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6 10: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三(含解析)
第I 卷(选择题,共45分)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源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C.最理想的能源是煤炭
D.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
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1/2O2(g)=CO(g);△H1 C(s)+O2(g)=CO2(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③2H2(g)+O2(g)=2H2O(l);△H5 2H2(g)+2O2(g)=2H2O(g);△H6
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
A.① B.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Cl2→ Cl + Cl B.H + Cl → HCl
C.C + O2 → CO2 D.H+ +OH— → H2O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5.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一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
A.C(s)+O2(g)=CO(g);△H= - 393.5 kJ/mol
B.2H2(g)+O2(g)=2H2O(l);△H=+571.6 kJ/mol
C.CH4(g)+C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出处:21教育名师】
6.在25℃、101kPa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的是(?????)
A.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 -a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 ΔH= -b kJ?mol-1
C.2CO(g)+O2(g)=2CO2(g) ΔH= -c kJ?mol-1
D.NH3(g)+5/4O2(g)=NO(g)+6/4H2O(g) ΔH= -d kJ?mol-1
7.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 △H=+890kJ/mol
B.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C.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D.1/2 CH4(g)+ O2(g)=1/2CO2(g)+ H2O(g) △H=-890kJ/mol
8.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
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2moL碳
C.1moL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
9.已知:①C(s) +O2(g) ?????CO(g);△H =" –" 110.5 kJ · mol – 1
②C(s) + O2(g) ?????CO2(g);△H =" –" 393.51 kJ · mol – 1
则反应:C(s) + CO2(g) ?????2CO(g)的△H为?????????????( ?????)
A.– 283.01 kJ · mol – 1 B.+ 172.51 kJ · mol – 1
C.+ 283.01 kJ · mol – 1 D.+ 504.00 kJ · mol – 1
10.沼气是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 当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H4(g)+4O2(g)=2CO2(g)+4H2O(l);??? △H=+890kJ/mol
B.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www-2-1-cnjy-com
C.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D. 1/2CH4(g)+O2(g)=1/2CO2(g)+H2O(l);? △H=-890kJ/mol
11.以下是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ⅰ) ?I2(g)+H2(g)2HI(g) ?????? ΔH=-9.48 kJ/mol 
(ⅱ) ?I2(s)+H2(g)2HI(g)  ΔH=+26.48 kJ/mol
A.1 mol I2(g)中通入1 mol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分解1 mol HI (g)生成H2(g)和固态碘的反应吸热13.24kJ
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12.已知:2SO2(g)+O2(g) 2SO3(g);△H=-Q kJ·mol-1(Q>0),向密闭恒容容器甲中通入l mol SO2和0.5 mol O2,向另一密闭恒容容器乙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起始时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相同,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仍相同,此时甲中放出的热量为Ql kJ,乙中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2Q1=Q2C.2Q1=Q2=Q D.Q113.已知16g硫变成硫蒸汽需要吸收akJ的热量,而2mol硫蒸汽完全燃烧会放出b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S(s) + O2(g) =SO2(g); H=-kJ/mol
B. S(g) + O2(g) =SO2(g); H=-kJ/mol
C .S(s) + O2(g) =SO2(g); H=-(2a-)kJ/mol
D .S(s) + O2(g) =SO2(g); H=-(b-a)kJ/mol
14.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1·c·n·j·y
A.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 kJ/mol
B.C2H2(g)+O2(g)===2CO2?(g)+H2O?(l)?;ΔH=2b 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ΔH=2b 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ΔH=b kJ/mol
1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6分,每空3分)完成下列填空:
