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43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43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16 21: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知识回顾:1.哪次会议上,中共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合作形式是什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4.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哪些成果?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6.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7.北伐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8.北伐战争消灭了哪两个军阀的势力?吴佩孚、孙传芳
9.北伐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0.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的事件是什么?上海工人的胜利起义
11.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的原因是什么?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13.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是什么?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
立纪念日。后来,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为什么“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目标
梳理出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意义。(时空观念)
理解中共创建工农武装的局面,开辟的井冈山道路,认识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道路。从历史发展角度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地位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体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家国情怀)
3
2
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学习难点:工农武装割据
1
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力量对比表
国民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
近6万 1万多
1.背景
从国民革命失败从中共的角度分析有哪些原因?由此得到什么认识?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27年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
(1)原因: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没有独立的领导权,没有独立领导的武装军队。
(2)认识: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只有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
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目标?道路?
俄国革命道路: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城市暴动
包围农村
统一全国
Q:在俄国经验的指引下,中共进行了哪些旨在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实践?
壹·引来火种——城市暴动的尝试
2.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
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指挥部)
贺龙
周恩来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在起义总指挥部下达了起义命令,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军3000余人,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时间
地点
领导
经过
意义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等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壹·引来火种——城市暴动的尝试
3.南昌起义的经过:
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南下结果如何?
强敌“围剿”,南昌处境危险
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择机北伐
交通便利,利于寻找国际援助
南下受挫,转战湘南和海丰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南昌起义所创第一
第一枪: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第一步: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步
第一支:起义中创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支队伍
第一幕:起义开辟了一个新时期,拉开了国共十年对峙的第一幕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4.议一议:南昌起义的意义?
知识拓展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中国革命第一枪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
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
1927年8月7日
方针:确定实行 和 的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论断:
土地革命
汉口
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1927—1937),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毛泽东提出“ ”的著名论断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
阅读诗词,说说包含了哪些关键信息?
部队名称——工农革命军
军旗样式——镰刀斧头
地点——湘赣边界
攻打目标——长沙
兵源——农民(矿工/军警)
时间——1927年9月
修水人赶做军旗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2.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起义失败,转向农村
文家市决策: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启示:学习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进军井冈山:1929年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对进军方向做何调整?
三湾改编纪念碑
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毛泽东为什么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1)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不发达,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2)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受挫,证明城市里的敌人力量强大。
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大城市是不可能的。
(3)将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4)农村土地广阔,农民有革命要求,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不足10% 90%以上
材料一 1913年中国人口分布情况表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地带”革命》
材料二:他(毛泽东)又一次阐发了关于“上山”的主张,他说,大敌当前,如果去进攻敌人占据的中心城市,无异于以卵击石,应该“上山”,去做革命的山大王。
——《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
放弃城市中心论,走农村武装道路。
【问题探究】:俄国的革命道路行不通,毛泽东的对策是什么?有何感想?
中国革命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
走自己的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井冈山道路”与“俄国道路”有何不同?
(1)“井冈山道路”与“俄国道路”不同,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俄国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两国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是因为国情不同。
攻占县城,严重受挫
文家市决策
工农革命军
三湾改编
井冈山
长沙
秋收起义计划:攻打中心城市长沙
文家市
三湾
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当时部队弹药给养缺乏,伤员很多,士气低落,很多动摇分子相互串连,逃离部队,部队人数由起义之初的8000人减少到只有700人。”
——《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决议”》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意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到1928年春,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便初步建立起来了。
2.秋收起义:
井冈山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
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
材料一: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为什么要首选井冈山?
3.井冈山会师:
砻市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在井冈
山砻市与毛泽东所部会师。
中国工农
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一万人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
南昌起义队伍;
湘南农民武装。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工农红军军旗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对朱德的采访,朱德是这样说的:
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3.井冈山会师:
据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对朱德的采访,朱德是这样说的:"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名称的变化看历史
国民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第四军不是序列号,而是一个荣誉称号。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心里暖洋洋。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反围剿那个斗志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江西民歌
红色历史故事《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要到山下去挑粮。来回有五六十里,不好走。朱德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团结群众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
勇于创新
实事求是
平等
·歌谣反映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战胜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体现了战士的什么精神?
图中布告由哪支部队发布?这支部队是如何形成的?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方式
特点
结果
归纳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点,会有怎样的意义和启示?
1927年8月1日
1927年9月9日
南昌
湘赣边界,长沙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毛泽东
武装斗争
仿照俄国经验,攻打大城市
敌人封堵,损失惨重
敌人强大,损失惨重
(1)相同:都是中共独立领导;目标点都是大城市;方式都是模仿俄国;结果都是失败。
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启示:俄国经验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材料一 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 1928年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 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从军长到伙计,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
——《红流纪事——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
需要人民的支持
国民党的武力威胁
根据地经济困难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根据地的建设:建立革命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三位一体
2.古田会议:
材料: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
我们的党、军队都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确立建党建军的根本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时地:1929年12月;福建上杭县古田。
内容:①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②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③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意义:会议奠基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方志敏:闽浙赣
贺龙:湘鄂边
洪湖
刘志丹:川陕
彭德怀:湘赣
邓小平:左右江
徐向前:鄂豫皖
最早:井冈山
最大:中央根据地
读图学史:这些革命根据地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在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毛泽东形成什么革命思想?到1930年,全国革命发展形势如何?
思想:毛泽东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经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形势: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在各根据地内,在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会址
3.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时间
地点
会议
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
时中央政府主席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先进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不断向西方学习。
材料二 只有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指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李鸿章(洋务派) 康有为(维新派)孙中山(革命派)
①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分别与哪一近代化探索事件有关?
被打断
被扼杀
被窃取
②材料二中共为走俄国道路,进攻中心城市,发动哪些武装起义?(举两例)最终结果如何?
③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找到一条什么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寻路的过程对你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有何启示?
【共同探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走西方的路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结果均遭失败
走俄国的路失败
道路: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经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思想。
启示: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寻路
大革命失败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辟路
转向农村
工农武装割据
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
课堂总结
井冈山道路
以俄为师
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路
本课知识总结:1.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武装的事件是什么?(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什么?)南昌起义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3.八七会议的内容是什么?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毛泽东领导了哪次起义?秋收起义
5.秋收起义时,共产党的军队被称为什么?工农革命军
6.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
8.井冈山会师后,中共军队的名称是什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9.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革命呈现出怎样的局面?工农武装割据
11.古田会议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2.哪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
13.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什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是哪里?瑞金
15.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
16.哪次事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
情境练习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论断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事件名称
古田会议
1.将下列事件与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情境练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有六位参加过南昌起义,十位大将中有四位参加过南昌起义或加入过南昌起义部队。这是因为南昌起义(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C.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
巩固练习1.贺龙元帅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贺龙元帅等开展的革命活动是( )A.领导南昌起义 B.指挥北伐战争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D.带领革命军抗击日军2.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3.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4.毛泽东作了这样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5.“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谁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A.毛泽东 B.朱德 C.陈毅 D.贺龙6.如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画中会师的双方是( ) A.朱德、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B.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C.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D.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7.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左右江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C.湘鄂边根据地 D.闽浙赣根据地8.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朱德 B.陈毅 C.毛泽东 D.周恩来9.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A.1928年井冈山会师B.1927年八七会议C.1927年秋收起义D.1927年南昌起义
A
B
C
B
A
D
B
A
C
10.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来”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取得胜利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D.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1.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和平民主建国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恩来曾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的是哪次起义?这次起义的爆发有何意义?
(2)材料二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井冈山上朱毛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探索过程说明了什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与时俱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