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一课[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9-14 23: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都德最后一课 这篇小说写的是1870年~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故事。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国,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但结果法国军队大败,拿破仑三世也率军向普鲁士投降了。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入巴黎,迫使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卑斯和洛林东部割让给普鲁士了,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的学校继续学法语。本文写的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所以取名为“最后一课”。 哽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赚捂踱惩罚祈祷诧异宛转喧闹胳膊皱边肃静懊悔钥匙gěngzhuànwǔduóchéngqídǎowǎnchà “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想一想,回答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和情节。 这篇文章可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上课之中  宣布下课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贪玩  幼稚  怕老师感到诧异 理解学习的重要
     懂得怎样爱国理解老师、敬爱老师小弗朗士形象及意义  小弗朗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本文以小弗朗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合作探究  1、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漂亮的礼服?
  2、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讲了哪些话?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点?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3、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举止和表情?质疑释疑1、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
2、上学路上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最后一课上课之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语言不是更激动人心吗?体验与反思 有人说,在和平环境里,我们谈爱国主义,我们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果真如此吗?
那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表达爱国的情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