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14 20: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北京四 中初三 10 月月考
化 学

1 .本练习卷共 10 页,共 40 道小题,满分 100 分。练习时间 60 分钟。

2 .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 .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40 分)
1~20 题每小题 1 分,2 1~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 不.涉 .及 .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玉石雕刻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自来水 B. 大理石 C. 石灰水 D. 五氧化二磷
3.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卢瑟福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4.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S B. Mg C. N D. P
5.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 “ Al ” 的名称是
A. 钠 B. 钙 C. 锌 D. 铝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6. 为防治大气污染,下列做法 不.可 .行. 的是
A.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B. 严格控制工地扬尘
C. 工业烟气处理后排放 D. 农业收割后焚烧秸秆
7.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空矿泉水瓶属于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厨余垃圾 D. 有害垃圾
8. 2 016 年我国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未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第1 页/ 共 16 页
A. NO2 B. H2 C. CO D. PM2.5
9.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用于光合作用 B.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 氧气用于食品防腐 D.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以防腐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0.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瓦特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D. 阿伏加德罗
11.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12. 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B. 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制造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氦气是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可以用于制造飞艇
13. 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 O2、N2 B. CO2、CO C. N2、H2 D. N2、Ar
1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2、O2的体积比约为 5:1
B. N2、O2比较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N2、O2合后各自的化学性质改变
D. 空气是纯净物
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完成下面小题。
15.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则取用的最少量是
A. 0.5mL B. 1mL~2mL C. 3mL~4mL D. 5mL~6mL
16. 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加热固体 D. 熄灭酒精灯
17.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燃烧匙
18. 某学生从装有 60mL 水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后,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线,仰视液面读数为 10mL,则
下列关于倒出水的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于 50mL B. 小于 50mL C. 等于 50mL D. 不确定
第2页/共16页
19.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药品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取块状固体
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对蜡烛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白色 B. 难溶于水 C. 密度比水小 D. 能燃烧
21. 检验蜡烛燃烧产物时,发现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后续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B. 忽略异常,继续实验
C. 重复实验,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查阅资料,了解生成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
22. 下列与蜡烛相关的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及现象
蜡块浮于水面上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
蜡块熔化 白烟燃烧,引燃蜡烛

该温度下,蜡
结论 蜡块密度小于水 白烟具有可燃性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块易熔化
A. A B. B C. C D. D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完成下面小题。
23.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能正确表示其物质组成的是
A. B. C. D.
24. 氯化钯 (PdCl2 )可用于检测 CO。PdCl2 中 Cl 的化合价为-1,则 Pd 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25. 彩陶表面的炭烟可用 H2O2 溶液擦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2O2 = X + 2H2O,则 X 的化学式
第3页/共16页

A. CO B. CO2 C. CH4 D. C
实验探究是获取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完成下面小题。
2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加热水至沸腾,试管上方干冷的玻璃片有水产生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白色的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混合,有大量白色气泡冒出
27. 下列操作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B. 加入少量水 C. 观察颜色 D. 伸入燃着的木条
2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C 鉴别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 鉴别白色的碳酸钙和食盐 分别加入水中
A. A B. B C. C D. D
29. 拉瓦锡利用汞与氧气的反应研究空气的成分,所用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钟罩内汞面上升,增加的汞的体积约占钟罩内原空气体积的 1/5
B. 汞的用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 实验用到了火炉,推测汞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
D. 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减少量
30. 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影响因素。取粗细相同的铁丝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实验装置 铁丝种类 燃烧现象
① 含碳 0.03%的铁丝 极少火星
第4页/共16页
② 含碳 0.08%的铁丝 少量火星
③ 含碳 0.15%的铁丝 明显火星四射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所用铁丝均为混合物
B. 应将铁丝由上到下缓慢伸入到集气瓶中
C. 铁丝中含碳量越低,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
