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14·绵阳中考)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李白描绘秦王( )
A.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B.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4.《史记·秦始皇本纪》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兴文字狱
D.诛尽百家学者
【拓展延伸】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措 施
影 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统一
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修筑长城
劳民伤财;世界奇迹,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开发南疆,修灵渠
有利于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交流
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
6.“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7.学习过汉武帝大一统后,小明同学开始收集有关汉武帝的材料,下列材料不可用的是( )
A.科举制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8.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 )
A.玄奘西行
B.张骞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9.(2014·德州学业考)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
10.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1.(2015·江苏连云港·29)右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2015·浙江台州·14)长城增修加固后,长城沿线地区(
)
A.汉族文明高度发展
B.边疆守备日渐废弛
C.农耕经济不断繁荣
D.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13.(2015·山东烟台·2)“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
“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14.(2015·山东东营·3)右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
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5.(2015·四川内江·1)汉武帝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以下各项中,汉武帝措施不包括(
)
A.赠“汉委奴国王”金印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河西四郡
16.(2015·湖北随州·8)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17.(2015·广西桂林·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字第。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8.(2015·云南省·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建立皇帝制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2015·广东省·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伦发明麻沸散
二、非选择题
20.(2015·江苏盐城·26)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2分)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3分)
21..(2015·浙江杭州·26)(8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合作探究:论从史出】
小灵同学所在小组抽到下面一段材料,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请你依据材料作扼要阐述。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1)材料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个历史事件作简要评价。(2分)
【拓展提升:古为今用】
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后,老师又提供了一则新闻材料,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发表观点。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
22..(2015·山东威海·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
(2)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3分)
23.(2015·重庆A卷·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材料二
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请回答:
材料一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个盛世的描述?(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2分)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1分)
24..(2015·贵州黔东南州·22)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
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