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课题:《快乐的小河》
内容分析: 《快乐的小河》属于成长童话故事。整篇课文分为九个自然段,通过小河的旅行,展示了它如何从苦恼转变为快乐。课文被安排在教材的第八单元,以小河为主线,描绘了小河在流淌时与大山的相遇,以及它如何从最初的苦恼,到在大山的劝慰下与勇敢的泉水、瀑布结为挚友,并从它们身上汲取到勇敢和坚强的品质,最终找到快乐的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通过童话感受积极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语言运用:能自主识字、规范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运用积累的短语进行表达。 思维能力:能梳理小河的情感变化,理解角色对话的含义,展开合理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童话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感,体会合作与成长的审美价值。
重点与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语句中深刻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重点) 深切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三个好朋友携手向大海奔去时的愉快心情,进而感受合作的快乐。(难点)
课时目标: 认识 “撞、怨、慈” 等生字,会写 “游、戏” 等字,掌握 “眼泪、水花” 等词语,能运用形声字规律、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自主识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第 1-2 自然段,初步感知小河遇到大山时的情感变化。 初步梳理课文结构,了解小河 “兴奋前行 — 撞山委屈” 的初步经历。
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奇妙的“友好相处”智慧岛!在这里,小刺猬和小獾会用“称赞”点亮友谊,松鼠和小熊的“纸船和风筝”会飞越山谷传递心意,勇敢的小河会在泉水与瀑布的陪伴下快乐前行。现在,你们就是小岛的小小探险家,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汉字密码,用安静的心去默读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将温暖的相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探险即将开始! 第三站:畅游“勇气河流”,体验合作力量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创设:播放小溪流水声,出示美丽的小河视频 “听,这是谁在唱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条特别的小河” 预测激趣: 小河为什么感到快乐呢?它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听流水声,观小河图,预测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通过多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在情境中初步识写生字。
第二节: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随小河开启探险之旅啦!但探险前得先认识‘探险工具’—— 生字宝宝,大家有信心闯关吗?”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尝试猜测字音、字义,并和同学交流。不同符号标记:○圈出不认识但能猜出的字,?标出猜不出的字。 (1)“猜字小能手”游戏。 寻找形声字家族:“撞、摔、擦”(做动作理解)。重点指导:“撞”引导观察:“左边是‘扌’,和动作有关,右边‘童’表音,谁来做个‘撞’的动作?”(学生做动作识记)。 用同样方法学习 “怨、慈”(心字底家族)“怨(心字底,结合‘抱怨’理解)“”慈(心字底,联系‘慈祥’的爷爷奶奶对自己关爱)”, “呜”和“咱”都有口字旁,可让学生猜测字义,教师点拨:“呜”是模拟口中发出的声音, 所以也有“口”,“跌”是摔跤的意思,跟脚有关系,带“足”字旁 (2)用熟字换、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样”的木字旁换成示字旁,就成了“祥”;“难”中的“又”换成提手旁,就成了“推”。 (3)观察“软、坚、硬、驶”的字形,结合课文中的短语“松软的沙土、坚硬的石头、驶向前方”猜测字义,并查字典验证。 生字巩固游戏:“浪花漂流” 生字卡片随浪花飘过,学生快速认读,帮助小河顺利前行 做动作理解“撞、摔、擦”:将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身体动作关联,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记忆深刻。 “心字底家族”:从“怨”(负面情绪)到“慈”(正面情感)的归纳,不仅是识字,更是对汉字构字规律和文化内涵的初步感悟。 “口字旁家族”:将字义与器官功能联系,逻辑清晰,易于迁移。
设计意图:将识字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第三节: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都遇到了谁呢。 学生填表汇报,教师小结。 教师提问: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小河遇到了大山、泉水、瀑布,他开始很高兴,被大山撞疼后很委屈,最后认识新朋友,又变得很高兴。 3学习第1、2自然段 “心情温度计”:找出小河心情变化的词语。 师生交流:第1自然段:唱着歌儿(开心)→ 撞疼哭泣(伤心) 教师引导:请你想一想,小河仅仅是因为被大山撞疼了才难过吗 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抱怨”是什么意思 小河说了哪些抱怨的话 预设:“抱怨”的意思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因为大山撞疼了他,所以小河抱怨。 教师指定学生朗读小河抱怨的话,引导学生知道以前小河的生活是平坦的、顺利的,“大家都跟我好”,而大山的撞击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打击, 所以他感到委屈、难过,小河以为大山在与他作对。 教师指导:朗读时,要读出小河抱怨的语气。 角色体验朗读: 指导读好“撞得我好疼啊!”(带着哭腔) “大家都很喜欢我,跟我好”(委屈地) 2.“大山爷爷的智慧” 默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面对小河的抱怨,大山的表现是怎样的 预设:大山宽容地笑了。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从大山的话语中,你感觉到大山像生活中的谁 结合学生谈到的老师、长者等形象,理解“慈祥”。指名学生朗读大山的话,再出示河流在平原缓缓流 淌和泉水在山间奔涌而下的图片,通过比较理解“不平静的水才有力量”。理解“跌几个跟头怕 什么 这可以让你更有劲儿呢!”时可以生活联系:学骑车、学滑雪等经历 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大山爷爷的慈祥和对泉水的夸赞之情。 将抽象的情感变化(开心→伤心)转化为一条具体的、可看的“温度”曲线,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故事的情感脉络。 角色体验朗读: 活动实质:共情与表达。指导学生将抽象的情感变化(开心→伤心)转化为一条具体的、可看的“温度”曲线,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故事的情感脉络。 学生用“带着哭腔”、“委屈地”等语气朗读,是引导他们走进小河内心世界的关键一步。 图片对比:将哲学化的道理“不平静的水才有力量”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差异,降低了理解难度。 生活联系:连接到“学骑车、跳绳”等亲身经历,让课文主旨与学生的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使“挫折教育”变得真切、可接受。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体验、图文对比、生活联系等多种方式,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节:生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游、戏、爱、。 (1)师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交流生字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及其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笔顺。 (2)教师指导书写。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书写这四个生字。请大家仔细观察,用心书写。 游字:观察要点:这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避免过宽。 易错提示:右边不是“反文旁”,千万不要写成“放”。 “戏”字——左右匀称,斜钩舒展 观察要点:左右宽度大致相等,右边为主笔。 易错提示:斜钩要写得长而挺,不能太弯也不能太直。 “爱”字——上宽下窄,重心平稳 观察要点:上中下结构,上部最宽,像一把大伞。 书写口诀:“爪子头,平宝盖,朋友在下稳稳站。” 关键笔画: 上部的“爫”(爪字头)和“冖”(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盖住下面。 下面的“友”字要写得瘦长,第一横稍短,第二横稍长,撇捺要舒展,稳住整个字的重心。 易错提示:注意“友”字的笔顺,先横再撇。 “呢”字——左小右大,口居上位 观察要点:左窄右宽,左边部分要抬高。 易错提示:“口”字不能写得太大或太低,否则整个字会显得笨重。 口诀:“呢”字有礼貌,小口抬高位站好。 2.学生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每个字认真地书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展示总结: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游、戏、爱、呢”这四个字的写法。记住: “游”字怕散架,中间收紧是一家。 “戏”字看斜钩,舒展有力最精神。 “爱”字像打伞,上宽下窄遮得住。 倾听教师对每个生字的讲解、口诀和关键笔画提示。 跟随教师的口诀和讲解,可能用于指在空中或桌面上进行模拟书写。 在练习本上独立书写每个生字一遍。 倾听教师总结的口诀。牢记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