D. 火星四射可能与铁丝中的碳和氧气反应有关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10 题,共 60 分。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1.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 氯化钾 氯化铜 氧化钙 氧化亚铁 硫酸镁 硫酸
化学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物质名称 碳酸 碳酸钠 硝酸铵 氢氧化钡 硝酸银 硫酸铵
化学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物质名称 氯化钙 氧化铁 氯化锌 氧化铝 硫酸钾 氢氧化镁
化学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2. 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1)鱼儿能在水中生存,其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 水能反应生成氧气
B. 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
(2)航天飞船发射过程中,常以液氢(H2)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剂,生成物只有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3. 下表是两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第5页/共16页
清洁剂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盐酸(HCl) 次氯酸钠(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砖上,看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易溶于
水)、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碳酸钠粉末遇到“洁厕灵”发生反应,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4. 用空气等原料合成氨(NH3)的主要流程如下:
(1)Ⅰ中分离液态空气主要利用物质的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A. 沸点 B. 颜色 C. 溶解性
(2)Ⅱ中反应为合成氨提供热量,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Ⅲ中合成氨的反应只产生一种物质,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35. 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通常情况下,B
和 MgO 为固体。
Δ
(1)脱水炉中,硼酸发生化学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H BO B H O3 3 2O3 +____ 2 。
(2)一定条件下,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酸煮罐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第6页/共16页
3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是以鲜牛乳为原料制成的乳制品,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研究发现,在酸奶
中添加水果能改善酸奶的品质特性。
研究人员将甜瓜果肉进行打浆处理,用纱布除渣得到甜瓜汁,添加到纯牛奶中,经调配、杀菌、接种、发
酵等步骤制得甜瓜酸奶。甜瓜汁的添加量对酸奶的酸度、持水力等均有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甜瓜汁的
添加量对酸奶的持水力的影响如图 1。
研究人员以不含甜瓜汁的酸奶为对照,在 0~4℃下贮藏甜瓜酸奶和对照酸奶,比较两种酸奶的贮藏稳定
性,数据如表 1(感官评分满分为 100 分,降低值越小,代表酸奶的贮藏稳定性越好)。
表 1 甜瓜汁对酸奶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贮藏时间/天 0 7 14 21
甜瓜酸奶 90.5 84.9 78.5 73.0
感官评分
对照酸奶 88.5 81.1 74.0 68.0
添加适量甜瓜汁不仅可改善酸奶的贮藏稳定性,还能丰富酸奶风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酸奶的原料是______。
(2)酸奶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甜瓜汁添加到纯牛奶中即可制得甜瓜酸奶。______
②甜瓜汁的添加量会影响酸奶的酸度。______
(4)由图 1 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欲使酸奶的持水力最好,甜瓜汁的添加量应为______%。
(5)由表 1 可知,甜瓜酸奶的贮藏稳定性要优于对照酸奶,证据是______。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7. 补齐仪器与名称的连线。
(1) (2)
第7页/共16页
(1)_________;
(2)_________。
38. 用下图所示实验进行O2 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 1 中能说明木炭燃烧产生新物质的证据是_______(填序号)。
A. 发出白光 B. 放热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 1,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 2 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
39. 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集气瓶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______。
(3)红磷足量的目的是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
有______。
A. 木炭 B. 石蜡 C. 铁丝
(5)若用如图装置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倒吸入试管,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______mL 刻度线处。水倒吸的原因是______。
第8页/共16页
〖科学探究〗
40. 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因素。
在如图所示的玻璃瓶中,将 H2O2 溶液、洗涤剂和 KI 溶液混合后,迅速涌出大量柱状泡沫。因喷出的大量
泡沫像大象用的牙膏,故称“大象牙膏”实验。
【查阅资料】
1.碘单质(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碘化钾(KI)不能。
2.洗涤剂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易形成泡沫,可用作发泡剂。
【进行实验】
常温下,向玻璃瓶中加入一定量 30%的 H2O2 溶液和一定量无色洗涤剂 A,摇匀,再加入一定量 58%的无
色的 KI 溶液,产生黄白相间的泡沫柱(泡沫柱越高,“大象牙膏”实验效果越好)。
实验记录如下:
洗涤剂·A
实验序号 H2O2 溶液体积/mL KI 溶液体积/mL 泡沫柱高度/cm
浓度/% 体积/mL
① 2.5 1.0 10 1.0 22
② 5.0 2.0 10 2.0 65
③ 10.0 4.0 10 4.0 54
④ 15.0 6.0 10 6.0 45
⑤ 20.0 8.0 10 8.0 46
⑥ 5.0 2.0 5 2.0 39
⑦ 5.0 2.0 15 2.0 70
⑧ 5.0 2.0 20 2.0 >90
⑨ 5.0 2.0 25 2.0 57
第9页/共16页
【解释与结论】
Δ
( 1 ) 实验中, KI 加快了 H2 O2 分解。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H2O2 _____ H2O+ _____ O 2
(2 ) 依据实验 ①~ ⑤, 不能得出 “ H2 O 2 、 KI 和洗涤剂 A 的浓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 H2 O2 溶液、 KI 溶液和
洗涤剂 A 的总体积越大,大象牙膏实验效果越好 ” 的结论,理由是_ _____ 。
( 3 ) 由实验② ⑥⑦⑧⑨可 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大象牙膏 ” 的实验效果随洗涤剂 A 浓度的增加先变
大再变小。
(4 ) 上述实验中,取得最佳 “ 大象牙膏 ” 实验效果的是 ______( 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 ) 常温下, KI 能加快 H2 O2 分解的速率,还能与 H2 O2 反应生成 I2 ,I 2 使泡沫呈黄色。小组同学通过下
列实验证明了黄色泡沫中含有 I2 。常温下,取少量黄色泡沫于烧杯中, ______ (填操作和现象)。
( 6 ) 继续实验,发现使用洗涤剂 B 比洗涤剂 A, “ 大象牙膏” 的实验效果更好。其实验方案为 ______ 。
第 10 页/ 共1 6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40 分)
1~20 题每小题 1 分,21~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D D A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B B D C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B B C D A A C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10 题,共 60 分。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1. 【答案】 ①. KCl ②. CuCl2 ③. CaO ④. FeO ⑤. MgSO4 ⑥. H2SO4 ⑦. H2CO3
⑧. Na2CO3 ⑨. NH4NO3 ⑩. Ba(OH)2 . AgNO3 . (NH4)2SO4 . CaCl2 .
