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句导读:文章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灰尘对人类的危害。]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wù)使染尘埃(āi)”。[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段导读:本段指出灰尘的危害,同时也指出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灰尘的危害,接着又以问句设疑,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③这两句话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陆地上空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 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④作者介绍了灰尘的什么特点 ]段导读:第4自然段从灰尘散射光线的方面,说明了灰尘能使阳光变得柔和的作用。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句导读:介绍灰尘散射的特点,为下文写天空颜色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⑤这一段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灰尘散射七色阳光,使天空颜色有了变化。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句导读:本句写出了灰尘能被水蒸气依附而形成水滴的特点。]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lù)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⑥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yùn)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⑦作者的感叹突出了灰尘的什么特点 ]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灰尘对气候、生物、自然景观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照应了文章开头。
知识点详解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物品),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②作者的假设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同时,作者也将话题转到这一方面来。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③重点句解析:作者首先运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
削(xuē),表示减小,减弱。读这个音时,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
④这两句话先写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变弱,因而光线柔和;接着又运用假设,说明没有经过灰尘散射的阳光非常强烈,使人睁不开眼睛。通过对比说明,突出了灰尘可以散射强光的重要作用。
⑤作者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灰尘和气体的不同散射特点,向我们解释了遥远的天空因为高度不同,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饱和:这里指空气中的水蒸气的量达到最大限度。
⑥作者运用作假设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空气中没有灰尘的严重后果,突出了灰尘对气候、对生物的重要作用。 ⑦突出了灰尘对创造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的重要作用。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初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生字、新词卡片,重点句的投影。
一 谈话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新型玻璃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是你知道吗 令人讨厌的灰尘,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齐读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理解。
(3)思考: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假如没有灰尘,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自学。
3.集体交流自学情况。
(1)订正字音。
尘 湿漉 日
(2)重点指导字音。
短 干 弱 晖 节 单
(3)理解词语。
生息:生活;生存。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干涸:没有水了。
日晕:日光遇到云层中的冰晶,被折射而在太阳周围形成的彩色光环。日晕常被看作天气变化的预兆。
三 深入读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激发兴趣,深入学习课文。
同学们,一谈到灰尘,许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脏”这个词。你们了解灰尘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危害吗 (灰尘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
大胆设想,如果没有灰尘,我们的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呢
(美丽、干净,没有病菌,没有疾病。)
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概括回答这个问题。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2.灰尘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 自读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填写下列表格。
特 点
作 用
1
2
3
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生甲:灰尘的第一个特点是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这样,就使原本强烈的太阳光变得柔和不刺眼了。
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这段话先写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变弱。接着又运用假设,说明没有经过灰尘散射的阳光非常强烈。通过对比说明,突出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生乙:灰尘的第二个特点是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这样,我们看到的天空才有颜色变化。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又是怎样说明的。(这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气体与灰尘散射阳光的不同,一清二楚地写了出来。)
生丙:灰尘的第三个特点是具有吸湿性能。有了这个特点,大自然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自然景色。
指名读第6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说明方法。
(作者先说明灰尘是如何吸湿的,然后举例说明没有这个特点的后果。)
3.语言训练,整体感知。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用一段话说明。(学生练习说话。)
4.谈启示。
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5.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 今后,你将怎样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1.教师补充阅读材料《丑石》(贾平凹),再次点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2.不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练笔——以第一人称写灰尘。这样有助于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均得以提高,达到思维开放的目的。
12
假如没有灰尘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1.看拼音,写词语。
rán
ér
然
而
miàn
lín
面
临
kē
lì
颗
粒
gǔ
wǎng
jīn
lái
古
往
今
来
páng
rán
dà
wù
庞
然
大
物
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较短(jiǎo jià) 干涸(h gù) 削弱(xiāo xu)
朝晖(zhā cháo)
调节(tiá diào)
单调(tiáo dià)
3.读句子,请你给“一”选择恰当的解释。
A.数目。 B.一样。 C.全。 D.专一。 E.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
(1)姐妹俩长得一般高。(B)
(2)叔叔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从不注意身体。(D)
(3)一阵暴雨,淋得她一身是水。(C)
(4)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A)
一 灰尘的危害
灰尘对电脑的危害很大、过多的灰尘可能阻塞CPU风扇,使风扇停转,造成CPU过热而烧毁,还会影响各板卡之间的接触,还可能造成电路板的腐蚀。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它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等。
二 《禅诗》赏析
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像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心若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沾染则不明澈;“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字面意思是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全诗的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三 大气中为什么会有“晕”
“晕”的出现虽然让人感到奇妙和异常,但其实它只是大气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当冰晶云存在时,云幕上日、月周围出现的圆形光弧,叫“晕”,它是由悬浮于大气中的冰晶对日、月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物理现象。以太阳为中心的,称为“日晕”;以月亮为中心的,称为“月晕”。
晕与天气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天气谚语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天空里有晕出现,表现观测站处在气旋的前端,距地面暖锋约几百公里。随着地面暖锋向观测站移动,伴随而来的天空将是云层愈来愈低,风力愈来愈大,并逐渐开始降水。但当气旋边缘经过时,则不一定有雨,可能只是风力增强,风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