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 课件+微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遨游汉字王国 课件+微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3 19:50:15

文档简介

《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变变变
【教 材】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微课形式】视频(暂定)
【微课目标】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和历史悠久,增强对汉字的情感,发现汉字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微课内容】
一、导入
第一张pp内容:汉字变变变
第一张ppt解说词:“汉字汉字真奇妙,横竖撇捺自有招。”汉字是是我国古代先民发明的记载工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二、新授
第二张ppt内容:甲骨文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月”。
第二张ppt解说词:这是甲骨文的“月”字,因文字刻在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所以叫甲骨文。大家都知道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眉毛,因此甲骨文的月字,既不是新月也不是圆月,而是用半个月亮代表“月”字,甲骨文就是“一弯皓月悬中天”的形象。?
第三张ppt内容:古代称铜为金,所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叫钟鼎文。金文“月”。
第三张ppt解说词:古代称铜为金,所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叫钟鼎文。怕混淆于他字,古人又在金文“月”字的半圆形里加上一小竖。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表示月中的桂树。
第四张ppt内容:隶书在秦朝因流行于当时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篆书“月”。
第四张ppt解说词:到了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对笔画进行了调整,篆书一般书写于竹简和帛布上,字体看上去流畅而又形象。“月”字就变得不像月亮了。而隶书呢?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因此称之为隶书。它扁平方正。
第五张ppt内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第五张ppt解说词:到了汉末,出现了楷书、草书和行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特点是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唐人张旭所创的一种字体--草书,特点是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
三、总结
第六张ppt内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第六张ppt解说词: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汉字,由繁到简,逐步规范,汉字不仅传承中华文明,还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丰富中华文明的的内涵。汉字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文字。没有人不知道汉字书法的魅力。行如流水的草书,秀丽的楷书,端庄的大篆小篆,不仅使中国人、海外华人着迷,而且许多外国人也慕名来中国学习说汉语,写汉字。可见书写汉字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希望你们从小写好我们中国的汉字。下面我们就付诸行动吧。
课件6张PPT。遨游汉字王国——汉字变变变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月”。 古代称铜为金,所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叫钟鼎文。金文“月”。 隶书在秦朝因流行于当时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篆书“月”。2018/11/11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