Fe2O3 . ZnCl2 . Al2O3 . K2SO4 . Mg(OH)2
【详解】氯化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 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KCl;
氯化铜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CuCl2;
氧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CaO;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FeO;
硫酸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MgSO4;
硫酸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 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H2SO4;
碳酸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 价、碳酸根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H2CO3;
碳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 价、碳酸根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Na2CO3;
硝酸铵中,铵根化合价为+1 价、硝酸根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NH4NO3;
氢氧化钡中,钡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Ba(OH)2;
硝酸银中,银元素化合价为+1 价,硝酸根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AgNO3;
硫酸铵中,铵根化合价为+1 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NH4)2SO4;
氯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CaCl2;
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 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Fe2O3;
氯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ZnCl2;
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 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Al2O3;
硫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 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 价,则化学式为 K2SO4;
氢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氢氧根化合价为-1 价,则化学式为 Mg(OH)2。
第11页/共16页
点燃
32. 【答案】(1)B (2)2H2 +O2 2H2O
【小问 1 详解】
氧气具有助燃性,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点燃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O2 2H2O。
33. 【答案】(1)2HCl +CaCO3 = H2O+CO2 +CaCl2
(2)2HCl + NaClO = NaCl +H2O+Cl2
(3) ①. 粉末溶解,有气体产生 ②. 2HCl + Na2CO3 = H2O +CO2 +2NaCl
【小问 1 详解】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 +CaCO3 = H2O+CO2 +CaCl2 。
【小问 2 详解】
盐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 + NaClO = NaCl +H2O+Cl2 。
【小问 3 详解】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可观察到粉末溶解,有气体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 + Na2CO3 = H2O +CO2 +2NaCl。
点燃
34. 【答案】(1)A (2)CH4 +2O2 CO2 +2H2O
(3)化合反应
【小问 1 详解】
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可将它们进行分离,故选 A。
【小问 2 详解】
点燃
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CO2 +2H2O。
【小问 3 详解】
根据流程可知,Ⅲ中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氨气,该反应属于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
应,属于化合反应。
35. 【答案】(1) ①. 2 ②. 3
一定条件
(2)B2O3+3Mg 2B+3MgO (3)MgO、HCl
第12页/共16页
【小问 1 详解】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右边 B 个数为 2,则 H3BO3 的系数为 2,再根据氢原子守恒,则 H2O 的系数为
Δ
3,方程式配平为: 2H3BO3 B2O3+3H2O。
【小问 2 详解】
还原炉中,B2O3 和 Mg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B 和 Mg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B2O3+3Mg 2B+3MgO。
【小问 3 详解】
酸煮罐中,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MgO、HCl。
【科普阅读理解】
36. 【答案】(1)鲜牛乳 (2)混合物
(3) ①. 错 ②. 对
(4)5% (5)相同温度下,相同贮藏时间甜瓜酸奶的感官评分降低值比对照酸奶小
【小问 1 详解】
由短文“酸奶是以鲜牛乳为原料制成的”可知,制作酸奶的原料是鲜牛乳。
【小问 2 详解】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酸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物
质,属于混合物。
【小问 3 详解】
①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研究人员将甜瓜汁添加到纯牛奶中,需经调配、杀菌、接种、发酵等步骤才能制
得甜瓜酸奶,说法错误。故填:错。
②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甜瓜汁的添加量对酸奶的酸度有影响,说法正确。故填:对。
【小问 4 详解】
由图 1 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甜瓜汁的添加量低于或高于 5%,酸奶的持水力都比甜瓜汁的添加量为 5%
