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下列关于这些场景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阅兵式上“星空迷彩”服的制作过程中,布料的裁剪与缝合
B. 礼炮鸣放时,火药燃烧产生大量气体
C. 音响设备调试时,声音的传播与放大
D. 阅兵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时,将彩旗折叠收起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3.水在净化过程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A. 沉降 B. 过滤 C. 用活性炭吸附 D. 蒸馏
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B. 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分子数目减少
C.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2个钠离子:2Na B. 3个氮原子:N3
C. 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2 D. 氯化锌的化学式:ZnCl
6.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 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7.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是有没有气味的气体污染物
B.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 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B. 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常作为燃料
C.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B. 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
C. 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 D. 液氮、水、五氧化二磷、矿泉水
10.没食子酸(C7H6O5)又称五倍子酸,可从五倍子等植物中获得,并用于制药。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9%
C. 没食子酸由7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8个氧元素组成
D. 1个没食子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二、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766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一种无色的可燃性气体,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同一时期,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空气”,他发现这种气体的密度只有空气的,这种气体在玻璃容器中燃烧,容器内壁会产生水雾。
1772年,卢瑟福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除去寻常空气中可助燃和可供动物呼吸的气体,对剩下的气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气体不能维持生命和具有可以灭火的性质,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浊气”。
1774年,普利斯特里加热汞煅灰(即氧化汞),发现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燃烧,放出更为光亮的火焰;他又将老鼠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老鼠比在同体积的寻常空气中活的时间约长了4倍。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868年,印度发生了日全食,法国科学家严森从分光镜中发现太阳光谱中有一条光谱线是当时尚未知道的新元素所产生的,并命名为氦(拉丁文原意为“太阳”)。
之后数年,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氖、氩、氪、氙、氡等其他的稀有气体。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卢瑟福发现的“浊气”,实际上就是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填名称)。由于这种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比较活泼”或“不活泼”),焊接金属时可用其作保护气。
(3)通过普利斯特里“加热汞煅灰(即氧化汞)实验”,可得出分解出的“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______组成的结论。
(5)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______占0.94%,氦气球利用了它______性质(写一点)。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氧气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认识和获取氧气具有重要意义。
I.工业获得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原理:
(1)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叫______。
(2)工业上采用该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工业生产的氧气可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在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分子运动速率 b.分子质量 c.分子数目 d.分子间隔 e.分子构成
Ⅱ.实验室获得氧气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氧气性质的相关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4)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5)仪器①的名称______,若用B装置制氧气,则应在①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6)若要用C、D组合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应把C装置的______(填“a”或“b”)端接d,C中的水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装满,此实验利用氧气______的性质。
(7)装置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写出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
(8)图F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I.现有下列几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①洁净的空气②臭氧③氦气④氧化铜⑤氯化钠⑥锌粒⑦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______(写化学式)。
(2)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有______(写化学式)。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Ⅱ.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
(4)2H2表示的含义是______,中正上方的“2”的意义______。
(5)奥运村实现了5G网络的全覆盖。制造5G芯片的氮化镓(GaN)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3)制取,镓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6)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羟基磷酸钙的组成元素有______种。
(7)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Ⅲ.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8)按图1进行实验,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______(填“甲”或“乙”),该现象说明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9)按图2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的现象。
(10)小明发现图2实验完成需等待较长时间,他采取______(填实验操作)的方式,很快就观察到了现象,这说明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水的净化
以下是兴趣小组同学整理的水净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
(1)早期探索:古代时期人们让水中的泥土砂砾等沉淀物自然沉降后撇去饮用,后来将水煮沸来净化饮用水。现在人们通常在水中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来加速颗粒物沉降。
(2)希波克拉底的贡献: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提出用水通过布来帮助清除淤泥和其他沉积物的概念。在实验室达到此目的操作名称是______,完成此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3)第一个净水器专利:18世纪中期,约瑟夫艾米获得了第一个净水器的专利,他的设计结合了羊毛、海绵和木炭层来净化饮用水。木炭层起的作用与活性炭相似,木炭层净水时的作用是______。
(4)现代技术:利用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图),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它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
C.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
D.右侧池中海水密度不变
【任务二】电解水实验
(5)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进行模拟化学家尼科尔森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或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②管a与管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质量比约为______。
③设计实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观察到______。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无色或密度小;
氮气;不活泼;
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燃烧,放出更为光亮的火焰;
氮气和氧气;
稀有气体;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12.【答案】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
ad;
2KMnO4K2MnO4+MnO2+O2↑;
分液漏斗;过氧化氢溶液;
a;不需要;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Fe3O4;
不能
13.【答案】CuO、H2O;
He、Zn;
④⑤;
2个氢分子;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
Ga3+;
四或4;
+4;
甲;分子在不断运动;
滤纸上滴有酚酞溶液的部位从左往右依次变红;
加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4.【答案】明矾。
过滤;ACDF。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增强水的导电性;1:2;8:1;木条燃烧得更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