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
——《长征》诗颈联之赏析
【教 材】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长征》
【微课形式】视频(暂定)
【微课目标】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微课内容】
一、导入
第一张ppt解说词:《长征》是七言律诗。律诗的四个句号,表示律诗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颌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律诗规定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长征》颈联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暖”与“寒”含义深刻,用词精妙,第一张ppt内容:今天我们对《长征》诗颈联之赏析,体会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二、新授
第二张ppt内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万水千山”中的“水”的描写,诗句提到金沙江和大渡河,分别是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场战斗的地点。
第二张ppt解说词: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顽强。
第三张ppt内容:“金沙水拍云崖暖”,用夸张的手法,体现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与高昂的士气。
第三张ppt解说词:这里的“暖”可理解为“热乎乎的”。但它所指的对象是两岸的崖石,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浪之凶猛,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战士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不费一枪一弹,巧渡金沙江,取得了长征中的一次胜利,使疲于奔波的红军战士摆脱敌军的重重围阻,“暖”体现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与高昂的士气。
第四张ppt内容:“大渡桥横铁索寒”,一个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第四张ppt解说词: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一个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第五张ppt内容: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第六张ppt内容:诗句中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金沙江、大渡河水流湍急,难以逾越的恶劣环境。
三、总结
第七张ppt内容: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第七张ppt解说词: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课件7张PPT。25 长 征——《长征》诗颈联之赏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万水千山”中的“水”的描写,诗句提到金沙江和大渡河,分别是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场战斗的地点。 “金沙水拍云崖暖”,用夸张的手法,体现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与高昂的士气。2018/11/11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个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2018/11/11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2018/11/11 诗句中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金沙江、大渡河水流湍急,难以逾越的恶劣环境。2018/11/11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