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角形的关系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四年级(下) 授课教师 薛万和
主题单元 二、认识图形 课题 4.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 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中任意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主要教法与学法 动手实验
知识连接 实验活动
教 案 连 接 探索 发现
第一课时一、情景创设我们认识了好多图形,也会给它们分类,后来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给三角形分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想知道吗? 情境创设
教 案 连 接 探索 发现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活动: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2.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探讨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直接应用结论,加深对结论的理解。
板书设计4.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