美创造:体会汉语词汇的丰富与精妙,初步体会成语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课时目标: 认识“狼、猩、蛇”等11个生字,会写“狼、蛇”2个字,并能从不同角度给动物分类。 认读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发现其结构特点,并乐于积累。
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奇妙的“友好相处”智慧岛!在这里,小刺猬和小獾会用“称赞”点亮友谊,松鼠和小熊的“纸船和风筝”会飞越山谷传递心意,勇敢的小河会在泉水与瀑布的陪伴下快乐前行。现在,你们就是小岛的小小探险家,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汉字密码,用安静的心去默读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将温暖的相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探险即将开始! 第四站:漫步“语文乐园”,巩固语言积累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语文乐园奇遇记
1.教师导入: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的语文书里,藏着一个最最好玩的“超级语文乐园”!里面不仅有神奇的动物世界,还有会唱歌的声音城堡。今天,老师就拿到了这个乐园的“时空穿梭票”,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探险!你们准备好了吗? 预设:(情绪高涨)准备好啦! 教师导入情境:太好了!请大家系好“想象力安全带”,我们的“语文乐园号”飞船马上就要出发了!第一站——“动物观测站”!看,站牌已经出现啦!(教师转身在黑板上贴出或PPT出示“识字加油站”的标题和动物图片)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观测站里都有哪些奇特的动物居民吧! 2.识字加油站:动物明星大聚会 (1)自主识字: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狼、猩、骆驼……”等动物词语卡片。 认识动物: (2)学生介绍其特点或在哪里见过。个词语多读几遍。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男生女生读。 (3)师生交流识字方法:需要认识的11个生字中,有10个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狼、猩、狮”是反犬旁;反犬旁(犭)由“犬”字演变而来,从构字逻辑来看,反犬旁的核心含义与兽类动物密切相关,尤其是四足、具有攻击性或野性特征的哺乳动物。 教师提问:你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总结其他字的构字规律吗? 预设:“鹤、鸽”是鸟字边;“蛇、蚯、蚓、蚕”是虫字旁;“骆驼”是马字旁。 (4)动物分类大比拼: 任务:小组合作,用词语卡片给这些动物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 同学们,如果我们要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分呢?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创意分类: 按“偏旁家族”分:反犬旁家族(狼、猩、狮)、虫字旁家族(蛇、蚯蚓)、鸟字旁家族(鹤、鸽)、马字旁家族(骆驼)。 按“本领”分:飞行高手(白鹤、鸽子)、爬行能手(蛇)、陆地巨兽/小精灵(狼、狮子 vs 蚯蚓、蚕)。 按“腿脚数量”分:无足、两足、四足、多足。 从饮食习惯的不同来分。食肉、素食、杂食。 按动物种类来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卵生类等),按生存环境来分(空中、陆地、水中)。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分类结果,全班交流。 教学建议:在尝试给动物分类时,只要学生分类的方法言之有理即可,不要从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学生,而要鼓励多种分法。 (5)生字指导: 课件出示会写字“狼、蛇”,引导学生观察:这2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狼、蛇”均为左右结构的字,且都是左窄右宽。 教师指导书写要点:“狼”:“良”横折向内略收,捺舒展;“蛇”:虫字旁竖笔略左斜,末点对齐横折角 ;右部不宜过大。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临写。 在教师引导下,启动想象力,将自己“代入”到“语文乐园探险家”的角色中 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词语,与同桌互相检查、纠错。这是一个实践与协作的过程。 联结生活与知识分享: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向全班介绍“在哪里见过”或“其特点”。 独立思考:多角度构思自己的分类标准。 全班展示与交流:派代表上台展示分类结果,倾听其他小组的方法。
第二节:字词句运用(二):成语动物园
1.认读成语:学生借助拼音,正确认读9个成语。 2.火眼金睛:圈出每个成语里藏着的动物名称。 3.发现规律: 第一列成语带有两个动物名称,“吞、咽”和吃有关,“飞、舞”和姿态有关,“鸣、吠”和叫声有关。 第一列(龙飞凤舞):像双胞胎,包含两种动物。 第二列(惊弓之鸟):都有“之”字,意思是“的”。 第三列(胆小如鼠):都有“如”字,意思是“好像”,是带有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4.游戏巩固:“成语拍拍手”,边读成语边做动作,如读“龙飞凤舞”时做出飞舞的动作。 5.小组内交流: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龙飞凤舞】 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鸡鸣狗吠】 鸡鸣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儿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漏网之鱼】 比喻侥幸脱逃的罪犯、敌人等。 【害群之马】 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如虎添翼】 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如鱼得水】 形容遇到的人跟自己很投合或所处的环境对自己很适合。 6.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含动物名的成语。 8.熟读并背诵、积累成语。 借助拼音认读成语,并动手圈出其中的动物名称。这是一个手眼协同的精细操作和信息筛选过程。 发现规律: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三组成语不同的结构特点。这是模式识别的思维活动。 游戏化诵读:参与“成语拍拍手”,边读边做动作。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抽象成语的印象。 学生可以查成语字典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朗读积累成语的意思。
教师小结:这趟语文园地八的旅程真精彩!我们认识了有趣的动物,逛了成语动物园。语文园地里边还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