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14 23: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南省怀化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织布成衣 B. 滤晒海盐 C. 制曲酿酒 D. 钉木造舟
2.“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2个氧原子——O2
B. 2个氢分子——2H2
C. 2个镁离子:2Mg+2
D. “3S2-”中的“2”表示三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3.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下列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 气体和固体相比较,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物理变化过程的实质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
4.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要放在首位。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为使试管快速冷却,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入冷水中
B. 点燃氢气时,应先验纯,再点燃气体
C. 无毒、无害的块状固体试剂可以直接用手拿取
D. 酒精灯用完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化合反应不都属于氧化反应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D. 食盐溶于水形成食盐水是化合反应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7.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氮气 D. 水蒸气
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家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B.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 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因为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 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光,所以被用来制造霓虹灯
C.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在灯泡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中间为单质,后者为氧化物的是(  )
A. 氧化钙 液态氧 高锰酸钾 B. 澄清的石灰水 水银 二氧化碳
C. 锰酸钾 铝 氧化汞 D. 纯净的空气 臭氧 水
12.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只要将它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步骤a炭罐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B. 紫外线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C. 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
D. 经过a、b、c三步获得的直饮水是纯净物
13.如表为某学生设计的H2O2分解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
序号 温度/℃ 催化剂(0.2g) H2O2溶液
体积/mL 溶质质量分数/%
ⅰ 20 / 5 5
ⅱ 60 / 5 10
ⅲ 20 红砖粉末 5 5
ⅳ 20 MnO2粉末 10 5
A. 实验ⅰ和ⅱ可探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B. 实验ⅰ和ⅱ探究H2O2溶液浓度的影响
C. 实验ⅰ和ⅲ探究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 D. 实验ⅲ和ⅳ探究不同种催化剂的影响
14.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关于实验①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中氢气在点燃前需要验纯
B. 实验②水中加入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 实验①中点燃后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
D.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6.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
(2)氦气: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He-3等物质。
①在CaAl2Si2O8中,氧元素显-2价,则Si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②H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He-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______。
(2)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CO2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b.将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资源冶炼金属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8.城市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1)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2)在投药消毒步骤中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请举出一种具体的节水措施: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9.化学实验室加热用的酒精灯里的燃料是乙醇,化学式为CH3CH2OH,试计算:
(1)一个乙醇分子里含有______个原子.
(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常情况下,硫单质是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燃烧硫磺常用于熏蒸消毒和漂白。
材料二: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青铜雁鱼灯里面是空的,腹部用于贮水。使用时燃烧产生的烟气(含二氧化硫SO2)通过雁脖子进入腹部。
材料三:东晋《抱朴子》记载,“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硫化汞HgS)烧之成水银(汞Hg),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
(1)“材料一”中属于硫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写一条)。
(2)“材料二”中青铜雁鱼灯腹部贮水的目的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丹砂受热分解的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酒的配料表中经常看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什么作用呢?
酿酒葡萄采摘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腐烂变质。在低温环境下,添加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4℃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藏,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图所示。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的发酵由酵母菌来完成,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的二氧化硫作为灭菌剂可有效抑制这些杂菌的滋生。由于二氧化硫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其用量。我国对葡萄酒中SO2最高限量的标准中要求,非甜型葡萄酒中SO2限量为250mg/L,甜型葡萄酒中SO2限量为400mg/L。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腐烂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2)在低温(4℃)条件下,酿酒葡萄储存一周时,腐烂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未添加SO2
B.添加低浓度SO2
C.添加高浓度SO2
(3)二氧化硫在葡萄汁发酵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2.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实验时,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燃烧匙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正确。
【拓展延伸】
(4)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2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______段(用图2中字母表示)。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和______有关的结论。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2N;
He;
O
17.【答案】①+4;
②1;
b
18.【答案】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化学变化;
用淘米水浇花或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19.【答案】9 46 52.2%
20.【答案】黄色晶体(或难溶于水等);
吸收含SO2的烟气,防止污染空气;
分子
21.【答案】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C;
有效抑制发酵过程中某些杂菌的滋生
22.【答案】试管;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BD或BE;
防止氧气溶于水中
23.【答案】点燃白磷或红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①;
DE;
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