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训练第三单元模拟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在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
A. 铁合金 B. 铝合金 C. 铜合金 D. 钢
2.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对比,其性能差异符合的是(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更低
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 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A. B. C. D.
3.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被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高 B. 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
C. 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D. 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小
4.向、和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若用足量的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
A. B. C. D.
5.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砂纸仔细打磨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火焰温度太低不能使铝完全熔化
B. 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氧化铝熔点高
C. 用砂纸不能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D. 加热时间再长些,铝就能滴落下来
6.下列有关铁和铁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铁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铁 B. 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C. 在空气中加强热生成 D. 是和的混合物
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用酸性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C. 检验绿矾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可将绿矾晶体溶于水后滴加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8.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和产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9.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 无水硫酸铜 B. 硫酸亚铁 C. 食盐 D. 生石灰
10.向稀与稀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且每一阶段只对应一个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的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为
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所用混合溶液中
D. 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11.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区分纯碱溶液与稀盐酸
B. 是难溶于水的碱,但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C.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D. 由制取的途径如下图,则可能是,也可能是
12.向 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A. B. C. D.
13.有关铁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是红棕色的,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 是黑色晶体,其中的铁显价,的铁显价
C. 、、都不溶于水,但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D. 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
14.“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 金属或合金 B. 有机物 C. 氧化物 D. 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在常温下,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 完成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可以是 ,作用是
16.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硝酸久置成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溶于水使无色酚酞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粉与过量的稀硝酸常温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稀,当铁粉过量时,在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气体,则一共有______铁参加反应,被还原的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
17.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四种离子。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见下图
甲、乙、丙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填“能”或“不能”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在能制得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__________________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浓
稀
将铜放入浓硝酸中,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片完全消失时,收集到干燥的、混合气体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为忽略气体的溶解及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中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生成的气体中与的体积比是________
该浓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及合金,使用合金的时间与冶炼技术有关,题目难度不大。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人类使用合金的时间与冶炼技术有关,活泼性弱的金属容易冶炼,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铜活泼性比和弱,容易冶炼,青铜是铜锡合金,其耐腐蚀性强,且易铸造成型,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铜合金,故C正确。
故选C。
2.【答案】
【解析】解: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硬度更大,故正确;
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正确;
合金的导电性不一定比纯金属更强,比如铝合金的导电性比纯铝要差,故错误;
合金一般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具有更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故应用范围更广泛,故正确;
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得到有不同性能的合金,故正确;
故选A.
合金相对于组成它的金属来说,一般具有密度较小、熔点较低、耐腐蚀性强、硬度大、机械强度大等方面的特点.
本题考查合金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低,故A错误;
B.此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镁和铝,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故B正确;
C.此合金属于镁和铝的混合物,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但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的高,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判断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解答】
、、刚好被完全溶解且溶液中不含,根据可知在原来固体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即,根据守恒:;根据质量守恒:解得:,用完全还原得到固体为:和,质量是,故 C正确。
故选C。
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较小。
【解答】
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又因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三氧化二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B正确。
故选B。
6.【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氧化铁不能与水反应,故A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黑色的,故B错误;
C.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受热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故C正确;
D.是复杂的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的试剂、方法、现象与结论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检验的特征试剂,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滴加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故A正确;
B.不仅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用酸性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故B错误;
C.绿矾晶体被氧化后溶于水,溶液中会含有铁离子,滴加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血红,则已变质,故C正确;
D.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故D正确。
故选B。
8.【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考查碳酸的盐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与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知识简单计算,难度不大。
【解答】
假设混合物中二价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则消耗酸的物质的量是;产生的物质的量,因为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所以::,所以:,因此选项是,故B正确。
故选B。
9.【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明确信息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则选项中的物质应具有还原性,以此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且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A不选;
B.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选;
C.食盐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C不选;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D不选。
故选:。
10.【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侧重于离子反应的判断和计算,注意结合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
已知氧化性:,段发生:,段发生:,以后发生:,
A.第一阶段产生的气体中是,第三阶段产生的气体中是,物质的量为,故A错误;
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根据段、段发生的反应可知,跟铁反应生成消耗氢离子,而硝酸为,由硝酸提供的氢离子共,剩余由硫酸提供,由氢气的物质的量为,消耗氢离子,故由硫酸提供氢离子为,故所用混合溶液中,故C正确;
D.最终生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即,,则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A.溶液滴入盐酸中,立即产生气体,若将盐酸滴入溶液中,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后有气体生成,二者显现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故B正确;
C. 溶液中加入足量充分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C错误;
D. 是两性氧化物,若为,则为,为一水合氨;若为,则为为,为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12.【答案】
【解析】解:现的物质的量为,完全生成沉淀时,沉淀质量应为,现沉淀质量为,说明有两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沉淀,又生成,,
若碱不足,由可知,
的物质的量为,
加入溶液的体积为,即;
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沉淀,又生成,
则由
则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为,
加入溶液的体积为,即;
故选B.
