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6 10: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二(含解析)
第I 卷(选择题,共45分)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B.乙醇燃烧
C.碳酸钙受热分解 D.氧化钙溶于水
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H>0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片与稀H2SO4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4.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5.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有关做法跟此无关的是( )2·1·c·n·j·y
A.将氢气、酒精设计成燃料电池,是因为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同时氢气、酒精等燃料可再生
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如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等
D.合理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紧缺
6.下列物质中,属可再生能源的是( )
A.乙醇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7.下列属于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
①生物质能 ②柴草 ③煤炭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液化石油气 ⑦水煤气 ⑧天然气
A.①④⑤ B.②③⑥⑦ C.③⑥⑦⑧ D 、①②④
8.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得到气态烯烃
B.石油裂解目的重油转化轻质油
C.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指甲烷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9. 已知:(1)Zn(s)+O2(g)=== ZnO(s),ΔH= -348.3 kJ·mol-1,
(2)2Ag(s)+ O2(g)=== Ag2O(s),ΔH= -31.0 kJ·mol-1,
则Zn(s)+ Ag2O(s) === ZnO(s)+ 2Ag(s)的ΔH等于( )
A.-317.3 kJ·mol-1??????? B.-379.3 kJ·mol-1??????? www.21-cn-jy.com
C.-332.8 kJ·mol-1? D.317.3 kJ·mol-1
10.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 → 2SO2(g)+2H2O(1)+akJ
2H2S(g)+O2(g) → 2S(s)+2H2O(1)+bkJ
2H2S(g)+O2(g) → 2S(s)+2H2O(g)+ckJ(a、b、c均为正数)
  对a、b、c三者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c>b>a D.b>a>c
11.当1 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①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
②N2(g)+3H2(g)===2NH3(g) ΔH=-46.2 kJ/mol
③NH3(g)===N2(g)+H2(g) ΔH=+46.2 kJ/mol
④2NH3(g)===N2(g)+3H2(g) ΔH=-92.4 kJ/mol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全部
1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A.26.0kJ B.51.9kJ C.155.8kJ D.467.3kJ
13.已知:2Zn(s)+O2(g)=2ZnO(s) △H=-701.0kJ·mol-1
2Hg(l)+O2(g)=2HgO(s) △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 ZnO(s)+ Hg(l)的△H为
A.-519.4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kJ·mol-1
14.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Cl(aq)与NaOH反应的,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等于
A. B.- 43.5
C.+ 43.5 D.+ 67.7
15.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H=E2-E1
B.a、b分别对应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能量变化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5分)(1)0.3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g) =H2O(l) ; ΔH="-44" kJ/mol,则5.6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来源:21cnj*y.co*m】
17.(5分)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cnjy*com
(2) 自1913年工业合成氨投产以来,合成氨工业不断发展,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可进行连续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N2(g)+O2(g)=2NO(g) △H1= +180.5kJ/mol
②N2(g)+3H2(g)2NH3(g) △H2=-92.4kJ/mol
③2H2(g)+O2(g)=2H2O(g) △H3=-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18.(6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分)以下是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化合物
燃烧热
化合物
燃烧热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21世纪教育网
3 531.3
(1)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比较正丁烷、异丁烷的热稳定性:正丁烷________异丁烷(填“>”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越多”“越少”或“相同”)。21cnjy.com
20.(12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 +O2 (g) =H2O(l);ΔH=-285 kJ·mol-1
②H2(g) +1/2 O2 (g) =H2O(g);ΔH=-241.8 kJ·mol-1 21·cn·jy·com
③C(s) +1/2 O2 (g) =CO(g);ΔH=-110.5 kJ·mol-1
④ C(s) +O2 (g) =CO2(g);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ΔH为 ;C的燃烧热ΔH为 。
(2)燃烧1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3)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1.(10分)(1)1mol氢气在氯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时放出184.6 kJ的热量,试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在氯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是????????kJ。【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kJ)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物A(g)和B(g)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等于)生成物C(g)和D(g)具有的总能量。21·世纪*教育网
