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南州六月荔枝丹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4 14: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州六月荔枝丹
同步练习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过度依赖智能数码产品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退化,严重者可能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
B.专栏作家陶舜分析,大佬们的读书会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越了读书本身,这些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名家大腕,在读书会上的发言很容易形成舆论热点,以致推动社会变革。
C.尽管警方在对现场进行排查之后,对飞石砸车究竟系何人所为暂无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就可以不了了之。
D.政府要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解析:选B。“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一般指由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B项是说程度的加深,所以应该用“以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他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B.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C.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组的差异与调节基因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
D.唤起保护生态的意识,使保护山川河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需要每一位市民从自己做起,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选D。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B项,语意不明,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中国有一个‘主张’一个‘承诺’”,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做出两个承诺”;C项,句式杂糅,将“……是因为……”与“……是……而引起的”杂糅在一起,可删去“因为”。
3.将下面的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其准确而简明地表述出原意,不超过30字。
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密些,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疏些;荔枝壳裂片上的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品种不同所造成的。
答:                                    
                                    
解析:此段话的介绍对象有两个:荔枝壳上的裂片、荔枝壳裂片上的峰,它们的情况不同皆因品种不同。在提取出关键信息之后,注意用单句表述。
答案:荔枝壳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种而异。
4.下面是一副对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                                    
解析:此题上联分两部分,逗号前列举岭南水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逗号后点明这些水果的产地、地位。下联可列举花卉、蔬菜等,并注意“皆”是副词,“是”是动词,“岭南”是名词,“佳”是形容词,“果”是名词。
答案:(示例)月季牡丹金桂,尽为海内奇葩
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为其拟一则标题,不超过10字。
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是有益人体健康的水果。荔枝果肉中含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虽然荔枝含糖量高,但是果肉中还含有一种氨基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对糖尿病患者也是十分适宜的。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补品。
基于荔枝丰富的营养价值,国内外许多专家开始对荔枝产业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荔枝产业开始进入规模化的运作,作为国内荔枝的黄金产区,岭南地区特别是广东拥有丰富的荔枝资源,深圳九轩酒业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资源,将岭南地区的荔枝鲜果酿制成香甜醇美的“冷金香”荔枝酒,并以高端、健康酒身份亮世。高端、健康的品牌理念,加上醇厚、舒畅的口感,典雅、高档的包装,冷金香荔枝酒上市之后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喜爱。
答: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材料说明的对象是荔枝还是荔枝酒,然后再筛选相关信息。
答案:荔枝酒发展形势看好。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树独先天下春
——漫话梅花
贾祖璋
王象晋《群芳谱》曾以“荔枝无好花,牡丹无美实”为遗憾,的确这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除了每种植物的花和果实都有特定的形态构造以外,一株植物,营养物质有限。用来滋养美丽巨大的花朵,就难以再结出鲜美肥硕的果实;反之,丰于果实,就只能啬于花朵。不过,普遍之中,也会有特殊,如梅杏桃李等便是既有好花,又有美实,两者兼具,而且都是我国原产的名花和名果,尤其值得重视。这里单说冰清玉洁,香幽粉艳,“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梅花。
《左传》:
“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醯醢”是醋酱,把梅与醋酱盐并列,可见当时梅是作调味品用的。
