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茹志鹃的生平、创作风格及《百合花》的写作背景,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及鉴赏小说的基本角度(主旨、手法、读者阅读感受)。
2.分析 “百合花被”“通讯员”“新媳妇” 等核心意象与人物的象征意义,能准确概括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特征。
3.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赏析细节描写(如通讯员枪筒里的野菊花、新媳妇补衣等)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掌握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战争年代军民之间的纯美情感与人性光辉,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梳理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特征。
2.教学难点
结合写作背景,深入体会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战争中的纯美人性、军民鱼水情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5 分钟)
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往往充满了残酷与冰冷,但也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纯粹的情感,如同黑暗中的微光,照亮人们的心灵。今天,我们要走进当代女作家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去感受战争背景下,一段关于军民之间、普通人之间的纯美故事。这部作品曾受到茅盾先生的高度评价,他说 “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篇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那么,这篇小说究竟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又为何能打动人心呢?让我们一同开启今天的学习。
二、走进作者与写作背景(10 分钟)
1.作者简介: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篇小说的作者茹志鹃。请同学们结合 PPT 内容,快速浏览并找出关键信息。(学生浏览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明确: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反映时代本质。主要作品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她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注重探究人物心理以勾画性格、触及精神历史;二是抒情性较强的作品;三是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作品。
2.写作背景:师:了解了作者,我们再来看看《百合花》的写作背景,这对我们理解小说主题至关重要。请同学们阅读 PPT 上的相关内容,思考: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契机是什么?(学生阅读后回答)明确:作者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后不久,其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让她 “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认为 “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 “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三、回顾小说相关知识(10 分钟)
师:在深入分析《百合花》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小说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请同学们结合 PPT,思考以下问题:
1.小说的定义是什么?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3.鉴赏小说的六个角度有哪些?
4.小说阅读的要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明确:
5.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鉴赏小说六角度:主旨、人物、环境、情节、手法、读者阅读感受。
8.小说阅读要点:理清情节、认识人物、分析环境、概括主旨。
四、梳理故事情节(15 分钟)
1.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行文线索(以 “我” 的 “所见所闻” 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完成 PPT 中 “梳理故事情节和脉络” 的表格。(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概括的情节,共同完善,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明确情节:开端(1-23):通讯员带路护送 “我” 去包扎所
发展(24-43):通讯员随 “我” 借被子,新媳妇和 “我” 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高潮(44-57):通讯员为救人而牺牲
结局(58-59):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 分钟)
1.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茹志鹃及《百合花》的写作背景,回顾了小说的相关知识,并梳理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赏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作业布置:
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关键语句,尝试分析他们的形象特征。
预习 PPT 中关于 “人物形象分析”“细节描写赏析” 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 分钟)
师: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百合花》的故事情节,知道了小说围绕 “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展开,讲述了带路、借被、牺牲、献被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分析这三个人物,尤其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看看他们有着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是如何塑造他们的。同时,我们还要一起赏析文中的细节描写,解读 “百合花” 这一标题的内涵与作用。
二、分析人物形象(20 分钟)
1.分析小通讯员形象
师:请同学们结合 PPT 中 “小通讯员形象分析” 的表格,回顾课文内容,完成表格填写(原文情节、描写手法、形象特征),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完成表格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补充。
明确:|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 “我” 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