(1)2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21.80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1 ,
2H2(g)+ O2(g) =2H2O(g);△H2=-Q2 kJ·mol-1,
2H2(g)+ O2(g) =2H2O(l);△H2=-Q3 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3∶2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
17.(6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8mol液态肼和1.6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513.4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18.(7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煤直接燃烧C(s) +O2 (g) == CO2(g) △H1<0 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 == CO(g)+H2(g) △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 == 2CO2(g) △H3<0 ③
2H2(g)+O2 (g) == 2H2O(g) △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等量的煤,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其理论依据是 ;
(2) △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
19.(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 ΔH=+64.39kJ/mol
2H2O2(l)=2H2O(l)+O2(g) ΔH=-196.46kJ/mol
H2(g)+1/2 O2(g)=H2O(l) ΔH=-285.84kJ/mol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Al能将C从CO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25℃,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表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1·世纪*教育网
20.(12分)(1)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 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Fe2O3(s) + 3/2C(s) = 3/2CO2(g) + 2 Fe(s) ΔH =234.1 kJ·mol-1
C(s) + O2(g) = CO2(g)??ΔH = —393.5 kJ·mol-1
则2 Fe(s)+ 3/2O2(g) = Fe2O3(s) 的ΔH是????????kJ·mol-1。 21·cn·jy·com
(3)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
(4)下图是丙烷(C3H8)、二甲醚(CH3OCH3)燃烧过程中能量变化图,其中x为各自反应中对应的系数。根据该图写出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12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
(填“ΔH1”、“ΔH2”和“ΔH3”等)
A.2H2(g)+O2(g) = 2H2O(l)  ΔH1????????????????
B.C(s)+1/2O2(g) = CO(g) ΔH2
C.CH4(g)+2O2(g) = CO2(g)+2H2O(g) ΔH3???????
D.C(s)+O2(g)= CO2(g)  ΔH4
E.C6H12O6(s)+6O2(g) = 6CO2(g)+6H2O(l) ΔH5
F.NaOH(aq)+HCl(aq) = NaCl(aq)+H2O(l) ΔH6
G.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ΔH7
(2)已知在101kPa、273K时,15g乙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a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21cnjy.com
A.C2H6(g)+7/2O2(g) = 2CO2(g)+3H2O(l)??ΔH= +2akJ/mol
B.C2H6(g)+7/2O2(g) = 2CO2(g)+3H2O(g)???ΔH= -2akJ/mol
C.2C2H6(g)+7O2(g) = 4CO2(g)+6H2O(l)???ΔH= -4akJ/mol
D.2C2H6(g)+7O2(g) = 4CO2(g)+6H2O(g)??ΔH= -4akJ/mol
(3)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已知白磷(P4)的燃烧热为2378.0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P4O10)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则上表中a=?????????????。
(4)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煤炭属于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且不是再生的。同时煤炭的燃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C是错误的。答案选C。2-1-c-n-j-y
2.C
【解析】①中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所以ΔH1>ΔH2;②中气态硫具有的能量大于固态硫具有的能量,所以ΔH3>ΔH4;③中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H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所以ΔH5<ΔH6;④中碳酸钙受热分解吸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所以ΔH7>ΔH8。所以答案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所以选项AB不正确。D中水的状态不是液态,不正确,答案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B
【解析】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物质放出的热量,A项两物质不一样,燃烧热不同;B项物质一样,燃烧热相等,与燃烧的物质的量无关;C项、D项与A项相同。
9.B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即得到C(s) + CO2(g) ?????2CO(g),所以该反应的△H=-110.5 kJ/mol×2+393.51 kJ/mol=172.51 kJ/mol,答案选B。
10.C
【解析】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所以选项AB不正确;选项D中反应热的数值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11.D
