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绵亘(ɡèn)
残忍(cán)
搀扶(cán)
亵渎(zhì)
B.腐烂(fǔ)
跌撞(dié)
潺潺(chán)
枯竭(kū)
C.饿殍(piǎo)
内疚(jiù)
诅咒(zǔ)
洞穴(xué)
D.石崖(yá)
深邃(suì)
隽永(jùn)
蔑视(miè)
答案:C
解析:A项,“搀”应读“chān”,“亵”应读“xiè”;B项,“跌”应读“diē”;D项,“隽”应读“juà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鸭雀无声
弥天大罪
冥想
朝礼
B.死有余辜
逆来顺受
咀咒
雕琢
C.杀一儆百
绰有余裕
内咎
肃穆
D.荡然无存
嶙嶙白骨
深邃
亵渎
答案:D
解析:A项,鸭—鸦;B项,咀—诅;C项,咎—疚。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弥天大罪(满)
毕恭毕敬(完全)
嶙嶙白骨(突兀、重叠的样子)
B.死有余辜(罪)
杀一儆百(景仰)
内疚(因犯错而内心痛苦)
C.命运不济(有益,好)
毫厘不爽(爽快)
文过饰非(掩饰)
D.过犹不及(超过)
脍炙人口(烤肉)
怨天尤人(尤其)
答案:A
解析:B项“儆”的意思是“让人觉悟而不犯过错”;C项“爽”的意思是“差错”;D项“尤”的意思是“怨恨”。
4.对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律法必须遵守。②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山脉那边。③冬天降临了。④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人世。⑤但是律法却说:“不行!”⑥村庄里空荡荡的,人烟稀少。
A.①⑤③⑥④②
B.③⑥④②⑤①
C.③④⑥②⑤①
D.①⑤③④⑥②
答案:B
解析:本段文字应按逻辑思维的顺序考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结果)。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B.他母亲没有忘记他们的那双奇异闪亮的眸子,也回忆起他父亲30年前在沙漠里失踪的悲剧。
C.漫游者由于饥渴,身体还很衰弱。老者让他坐下。
D.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的语序应是“他们没有忘记他母亲……”。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阴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B.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庄稼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饿殍遍野。
C.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谦谦君子的冷落。
D.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答案:C
解析:C项,“谦谦君子”应改为“正人君子”。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开辟的道路并非易事。
B.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才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
C.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法律毕竟是法律
D.即使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答案:C
解析:A项,“因为”多余。B项,“只要”和“才”不搭配,应将“才”改为“就”。D项,“即使”应改为“如果”。
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大厦,作为智慧老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一支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山脚下空空如也,先驱者的尸首荡然无存。
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已把尸首拖入自己的洞穴。
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大道),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石上还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8.总结全文,思考“先驱者”应该具有哪些品质?(至少三点。)
答案:有敢于向未知世界和恐惧挑战的过人的勇气,要胸襟坦荡、无私、博爱,要有过人的智慧和舍生取义的精神。
9.本文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答案: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人类文明终向前进。
10.对画线句子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句是作者的议论和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守旧势力镇压新思想的强烈不满。
B.“不过将来”后面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方面表示强调,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类似的悲剧不会继续重演;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这样的悲剧仍然可以发生,但我们希望它不再发生。
C.“这样的事情”指的是勇敢的先驱者在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把人们引向新的自由时与守旧者进行不屈地斗争而最后反倒牺牲生命的现实。
D.句中用了三个时间名词:过去、现在、将来,说明在人类思想斗争的历史中,这样的悲剧始终不会停止发生。
答案:C
解析:
C项对“这样的事情”理解不全面,还应该包括守旧者迫害及杀死“先驱者”的现实。
1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贫穷、落后的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在于无知、愚昧、落后。(2)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3)要使真理的发展畅通无阻,就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阴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12.“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里所说的“幸福的生活”指的是怎样的生活?
答案:“幸福的生活”指因循守旧、不思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的生活。无知山谷是封闭落后的,山谷里的人们是愚昧无知的,他们的思想是顽固保守的。因此,他们的幸福的生活实际上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生活。
13.“古书”象征着什么?“漂亮石子”指什么?
答案:“古书”象征祖先们的思想制度,即守旧的思想。“漂亮的石子”是指从远方来的、有吸引力的、有生命力的新事物、新思想。
14.“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指怎样的人?
答案:指对“古书”的内容持有疑义,敢于质疑的“有创新”思想的先行者。
15.尽管石崖脚下白骨累累,但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还是年复一年地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对真理的追求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为了判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验的时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
A
。
B
关于太阳系的学说,
C
的进化论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因此,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我们认为,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
……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
D
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通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们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
16.结合语境,在文中A、B、C、D四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答案:A.毒草
B.哥白尼
C.达尔文
D.假的、恶的、丑的
17.“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中的“这样的”是指什么?
答案: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
18.选文中“这种态度”具体指什么态度?
答案:提倡自由讨论,不轻率作结论的慎重态度。
19.《〈宽容〉序言》中形象描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的斗争过程,而本文则从理论上作出了高度概括,得出了“真理发展的规律”,试简述这个规律。
答案:真理总是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开始常常不被多数人承认,但真理必将战胜谬误,真理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