“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 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纯洁质朴
见 “我” 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 “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动作、神态描写 腼腆羞涩
这都是为了我们…… 他就一下子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细节描写 勇敢无畏
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 “我” 开饭的两个馒头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体贴他人
师: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小通讯员的形象:他有着纯洁质朴的外表,腼腆羞涩、善解人意的性格,勇敢无畏、热爱生活、体贴他人的品质,拥有像百合花一样美好心灵的小战士。
2.分析新媳妇形象
师:同样地,请同学们结合 PPT 中 “新媳妇形象分析” 的表格,分析新媳妇的形象特征,完成表格并小组讨论。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 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 神态描写 娴静羞涩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动作、心理描写(侧面体现) 善解人意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神态、动作描写 尊敬军人、品质高洁、重情重义
师:新媳妇是美丽善良、纯真朴素、热情友善、深明大义、重情重义、理解支持革命的民众代表。
3.分析 “我” 的作用
师:除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我” 在小说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请同学们结合 PPT 内容,思考 “我” 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明确:
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的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塑造人物:通过 “我” 带有女性特征的细致观察,有助于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的塑造,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表现主题:通过 “我” 与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军民鱼水之情、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关系,歌颂人性美、人情美。
叙述视角: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见证者,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三、赏析细节描写(10 分钟)
1.师:文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起到了重要作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关键细节(如通讯员枪筒里的野菊花、新媳妇补衣等),分析其作用。
2.学生自主思考后,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通讯员枪筒里的野菊花:在紧张的战争背景下,通讯员在枪筒里插野菊花,这一细节展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纯真天性,体现了他内心的美好与乐观,与战争的残酷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可爱与质朴。
新媳妇补衣: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为他补好衣服上的破洞,这一细节体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敬重、惋惜与愧疚之情,展现了她善良、重情重义的品质,也进一步深化了军民之间的情感,推动了情节发展,凸显了主题。
四、解读标题 “百合花” 的内涵与作用(10 分钟)
1.内涵分析
师:“百合花” 是小说的标题,也是核心意象,请同学们结合 PPT 内容,思考 “百合花” 有哪些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明确:
表层含义:指被子上的 “百合花” 图案,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
深层含义:①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的心灵;②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③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
2.作用分析
师:那么,以 “百合花” 为标题,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结合高考考点中 “小说标题作用类” 的知识,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补充,明确:
情节角度:文章 3 次出现百合花被子,与文章内容呼应,贯穿全文,是结构严谨的线索。
人物角度:衬托通讯员和新媳妇高尚纯洁的心灵,象征通讯员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主题角度:揭示主旨,表现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技巧角度:运用象征手法,使表达文雅、含蓄,体现出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
读者角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对 “百合花” 象征意义的思考。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 分钟)
1.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深入分析了小通讯员、新媳妇和 “我” 的形象特征,赏析了文中的细节描写,解读了标题 “百合花” 的内涵与作用。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战争背景下军民之间的纯美情感和人性光辉,也掌握了小说鉴赏的一些关键方法。
2.作业布置:
模仿小说的细节描写手法,写一段关于 “平凡人物的闪光点” 的片段(200 字左右),要求通过 1-2 个细节展现人物特质。
完成 PPT 中 “课堂练习” 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小说主题探究及环境描写作用的相关内容(若课时允许,可在本课时简要提及主题,下一课时深入探究;若课时紧张,可将主题探究融入本课时结尾部分)。
六、板书设计
《百合花》
一、作者与背景
茹志鹃:清新俊逸,细节传神
背景:反右后,缅怀战时同志情
二、故事情节
开端:通讯员带路送 “我” 去包扎所
发展:借被、包扎所救护
高潮:通讯员牺牲
结局:新媳妇献被
三、人物形象
1.小通讯员:纯洁质朴、腼腆羞涩、勇敢无畏、热爱生活(百合花般心灵)
2.新媳妇:美丽善良、纯真朴素、深明大义、重情重义(民众代表)
3.“我”:线索、见证者、推动情节、塑造人物
四、细节描写
枪筒插野菊:热爱生活,凸显纯真
新媳妇补衣:敬重惋惜,深化情感
五、标题 “百合花”
1.内涵:
表层:被子图案,百年好合
深层:象征纯洁心灵、军民情、人性美
2.作用:
线索、衬托人物、揭示主旨、象征手法、激发兴趣
六、主题
战争中的纯美人性
军民鱼水情
青春的奉献
人性美与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