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课时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3.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课时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3.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2.两大类型
(1)分类标准:产生的原因。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精讲点拨】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过程的区别。如下表所示:(2)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两种环境问题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
②环境污染问题还会衍生许多生态问题,如SO2等酸性气体
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产生酸雨,酸雨还会破坏森林
生态系统,危害水生生物生长,导致其减少或灭绝。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1.三大原因
(1)_________导致人类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
的“三废”迅速增加,造成部分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2)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冲击。
(3)_________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工业生产人口急剧膨胀科学技术2.三大危害
(1)威胁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
(3)直接制约_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1.读“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谈谈工业生产对环境有
什么影响?
提示:工业生产导致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增多,产生大
量的工业“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导致部分资源
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2.读“世界人口1804~1999年增长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此图说明了世界人口增长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世界人口呈高速增长趋势,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迅速减少。(2)它将产生哪些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后果?
提示:①后果: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二是环
境污染加剧。
②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工农
业生产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对土地的占用、对其他各类资源
和能源的消耗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的
扩大,生产与消费中排放的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多。3.结合你的理解,讨论科技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提示:科技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的同时,对
环境的破坏能力也大大加强,也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思考:
近些年来,全球气温是怎样变化的?这种气温变化与大气中CO2浓度变化有什么关系?冰川融化水温骤暖使冰架坍塌,北极熊处于极度危机之中! 在被称为地球第三级的青藏高原上,海拔5860米珠峰东绒布冰川只有少量冰塔林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用30 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 喜马拉雅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 案例1海平面上升 面积仅为26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的小岛国图瓦卢,最高海拔不到4.5米,因海平面上升,该国从2002年开始有计划迁移居民。图瓦卢成为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园的国家。 全球10%的人口生活在海拔1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中,将近2/3的城市部分处于0至10米的海拔,其中包括东京、纽约、孟买、上海及雅加达;亚洲可能是在海平面上升与洪水威胁面前最脆弱的地区。
估算表明海平面上升1m,中国沿海将有12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淹没,7000万人需要内迁。 案例2 天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滨海新区已经被国务院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目前滨海新区正在填海造陆,建设临港工业区。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的侵蚀无疑会影响工业区的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平面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2000年相比,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3-22cm。其中,天津近岸、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上升幅度最大,依次为30-60cm、26-60cm、20-35cm。风暴潮与洪灾水质恶化 国家统计局200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7%,人口占全国的42%,而GDP占全国的73%,海平面上升必将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人类离安全气候的边缘还有多远呢?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如果气温上升2或3摄氏度,那么,地球将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变化——这意味着最好将地球温度变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生态灾难倒计时,气候变暖距临界点仅1.2摄氏度。全球变暖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甲烷等温室气体;
②毁林造成植物对CO2的吸收减少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导致灾害性天气增加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读“2001年我国降水pH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如何判断我国酸雨分布区?
提示:酸雨区主要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低于5.6的地区。
从图中可看出,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
(2)对比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酸雨较严重的是哪个地区?试
分析原因。
提示:南方地区酸雨严重,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地形
崎岖,风力相对较小。【知识拓展】
西南酸雨区成为我国最大重酸雨区的原因
(1)大气中含有足量的酸性分子。
西南地区煤含量较丰富,煤的大量燃烧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
西南土壤红壤广布,红壤属于酸性土壤,故长年当地空气里酸
性颗粒很多。
(2)有足量持久的降水。
西南地区多准静止锋,地形崎岖,封闭,风力小,酸性气体不
易扩散(如四川盆地)。酸
雨
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酸雨200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探索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2000年9月8日宣布,南极上空2000年9月3日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3.阅读“南极臭氧层空洞”图,回答以下问题。
(1)臭氧层空洞出现的位置,是臭氧层全部消失了吗?
提示:不是。只是臭氧层变薄,并非全部消失。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氟氯烃化
合物,消耗了大量的臭氧物质。
(3)你能列举出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的例子吗?
提示: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南极地区一些生物物种
的消失。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1)植被破坏:损坏区域自然景观,带来严重后果,如生态
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
荒漠化等。
(2)生物_______减少。
(3)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损失,破坏土壤结
构。
(4)荒漠化:使人类可利用的_________缩小;土地产出减少,
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多样性有机质和养分土地面积(二)大面积生态破坏1.大面积森林破坏1)主要分布:
2)原因:
3)防治:
4)关联性:东北.西南.东南(我国森林分布)森林火灾;滥垦、滥伐等 退耕还林;合理砍伐,促进更新;积极营造人工林等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
2.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1)主要分布:
2)原因:
3)危害:
4)防治:
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人类活动引起。图结论:世界物种灭绝数量与人口增长呈正相关.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某一物种的消失,会危及生物链其他物种的生存,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禁止捕猎野生动物;大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3.土地荒漠化1)类型: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碱化.红漠化.石漠化等。
2)分布.成因.治理3)案例:
黄土高原与水土流失3)黄土高原与水土流失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位于高原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
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开矿A成因B危害: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治理:压缩农业用地;
扩大林.草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荒漠化最后的绿叶2005.11.13由于吉林石化双苯 厂发生爆炸,约有100吨左右的 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 花江沿岸的哈尔滨市和松原市 有数百万人口生活用水受影响。2003.12.23日,重庆市川东北气矿井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至30米高。受灾核心区包括30个村,4240户,死亡243人。2006年6月15日,浙江省龙泉市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爆炸起火,并相继发生6次爆炸,给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市水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环境问题的特点(三)突发性严重 污染事件突发性、
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2.产生的原因以人为原 因为主3.危害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1986)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和
臭氧层破坏等。关于其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归纳如下表:问题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全球
气候
变暖酸雨
污染臭氧层破坏工厂、交通工具、
家庭炉灶大量燃
烧化石燃料,排
放大量的温室气
体;破坏森林海平面上升;导致生态
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
干旱、洪涝、暴雨等灾
害事件的增加;威胁人
类健康提高能源利用率;采
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提高植被覆盖率;加
强国际合作氮氧化物、硫
氧化物等酸性
气体的大量排
放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使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
生长;破坏森林;腐蚀
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
害人体健康发展洁净煤技术;开
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
合利用;开发新能源;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研制氟
氯烃的替代品,减少氟
氯烃的使用量危害人类健康,破坏
生态系统氟氯烃化合物的
大量排放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
和土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归纳如下。植被
破坏生物
多样性
减少水土
流失土地
荒漠
化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生态环境的破坏,资
源的过度开发,环境
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等原因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干、洪涝灾害加剧等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减少水土流失不但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
养分损失,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荒漠化的扩展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
口的能力降低,成为影响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大问题与降水、土壤、植被
破坏有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
化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