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3.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4.下列战役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涿鹿之战②城濮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5.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6.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7.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该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来(
)源:
A.商鞅变法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宋代澶渊之盟
8.“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9.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迁都洛阳
C.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D.不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10.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1.
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12.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
)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
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14.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15.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元
16.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17.“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现在中医已迈出中国,走向世界。请指出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
)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8.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独创一家,关键是(
)
A.擅长多种书法、多才多艺
B.创作《兰亭集序》闻名天下
C.注重吸取前人书法精华
D.具有书法艺术的天赋
19.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是曹操所为的有(
)
①.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③.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④.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21.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22、江南的和工业有很大进步,主要的手工业有(
)
①冶铁
②纺织
③造船
④青瓷制造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以下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①发给官吏俸禄
②迁都洛阳
③提倡与汉族通婚
④要求采用汉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4.以下所列,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下面是小周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古代文化典籍成书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A.②④①③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4分)
27.(1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 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1分)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1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1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2分)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1分)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2分)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材料三:
北方某民族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姓
元
长孙
陆
贺
刘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2分)?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2分)?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2分)?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2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3分)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3分)
29.世界近代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有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七年(6)班学生以“我最崇拜的名人”为主题,进行探究,大家一起参与吧!(10分)
第一类
四大发明
东汉时期,
1
(2分)改进造纸术,随着纸的普遍使用,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第二类
数学
2
(2分)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这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第三类
农学地理
贾思勰的著作
3
(2分)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4
(2分)写成《水经注》一书,它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事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感同身受
在这次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名人的品质是
5
(2分)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D
3.D
4.C
5.A
6.A
7.C
8.D
9.D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16.C
17.D
18.C
19.A
20.D
21.D
22.D
23.D
24.A
25.C
二、材料分析题
26.(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4分)
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示意图: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
(3)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4分)
27.(1)赤壁之战(1分);C(1分);西晋(1分);
(2)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人南迁)(1分);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1分)
(3)迁都洛阳(2分);
说汉语(改汉姓、学汉礼、遵汉制等言之有理皆可)(1分);
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4)①
国家局部统一;②江南地区的开发;③民族融合
(任意两点得2分)
28.(1)“魏主”是
(北魏)孝文帝(2分);洛阳(2分)
(2)学习汉语(2分);鲜俾族(2分)
(3)元。(2分)
(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3分)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3分)
29、1蔡伦、(2分)2《九章算术》、(2分)3《齐民要术》、(2分)4郦道元、(2分)5言之有理即可。(2分)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