②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H=????????????????????(用E1和E2表示)。
③稳定性:反应物????????生成物(填大于、小于、等于)。
22.(10分)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 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2)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3)图中△H= KJ·mol-1;
(4)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准确,其余选项都是放热反应,答案选C。
2.C  21*cnjy*com
【解析】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但放热越多,△H越小,因此答案选C。
8.C
【解析】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都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的,选项AB不正确;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液体燃料,选项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9.A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1)-(2)即得到Zn(s)+ Ag2O(s) === ZnO(s)+ 2Ag(s),所以反应热△H=-348.3 kJ·mol-1+31.0 kJ·mol-1=-317.3 kJ·mol-1,答案选A。
10.A
【解析】硫化氢完燃烧放出的能量高,所以a>b。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所以硫化氢燃烧生产液态水放出的能量多,因此b>c,答案选A。
11.B
【解析】1 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的热,则1 mol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需吸收2.72 kJ/g×17 g=46.2 kJ的热量,氮气和氢气生成1 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
12.A
【解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葡萄糖可以生成6mol的水,所以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等于-12.1kJ/mol+55.6 kJ/mol=+43.5 kJ/mol,答案选C。21教育网
15.C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E1-E2,A不正确;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则a、b分别对应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能量变化,B不正确,选项C正确;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焓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C。
18.(1)CH3OH(l)+ 3/2O2(g)→ CO2(g)+2H2O(l) △H=-725.76kJ·mol-1
(2)N2(g)+2O2(g)=2NO2(g) △H=+67.8kJ·mol-1
(3)N2(g)+3H2(g)=2NH3 (g) △H=-92kJ·mol-1
【解析】(1)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甲醇的燃烧热是22.68×32=725.76kJ·mol-1,即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3/2O2(g)→ CO2(g)+2H2O(l) 。
(2)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则生成2molNO2吸热是16.95kJ×4=67.8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 △H=+67.8kJ·mol-1。【版权所有:21教育】
(3)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即生成2mol氨气放热是3×436kJ/mol+946kJ/mol-2×3×391kJ/mol=-92kJ·mol-1,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 (g) △H=-92kJ·mol-1。
19.(1)<
(2)C2H6(g)+7/2O2(g)=2CO2(g)+3H2O(l) ⊿H=-1560.8 KJ/mol
(3)越少
【解析】(1)正丁烷的燃烧热大,说明正丁烷的能量高,因此稳定性小于异丁烷的。
(2)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7/2O2(g)=2CO2(g)+3H2O(l) ⊿H=-1560.8 KJ/mol。2-1-c-n-j-y
(3)根据燃烧热可知,在质量相同是甲烷放出的热量最多,而甲烷中含氢量是最高的,这说明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
20. (12分,每空各3分)(1)ΔH=-285 kJ·mol-1 ;ΔH=-393.5 kJ·mol-1
(2) 142.5kJ (3)2CO(g)+O2(g)=2CO2(g) △H=-566kJ·mol-1
【解析】考查燃烧热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的计算等
(1)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水液态,所以氢气的燃烧热是)ΔH=-285 kJ·mol-1,碳的燃烧热ΔH=-393.5 kJ·mol-1。【出处:21教育名师】
(2)1g氢气是0.5mol,所以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0.5mol×285 kJ·mol-1=142.5kJ。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④-③)×2即得到2CO(g)+O2(g)=2CO2(g),所以反应热△H=(-393.5 kJ·mol-1+110.5 kJ·mol-1)×2=-566kJ·mol-1。
21.(1)? 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92.3? kJ。
(2)① ?大于 ??;②放热,△H=E1-E2??③??小于
【解析】(1)1mol氢气在氯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时放出184.6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在氯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84.6 kJ/mol×0.5mol=92.3kJ。
(2)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为放热反应,由此可得到A和C所表示的意义,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
(2)图中表示的是2molSO2的反应,因此△H=-99×2KJ·mol-1;
(3)依题意即可写出:SO2 +V2O5=SO3+2VO2 4VO2+ O2=2V2O5;
(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即可。
(5)根据题意①S(s)+O2(g) =SO2(g) △H= —296KJ/mol,又因为②SO2(g)+1/2O2(g) =SO3(g) △H= —99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S(s)+3/2O2(g) =SO3(g) △H= —395KJ/mol,所以由S(s)生成3 molSO3(g)的△H=—395KJ/mol×3=-1185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