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
一
历
史(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分析商鞅变法的成功及其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认识善于用人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侯国得以强盛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
讲清楚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教学过程
关键点拨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1.说出春秋五霸分别是哪五个人 2.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国家 二、自主合作与探究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填写相关内容,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1)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分别是在什么时期
(2)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有什么作用
(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什么变法?列举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作用 2.合作探究1.请你分别以平民、贵族的身份谈谈自己对商鞅变法的态度,并说出具体的理由。2.秦国由弱变强有哪些成功的历史经验?其中变法改革、尊重人才起了什么作用?三、自主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纠正、强调、补充。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教材内容,做到“三讲”
“三不讲”,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原因。(2)引导学生认识虽然商鞅被处死,但他推行新法却取得重大成果,商鞅是成功的。四、自主拓展与运用阅读材料:材料1: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材料2: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请回答:(1)材料1中的商君指谁?他在秦国领导了什么运动,有什么意义?
(2)简要分析材料2反映的事情所产生的效果,并说说自己的感想。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时间:
2.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教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