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五胡”是指哪五个少数民族
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主要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复习巩固 随着人类飞上太空,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也越来越详细。如今,人们已经绘制出详细的“月图”。在月亮背面的月图上,你可以看到有一座山标明“祖冲之山”。这是以我国南北朝时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紫荆山天文台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为“祖冲之星”。 导入新课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郦道元和《水经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科学技术第18课自主学习南朝著名数学家、
天文学家《缀术》推算出
圆周率的精确数值北魏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北魏杰出地理学家《水经注》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429年——500年),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字文远,范阳遒(现在的河北涞水)人。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作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人们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1.什么叫做圆周率:圆周率=圆周:直径2.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西汉 刘 歆 3.1547东汉 张 衡 3.16曹魏 刘 徽 3.14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3.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曹魏 刘 徽 创造“割圆术”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一百九十二边形 割圆术什么是“割圆术”呢?
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之比求得π值,这样圆内接正多边形越多,求得的π值就越精确。祖冲之从圆内接正九十六边形一直计算到圆内接正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万 千 百 十 个1,2343,78452,04936,1504.古代的运算工具:算筹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说一说圆周率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齐民要术》书影《齐民要术》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特点
地位或价值阅读时光贾思勰大约北魏末年(533年-544年) 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主要集中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内容丰富、完整;规模大;较有系统;实用是一部综合性农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以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达尔文说,他的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影响,他指的就是《齐民要术》。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歌谣小麦套西瓜,抱个金娃娃;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民不用力耕田;月中但得震三卯,棉花豆麦定丰收;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雷鸣甲子庚辰日,蝗虫成灾损稻禾;夏至风从西北起,蔬菜瓜果受煎熬;立秋无雨空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果也难留。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地理专著《水经注》。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忘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期间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经注》译文 自三峡开始的七百里江面两岸群山相连,没有间断之处,山峦重重叠叠,遮蔽了天日。除非是正午和夜半,否则看不见日月。甚至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了山坡,不论是顺江而下还是逆水而上,道路都被阻断。赶上皇帝发的紧急诏令,有的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黄昏就到了江陵,中间的路途达到了一千二百里之多,即便是乘上快马御风也没有它快。小结:魏晋南北朝科学成就简表贾思勰郦道元祖冲之他们为什么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你最敬佩哪一个?为什么? 敢于大胆设想,勇于创新,注重实践,善于观察,虚心请教,顽强毅力,勤奋刻苦。123456 答案123456 答案123456 答案123456 答案 公元429年4月20日?数学家祖冲之诞辰 。祖冲之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429年4月20日(南朝宋元嘉六年三月初一日),出生在一个侍从官员家里。祖冲之从小就聪明好学。20岁时因学有成就,进了当时的国家级研究机关华林学省。由于他对各种事物敢于大胆设想,勇于创新,注重实践,并且勤奋刻苦,因此,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是采用割圆术这一方法,计算出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例,为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最精确的圆周率。15世纪时,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才超过了他,把圆周率推算到了17位有效数字,但已在祖冲之之后1000多年了。在欧洲,直到1573年,才先后由奥托和安托尼兹求出祖冲之所算的数值来。不仅如此,祖冲之还正确地推导出球的体积公式,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球体公式。他所引用的原理和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所引用的公理是一致的。 阅读资料 祖冲之将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写成一本书,名为《缀术》。此书在唐朝时首先作为太学《算经十书》之一,被列为课本。后来,此书传入朝鲜、日本,也被当做教科书。可惜到北宋时竟失传了。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33岁时就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叫《大明历》。《大明历》中有两项重大改革,一项是打破了我国沿袭很久的“19年7闰”的老闰法。祖冲之经过仔细推算,发现这个闰法每过200年就会相差一天。因此,他打破传统观念,反复计算,精确地得出了每391年中加上144个闰月的新闰法。祖冲之在历法计算中还第一次应用了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的岁差原理。所谓岁差,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不可能完全回到原来位置的现象。祖冲之应用这个原理精确地计算出一回归年是365.24284481日,同近代科学测量相比一年只差50秒。这在天文历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此外,祖冲之还制造了许多精巧的机械。例如“指南车”、“千里船”、“木牛流马”等。祖冲之不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齐民要术》详尽记述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决不是材料的堆砌。贾思勰在各个方面都发表了精辟见解或理论上的概括。比如在耕种时,提倡不违农时,只要“顺天时,易地利”,就会“用力少而成功多”;在种植计划上,主张因地制宜,不然,“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田间管理上,极力主张“锄不厌数,周而复始”,“锄上十遍,便得八米也”。“锄头三寸泽”,多锄还可以抗旱保墒;在种植方法上,主张轮种,他认为谷、稻、麻不能“重茬”,必须轮种。谷子重茬,“莠(杂草)多而收薄”;大麻重茬,“有点叶夭折之患”,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在农业生产中,至今还被当做法则一样遵守。 贾思勰不仅到实际中去,从具有实践经验的农夫中汲取营养,在一些疑难问题上,还亲自动手,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一年,他养了200只羊,没想到秋天没有贮存足够的饲草,到了冬天,竟冻饿死了不少,后来虽然赶紧又买了不少干草扔到羊圈里,但又多半被羊踩烂,羊还是接二连三地死掉,差不多只剩下一半了,而且样子都是那样难看和可怜。这个问题他百思不解,就向有养羊经验的老农请教,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第二年秋天,贾思勰接受头一年的教训,为羊贮存了足够的饲料,并且想了个办法,把青干草堆放在羊圈中间的高地上,用栅栏围起来,使羊在栅栏周围能随意抽草吃。这样,每只羊都长得膘肥体壮,新添的羊羔也都欢欢实实的。贾思勰终于取得了养羊的成功经验,他把这个经验和以前的教训一起整理好,生动具体地写在《齐民要术》里。
贾思勰靠深入实际,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所取得的新鲜经验,在《齐民要术》里,汗牛充栋、俯拾皆是。在许多方面,较之前人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做出了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