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难忘的一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难忘的一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3 19: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学习表达的方法。3.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难忘的一课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我”的工作情况。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我们”的船靠岸,“我”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所乡村小学。 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句导读:“一笔一画”说明写得很认真。]段导读:写作者在一间教室外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国语。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段导读:介绍了那位教师写字吃力的原因。“重新”说明他们也在学习国语。 接着,他先用闽(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②“一遍一遍地读”说明了什么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③关联词“那么……那么……”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段导读:写了老师和孩子们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的样子,突出了他们的严肃认真。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句导读: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④作者同孩子们一起朗读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段导读:写“我”坐在教室里听课。从中可以看出“我”已经融入孩子们中间,很愿意学习国语。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⑤为什么大家对于“我”的突然而至不感到意外 ]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⑥“更起劲”表现出孩子们怎样的思想 ]段导读:写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不仅表示欢迎而且读得更起劲了。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写“我”在郊外的一所乡村小学看孩子们学国语,后来和孩子们一同学国语。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段导读:写下课后“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学习国语使大家彼此都变得很亲切,是国语把大家联系在一起。老师也走了过来。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中老师的话说的是台湾的历史,也说明了老师国语说得不太好的原因。“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句导读:这句是“我”对老师讲的课的肯定。“很有感情”说明教与学都是很用心,很投入的。]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下课后“我”和孩子们以及老师之间的交流。接着,这位老师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⑦“一定要”体现了老师怎样的心情 ]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⑧作者为什么感动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⑨这里的“多么……多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段导读:写“我”在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很受感动。  第四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在这所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伟人像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⑩这句话第三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第五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在这所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伟人像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知识点详解

  ①“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是因为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热情。所以台湾“光复”了,师生们就认真地学祖国的语言文字,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②说明老师教得认真,表现了老师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③关联词“那么……那么……”的运用把老师和孩子们朗读时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
  ④重点句解析:一是说明“我”已经融入孩子们中间;二是说明“我”也很愿意学国语;三是说明“我”被师生的真挚感情感染了。所有的人都是认真地、发自内心地学习国语,“我”只是所有台湾人中的一个代表。
  ⑤当时,所有的人都在学习国语,大人走进教室学习,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共同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一起了。
  ⑥“更起劲”间接反映了他们对“我”的欢迎,也说明他们也受到了“我”的感染。
  ●
统治: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
   礼堂:供开会或举行典礼用的大厅。  ⑦“一定要”说明了老师的执著,联系下文,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师自豪的心情。
  ⑧“我”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
  ⑨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这句话既是“我”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⑩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说的。用反问句的形式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1.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理解作者每一次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语句的投影,歌曲《我的中国心》。
一 交代背景,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我们每天读书上课都在汲取着新的知识,感受着学习的快乐。你们知道吗 曾有一位船员,他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这是一堂怎样的语文课 为什么让他终生难忘呢 让我们一同学习这节语文课,体会这位船员的内心感受吧!
(板书:难忘的一课)
2.介绍背景。
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
(4)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  ”画出来。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读准字音。
  
南语  
葛亮  

  (2)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
泊  重
(3)理解词语。
高雄: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这里指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复。
真挚:真诚恳切。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4)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5)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共出现了三次。
三 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①朗读与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相关的语句,思考:走进教室,“我”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次出现,是“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说明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也说明他教得很认真。)
②老师点拨。
“闽”,福建省的简称。“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国语”,即普通话。
③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
(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从“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和“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台湾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不能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是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祖国的文字。“光复”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复。)
④“我”从教师和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从“一笔一画地写”“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地“一遍一遍地读”,这些都充满了对祖国的浓厚情意,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作者还感受到师生们怀着对祖国热烈真诚的感情读着每个字音,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也颂扬了师生诚挚的爱国之心。)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相关语句。
(2)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
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到底是什么吸引住了作者,并与师生共同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既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感情,所以作者“怀着崇高的敬意”与师生一起朗读,说明作者有强烈的爱国热情。“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而且从“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能体会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融合在一起。)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相关语句,体会他们共同的爱国心。
(3)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找出描写他内心情感的语句。
(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是“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
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谈一谈自己从句子中体会出什么。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自己这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表达,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③再次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情感为什么这样强烈。
(联系上文,这位老师“一定要领我去”小礼堂,因为学校礼堂里有中国历代伟人画像。从“中国自己的”中能体会出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作者看着听着,此时此刻,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此时,唯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最能表达出作者的全部感受。)
④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相关语句。
⑤查阅资料为画中的伟人加以补充。
(孔子:我国古代教育家。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孙中山: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诸葛亮:足智多谋,三国时代蜀国的丞相。)
四 总结提升
1.有感情地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歌曲的演唱者叫张明敏,他与课文中的“我”、教师、孩子们等台湾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这种情是隔不断的,是永世不泯的。
  1.利用歌曲导入新课。教师可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然后让学生听《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教师不但进行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
2.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
  23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停泊(b pō)  闽南语(mǐ mín)  真挚(zh chí)  统治(zh yě)
2.用“宽、烈”组成词语,分别填在句子的括号中。
   宽
(1)一个人要有(宽广)的胸怀,这样才能面对一切成功与失败。
(2)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3)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行驶。
   烈
(4)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呀!
(5)战士在(猛烈)的炮火的掩护下,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表达了大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你能用另外的词语替换所给的词语吗
停泊—(停靠) 真挚—(诚挚) 表达—(表示) 吃力—(费力)
4.改写句子。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变陈述句)
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2)这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变感叹句)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让作者如此激动 说出你的理解。
一 台湾“光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政府由于腐败无能而战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统治了整整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回归祖国。
二 郑成功收复台湾
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金门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三百多年来,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称颂。
三 爱国名言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