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二、导入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板书:《诗经·采薇》
三、预习案反馈(幻灯片)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
岁亦莫(mù)止
犭严
狁( xiǎn
yǔn
)之故
载( zài)
饥载渴
靡(mǐ
)使归聘(pìn
)
王事靡盬(mǐ
gǔ
)
不遑( huáng)启处
四牡骙骙(kuí
)
小人所腓(féi
)
象弭(mǐ
)鱼服
雨(yù)雪霏霏(
fēi
fēi )
2、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
(1)岂不日戒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
3、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不遑启居:
古义:古人坐时,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义:启发,居住。
(2)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古义:“君子”指将帅;“小人”指士兵。
今义:“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小人”卑鄙无耻的人。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1)岁亦莫止:通“暮” 文中指年末。
(2)彼尔维何:
尔通er
(草头下面一个尔,打不出来),意思是,花盛开的样子
(3)维常之华: 华,通“花”,花朵。
(4)猃狁孔棘:
通“急”,危急。
四、出示学习目标并略作解释。(3分钟)
六、合作探究(10分钟)
学生起立,交流探讨【探究案】中的题目。
展示要求:组长组织,各层组员:A层解答疑问,B层总结方法、规律,C层明确答案并积极补充。
七、高效展示(10分钟)
【合作探究】点拨
1、《采薇》一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1: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答2:“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品读前三章,想一想:前三章写了什么内容?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春、夏、秋,后面回家时是冬天)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思乡的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3、仔细品读4-5章,这两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再现了什么内容?
答: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细节描写。写的是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4、诗歌最后一章前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历代传诵不已,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谈谈其备受人们赞赏的原因。
答: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八、准确点评,总结提升(10分钟)
教师的点拨主要有:一是对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同学的答案和点评同学的点评情况进行评价,赋分到【展示】和【评价】二是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赋分到【质疑】。解答疑难问题。补充学生遗漏的要点,三是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和拓展,对文本内容进行挖掘和提升。讲解时要做到语言简练,讲深讲透。
十、学科班长总结(2分钟)
1、总结学习内容,给大家归类总结,强调重点。
2、总结目标达成率。
3、评价小组活动,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十一、布置作业
完成下一课的预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