【解析】1molH2(g)和1molI2(g)不能完全反应生成HI(g),所以放热小于9.48kJ,A错误;将二式相减得1mol固态碘和1mol气态碘能量相差35.96kJ,B错误;HI(g)分解生成H2(g)和固态碘放热,C错误;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2molHI(g)能量低26.48kJ,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2molHI(g)能量高9.48kJ,所以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正确。
12.A
【解析】由于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Q213.B
【解析】2mol硫蒸汽完全燃烧会放出bkJ的热量,所以选项B正确,A不正确。16g硫变成硫蒸汽需要吸收akJ的热量,所以固态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2(g) =SO2(g); H=-(-2a)kJ/mol,因此CD都是错误的。答案选B。
14.A
【解析】用ΔH表示反应热时必须标明“+”、“-”号来表示吸放热,放热反应ΔH<0,所以只有A是正确的。答案选A。
15.C
【解析】AD为放热反应,BC为吸热反应,而B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16.(总计6分)
(1)C(s) + H2O(g) ="=" CO(g) + H2(g)?△H=130.80 kJ/mol?(3分)  21*cnjy*com
(2)(0.6Q1 + 0.2Q3) kJ?(3分)
【解析】(1)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物质的量,质量要转化为物质的量,热量的变化也要随着改变,故热化学方程式为C(s) + H2O(g) ="=" CO(g) + H2(g)?△H=130.80 kJ/mol。(2)燃烧后恢复至室温时水的状态是液态,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不用。3∶2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经过计算,甲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6mol、0.4mol。分别带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放出的总热量为(0.6Q1 + 0.2Q3) kJ。
17.(1)N2H4(l)+2H2O2(l)=N2(g)+4H2O(g) △H=-641.75kJ/mol21*cnjy*com
(2) 4Al(s)+ 3CO2(g)=3C(s)+ 2Al2O3(s),△H= (3a-4b)kJ/mol
(3)S(s)+O2(g)=SO2(g)△H= —299.52kJ/mol (每个方程式各3分)
【解析】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②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③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 
④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若在常温常压时可省略。
(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③即得到Cu(s)+H2O2 (l)+2H+(aq)=Cu2+(aq)+2H2O(l),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64.39kJ/mol-196.46kJ/mol÷2-285.84kJ/mol=-319.68kJ/mol。
(2)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所以有反应①C(s)+O2(g)=CO2(g) △H=-akJ/mol和反应②Al(s)+ 3/2O2(g)=1/2Al2O3(s) △H=-b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4-①×3即得到4Al(s)+ 3CO2(g)=3C(s)+ 2Al2O3(s),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 (3a-4b)kJ/mol。
(3)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根据已知条件可知,1mol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9.36kJ×32=299.52kJ,所以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 —299.52kJ/mol。
即2Fe(s)+3/2O2(g)=Fe2O3(s)△H=-824.35kJ?mol-1。
(3)1molN4气体中含有6molN-N键,可生成2molN2,形成2molN≡N键,则1molN4气体转变为N2化学键断裂断裂吸收的热量为6×167KJ=1002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为1884KJ,所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为1884KJ-1002KJ=882KJ,故N4气体转变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4(g)= N2(g)??ΔH=-882kJ/mol。
(4)由图象可知生成1mol水时,二甲醚燃烧放出485KJ的热量,则生成3mol水,放出的热量为3×485KJ=1455KJ,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1。
21.(1)ΔH4、ΔH5(2分)??????ΔH6(2分)
(2)C (2分)??
(3) 433.75(3分)
(4)CH3OH(l)+O2(g) = CO2(g)+2H2O(l)?? ΔH= -725.76kJ/mol(3分)
【解析】(1)燃烧热强调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故ΔH4、ΔH5符合。中和热强调酸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故ΔH6符合;
(2)15g乙烷即0.5mol燃烧放出akJ的热量,则1mol乙烷燃烧放出2aKJ热量,2mol乙烷燃烧放出4aKJ热量,生成液体水,且ΔH<0,故只有C符合,选C;??
(3)1mol白磷(P4)的燃烧为P4(s)+5O2(g) = P4O10(s)ΔH=-2378.0kJ/mol,需断 6molP—P和5molO=O,形成12molP—O和4molP=O,所以(4a+12·360 kJ/mol )-(6·197+5·499 kJ/mol )="2378" kJ/mol ,解得a="433.75" kJ/mol;21教育网
(4)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则32g即1mol甲醇燃烧放出热量为725.76kJ/mol ,且ΔH<0,故甲醇的燃烧热方程为:CH3OH(l)+O2(g) = CO2(g)+2H2O(l)?? ΔH= -725.76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