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集体备课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21课《斜塔上的实验》课件(13张ppt)+教学设计共2份(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龙口市集体备课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21课《斜塔上的实验》课件(13张ppt)+教学设计共2份(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4 20:42:36

文档简介

斜塔上的实验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伽俐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文章选取了伽俐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在孩童、学生时的情况三个片断,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作者没有采用常规的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写法,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构思,学习时可引导学生从选取的三个片断的详略上入手,体会这一安排的妙处。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巧妙的构思。
2、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 了解文章巧妙的构思。
教学方法:
通读课文疏通大意,出示问题进行引导,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并勇于为捍卫真理而献身。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去领略一下伽利略风采,去感受一下他的求实精神。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巧妙的构思。
2、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祈祷 qí dǎo 惊扰rǎo 粗糙 cāo 不屑xiè
倔强jué jiàng 赢得yíng 愚笨yú 卷帙zhì2.解释下列词语
(1)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权威: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者事物。
(3)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
(4)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5)天高地厚:比喻事物复杂艰巨的程度。
(6)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感觉奇怪的程度。
(7)等因奉此: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四、了解文学常识: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和力学科学的开创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五、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本文是写伽利略人物传记的节选,截取了关于伽利略经历的一些典型画面。通读全文,看看作者是通过选取哪些画面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问题设计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迹?
明确:(1)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2)孩童和学生时代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故事。
(3)自由落体实验的情况
六、研读课文,感受人物精神:
1、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并非出自偶然,而是与他的观察、思考分不开的。通过细读品味,让我们一起感受伽利略的精神。
问题设计2:再读课文,思考: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是受到什么的启发?体现了伽利略的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是从教堂上悬挂油灯链条的嘀嗒声受到启发的。
别人“漫不经心”的现象却引起了伽利略的一连串的思考,表现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问题设计3:孩童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有何特点?这和他后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有关系吗?
明确: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他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进入比萨大学后,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决意为科学献出自己的一生。
因此,可以说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是伽利略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一个具体体现。
2、伽利略进行自由落体定律实验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实验是一帆风顺进行的吗?伽利略怎样解决遇到的困难?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问题设计4:读课文13——19段,思考:自由落体定律是通过一个什么实验发现的?面对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次公开挑战,人们的态度怎样?伽利略是怎样应对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明确:在比萨斜塔上,伽利略让一个十磅重的铅球和一个一磅重的铅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结果这两个铅球同时落地。
人们支持亚里士多德学说,要让伽利略的愚笨学说被揭穿,要看他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而伽利略是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的,他要在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挑战权威,面对压力勇往直前,甘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问题设计5: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和斜塔上的实验分别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今天,自然的节奏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斜塔上的实验,让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开始了重新的审视,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3、伽利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的科学发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受了重重的困阻。他最终是怎样战胜困难的?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问题设计6:快速浏览课文8——15段,思考:在不讲科学的时代,伽利略受到了来自于哪里的阻力?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它们的?
明确:阻力:(1)父亲要他做商人,不希望他一辈子贫穷和默默无闻。(父爱)
(2)教授反对,认为他是异端,要制裁他。(权威的威压与震慑)
(3)学生嘲笑(盲从权威,世俗鄙视)
伽利略凭借着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执着和重视实验的科学精神,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七、品读课文,体会文章巧妙构思:
文章没有像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以时间为序来安排材料,这样的构思必然有其巧妙之处。请同学们再次通读课文,进行体会。
问题设计7:本文没有按照一般的人物传记以时间为顺序来构思,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 本文首先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头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在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 这样构思的好处,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起来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问题设计8:默读课文,思考:在选取的三个生活片断中,作者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第一个和第三个片断详写,第二个略写。
详写的两个片断最能体现伽利略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八、理解、感悟:
伽利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他坚持实验、不盲从权威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问题设计9:在不讲科学的时代,伽利略尚且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那在崇尚科学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做呢?
明确: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自己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未知世界。
九、小结: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以及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以两个重大的发现为主,表现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动手动脑,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
十、作业: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因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从而产生创造灵感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附 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挑战权威、献身科学
课件13张PPT。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巧妙的构思。
2、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检查预习:1.给红色字注音:
祈祷 惊扰 粗糙 不屑
倔强 赢得 愚笨 卷帙2.解释下列词语
(1)漫不经心: (2)权威:
(3)异端: (4)一劳永逸:
(5)天高地厚: (6)荒唐:
(7)等因奉此: qí dǎo rǎo cāo xièjué jiàng yíng yú zhì走近伽利略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和力学科学的开创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文学常识: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问题设计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迹?明确 (1)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2)孩童和学生时代热爱科学追求真 理的故事。
(3)自由落体实验的情况研读课文,感受人物精神: 问题设计2:再读课文,思考: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是受到什么的启发?体现了伽利略的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从教堂上悬挂油灯链条的嘀嗒声受到启发。
别人“漫不经心”的现象却引起了伽利略的一连串的思考,表现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问题设计3:孩童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有何特点?这和他后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有关系吗? 明确: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他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进入比萨大学后,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决意为科学献出自己的一生。
因此,可以说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是伽利略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一个具体体现。 问题设计4:读课文13——19段,思考:自由落体定律是通过一个什么实验发现的?面对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次公开挑战,人们的态度怎样?伽利略是怎样应对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明确:在比萨斜塔上,伽利略让一个十磅重的铅球和一个一磅重的铅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结果这两个铅球同时落地。
人们支持亚里士多德学说,要让伽利略的愚笨学说被揭穿,要看他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而伽利略是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的,他要在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挑战权威,面对压力勇往直前,甘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问题设计5: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和斜塔上的实验分别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今天,自然的节奏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斜塔上的实验,让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开始了重新的审视,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问题设计6:快速浏览课文8——15段,思考:在不讲科学的时代,伽利略受到了来自于哪里的阻力?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它们的?(父亲、教授、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文章巧妙构思: 问题设计7:本文没有按照一般的人物传记以时间为顺序来构思,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问题设计8:默读课文,思考:在选取的三个生活片断中,作者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 本文首先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头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在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 这样构思的好处,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起来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明确:第一个和第三个片断详写,第二个略写。
详写的两个片断最能体现伽利略重视实验 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理解、感悟: 问题设计9:在不讲科学的时代,伽利略尚且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那在崇尚科学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做呢? 明确: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自己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未知世界。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以及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以两个重大的发现为主,表现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动手动脑,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小结:作业: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因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从而产生创造灵感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挑战权威、献身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