和反应与的量的多少有关,当不足时生成,当碱过量时,则生成现的物质的量为,完全生成沉淀时,沉淀质量应为,现沉淀质量为,说明有两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沉淀,又生成.
本题考查铝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发生反应的情况,结合反应的有关方程式计算.
13.【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铁的氧化物的知识,注意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答】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是红棕色的,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原料,故A正确;
B.是黑色晶体,其中的铁显价,的铁显价,故B正确;
C.、、都不溶于水,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故C正确;
D.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更稳定的,故D错误。
故选D。
1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都属于金属制品,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都属于金属制品,主要成分为金属或合金,故 A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为硬质玻璃管内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碱石灰或其它固体干燥剂;干燥反应产生的。
【解析】该题考查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铁和水蒸气反应,铁的化合价升高,铁作还原剂,水中氢的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因为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所以这里加热的目的就是为硬质玻璃管内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为硬质玻璃管内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碱石灰和氢气不反应,所以可用碱石灰干燥剂除去反应产生的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碱石灰或其它固体干燥剂;干燥反应产生的。
16.【答案】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氮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硝酸长时间放置后会分解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由于溶有少量二氧化氮显黄色,
故答案为:;
氨气溶于水生成的一水合氨是弱碱,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酚酞遇碱显红色,
胡答案为:;
铁粉过量时,铁被稀硝酸氧化为价的亚铁离子,设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解得,铁的质量为:,
观察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是份,其中有份被还原成一氧化氮,故被还原的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等于:,
故答案为:;:。
17.【答案】不能 不能 能
丙方案的第步 增加冷凝回流装置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方案一:污水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多种难溶碱,主要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锌和氢氧化铜等,因为这三种沉淀加热后均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水,所以不能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更不能得到纯净的铜.方案二: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和汞都强,所以污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时滤渣的成分除铜、汞外还含有剩余的铁,所以加热滤渣不会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故也不能得到纯净的铜;方案三: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和汞都强,所以污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后得滤渣的成分主要是铜、汞和剩余的铁,滤渣中铜汞不能与与盐酸反应,而铁能反应,此时滤渣就变成了铜与汞的混合物,加热汞转化成汞蒸气挥发出来,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采用氢气还原可得纯净的铜;
故答案为:不能;不能;能;
从该过程可以看出该步骤中是汞的污染环节,要想防止汞污染的产生就得需要对汞蒸气进行处理,以防止汞蒸气挥发到空气中导致污染,则应连接冷却回收装置;
故答案为:丙方案的第步;应连接冷却回收装置。
18.【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硝酸的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
、混合气体的体积为,物质的量为,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即为生成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铜的物质的量为,假设生成与的物质的量分别为、,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
;,解得;,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故与的体积比是;
反应掉的硝酸一部分生成 ,一部分生成、混合气体,根据氮原子守恒得,反应掉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故硝酸的物质量浓度至少为,故。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