时低,因此欲使酸奶的持水力最好,甜瓜汁的添加量应为 5%。
【小问 5 详解】
感官评分降低值越小,代表酸奶的贮藏稳定性越好。由表 1 中数据可见,甜瓜酸奶随贮藏时间感官评分的
下降值小于对照酸奶。例如贮藏 21 天时,甜瓜酸奶下降值为:90.5 - 73.0 = 17.5,对照酸奶为:88.5 - 68.0
= 20.5,17.5 < 20.5,故甜瓜酸奶的贮藏稳定性要优于对照酸奶。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第13页/共16页
37. 【答案】(1) (2)
【小问 1 详解】
图中左侧仪器,开口、有底、管状,是试管,一般用来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故
其与“试管”相连;图中右侧仪器,上部球状,下连长玻璃管,球状容器与玻璃管相通,是长颈漏斗,常用
在制气装置中添加液体试剂,故其与“长颈漏斗”相连。
【小问 2 详解】
图中左侧仪器,由带尖嘴的玻璃管和橡胶胶帽组成,是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并滴加少量液体,故其与“胶
头滴管”相连。图中右侧仪器,由一长一短两根木柄和弹簧组成,是试管夹,一般用来夹持试管在酒精灯
上加热,故其与“试管夹”相连。
点燃
38. 【答案】(1)C (2) ①. C+O2 CO2 ②. Ca(OH)2 +CO2=CaCO3 +H2O
点燃
(3) ①.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 3Fe+2O2 Fe3O4 ③. 防止高温
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小问 1 详解】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 C。
【小问 2 详解】
点燃
a 处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
b 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CO2=CaCO3 +H2O 。
【小问 3 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
集气瓶底水的作用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点燃
39. 【答案】(1)4P+5O2 2P2O5
第14页/共16页
(2) ①. 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
1
气体积的 ②. 先变大后变小 (3)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4)ABC
5
(5) ①. 26 ②. 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
【小问 1 详解】
点燃
集气瓶中反应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小问 2 详解】
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
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
1 1
积的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5 5
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
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压强的变化为:先变大后变小;
【小问 3 详解】
该实验中红磷足量的目的是: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小问 4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 ABC;
【小问 5 详解】
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
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中,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1
120mL = 24mL,则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50mL-24mL=26mL 刻度线处;
5
水倒吸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
〖科学探究〗
40. 【答案】(1) ①. 2 ②. 2 ③. 1
(2)依据实验①~⑤的数据,泡沫柱高度不是随着 H2O2 溶液、KI 溶液和洗涤剂总体积的增加而一直增加
(3)H2O2 溶液体积、KI 溶液体积和洗涤剂体积等条件相同时
(4)⑧ (5)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变蓝
(6)在 5%H2O2 溶液、2mLKI 溶液中,分别加入 2mL10%的洗涤剂 A 和洗涤剂 B,比较最终生成的泡沫柱
第15页/共16页
高度
【小问 1 详解】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采用“奇数配偶法”进行配平,将 H2O 前配 2,反应物中有 4 个 H,则
Δ
H2O2 前化学计量数为 2,O2 前化学计量数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小问 2 详解】
依据实验①~⑤的数据,泡沫柱高度不是随着 H2O2 溶液、KI 溶液和洗涤剂总体积的增加而一直增加,所
以依据实验①~⑤,不能得出“H2O2溶液、KI 溶液和洗涤剂的浓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 溶液、KI 溶
液和洗涤剂的总体积越大,‘大象牙膏’实验效果越好”的结论。
【小问 3 详解】
实验②⑥⑦⑧⑨中,洗涤剂浓度不同,H2O2 溶液体积、KI 溶液体积和洗涤剂体积相同,则试剂实验
②⑥⑦⑧⑨的目的是探究 H2O2 溶液体积、KI 溶液体积和洗涤剂体积等条件相同时,洗涤剂浓度对“大象
牙膏”实验效果的影响,且 H2O2 溶液体积、KI 溶液体积和洗涤剂体积等条件相同时,“大象牙膏”的实验效
果随洗涤剂 A 浓度的增加先变大再变小。
【小问 4 详解】
由题中信息可知,泡沫柱越高,“大象牙膏”实验效果越好,则上述实验中,取得最佳“大象牙膏”实验效果
的是⑧。
【小问 5 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碘单质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碘化钾(KI)不能,则证明黄色泡沫中含有的实验方案为常
温下,取少量黄色泡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变蓝。
【小问 6 详解】
验证“使用洗涤剂 B 比 A 更好”的方案:在其余条件(如 H2O2、KI 溶液的用量与浓度等)保持不变的前提
下,分别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洗涤剂 A 与 B,比较最终生成的泡沫柱高度即可判断哪种洗涤剂效果更
好。
第16页/共1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