尽人皆知的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是关于梅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生食的较早记载。《齐民要术》引《诗义疏》:“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酢,亦可生啖也。煮而曝干为酥,置羹臃(huò,肉羹)齑(jī,细末)中,又可含以香口;亦密藏而食。”除了作调味品外,生食和制作蜜饯,与现代相同。又制成乌梅和白梅用做下气、除热、安心药,也早有记载。
《说苑》记载越国使者赠送梁王一枝梅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大概当时中原一带梅花还是稀有之物,所以会千里迢迢,带去作为礼品。晋代陆机从南方折一枝梅花,托人带到长安,送给至友范晔,并附诗一首:
折梅达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是较早的重视梅花的两个故事。
梁何逊在扬州,官舍有梅一株,他常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下欣赏吟咏。后来在洛阳,又想起梅花,便再去扬州,正逢梅花盛开,竟终日看花不止。何逊是一位喜爱梅花的诗人,所以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是,从晋代到六朝,诗人歌咏梅花,大部分还只是慨叹梅花的易于飘落。
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梁简文帝萧纲《梅花赋》)
可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鲍泉《咏梅花》)
唐代是从轻视梅花到重视梅花的过渡时期。
馨香虽尚尔,飘荡谁复知?(张九龄《庭梅咏》)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张籍《梅溪》)
从飘荡消落转变为不“信笛中吹”,进而推崇它素艳清香,突出耐寒的习性,对梅花的看法逐步向宋代人的思想靠近。
与陶渊明爱菊一样,宋代出了一位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物以人贵,孤山梅花,就为人所称道。林逋的梅花诗,又多名句传诵于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山园小梅》)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梅花》)
宋代其他诗人,对梅花也极为推崇,如:
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赠春无限意,和雪不知寒。(王珪)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苏轼)
到了南宋,诗人范成大著《范村梅谱》,称梅花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尤物”,说经营园林,首先要种梅树,愈多愈好,其他花木,无关轻重,把梅提高到一个特殊的地位。
同时,梅花就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各种诗文除了散见于各家的诗文集以外,更有人把咏梅诗选成总集,如杨万里《和梅诗序》说,那位和梅诗作者陈晞颜搜集到的原作有八百篇之多。而且早在北宋已有总集《梅苑》,后来又有《梅花鼓吹》等多种。另有几种《梅花百咏》则是个人咏梅诗的专集。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名臣于谦,也有一本《梅花百咏》,他是借高洁清远的梅花精神来抒发自己忠贞刚毅的性格吧。史可法殉国后,扬州梅花岭上给他筑了一座衣冠冢,增添后人凭吊景仰的情怀。
从魏晋六朝到唐代,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梅的品种的记载,北宋梅尧臣有《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重台梅”就是说的台阁梅。石曼卿、苏轼有《红梅》诗。宋徽宗赵佶御制《艮岳记》“植梅以万数,绿萼承趺,芬芳馥郁……号绿萼华堂”。堂以“绿萼华”名,就是因为万数梅树都是绿萼梅。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大隐庄梅……盖早梅,香甚烈而大。”这是北宋时代四个梅花品种的记载。
范成大的《范村梅谱》是关于梅花最早也是唯一的记录。范成大搜集当时苏州地区所有的各种梅树,陆续种在家园里,每得一种,记录一种,汇成一帙,再加前后序文,便成这本《梅谱》。过去都说这书记“所居范村之梅,凡十二种”。实际上第五种“古梅”,并不是梅的一个品种。第十二种“蜡梅”,他自己就说“本非梅类”。所以记载的梅一共是十种: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湘梅、红梅、鸳鸯梅和杏梅。其中,从重叶梅至鸳鸯梅五种是花梅,其他五种则是果梅。
依据目前的调查和研究,全国梅树品种已在二百种以上。随着果树园艺和花卉园艺的日益发展,花实齐美的梅树将对我们有用。我们将对它更加重视和珍爱。
(有删改)
6.
下面对梅在古代的实用价值的总结最全面的一项是(  )
A.从典籍的记载中可以知道梅在古代既可生食又可作调味品。
B.梅在古代除了作调味品外,还可制作蜜饯和生食,与现代相同。
C.梅在古代用途比较广泛,可以作调味品,还可以作蜜饯,既可以生而食之,又能作药用。
D.在古代,对梅的用途开发得比较早也比较多,可以作调味品,也可以作药用。
解析:选C。从文段中可以概括梅在古代的实用价值主要有作调味品、生食、作蜜饯和药用这几个方面,只有C项总结最全面。
7.宋代以后的文人推崇梅,人们对梅寄寓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以后的文人常以梅的素艳清香的品质来自况。
B.到了南宋,文人把梅提高到一个特殊的地位,梅花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
C.人们常借梅花高洁清远的精神来抒发自己忠贞刚毅的性格。
D.文人常以梅花的冷艳和耐寒来表现自己傲岸高洁的品质。
解析:选B。B项,不属于“人们对梅寄寓的感情”,只是说明了梅的地位。
8.“荔枝无好花,牡丹无美实”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答:                                    
                                    
解析:解答第一问要联系两种植物的花与果的特点。解答第二问要联系后文的解释来筛选相关信息。
答案:意思:能结出甘美果实的,花朵却不好看;而花朵美丽的,果实却不鲜美。原因:植物营养物质有限,不能同时滋养花与果实。
9.作者举越国使者的故事与陆机的诗,意在说明什么?
答:                                    
                                    
解析:联系文段中的语境,注意提示性关键词如“大概”“所以”,就容易找出相关信息。
答案:说明当时梅花在中原一带还是稀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