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日出 日落 1、昼夜的成因1.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是虚拟的,我们如何得知虚拟的轴在哪?
一、地球的自转知识回顾与深化:自西向东2.地球绕着什么在自转?地轴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自转方向地轴地轴贯穿于南北两极点,地轴的北端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太 阳北极星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从南北两极上空看地球又是怎么样运动的?判断是哪个是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哪个是南极上空的俯视图?请你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讨论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白天黑夜的交替循环 地球在自转,为什么我们
感觉不到自己在动呢?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每转一周,称为1个周期。
约24小时 2.自转周期思考与讨论:当地球自转一周时,白天和黑夜如何变换?变换了几次?
(中国宁波)二、昼夜交替的成因太
空
中
拍
摄
的
地
球
照
片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想一想:只有白天假如地球是不转的想一想:一边永远是白天,另一边永远是黑夜昼夜现象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白昼黑夜太阳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原因:地球的自转昼 半 球夜 半 球昏线晨
线ACBD从黑夜到白昼从白天到黑夜晨昏线(圈)晨昏线:指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线: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时。
昏线: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时。早上的太陽在東南方—竿影斜向西北方一中午的太陽在正南方—竿影斜向北方下午的太陽在西南方—竿影斜向東北方太阳的位置与竿影的变化1.早上的太阳在东南方—
竿影斜向西北
2.中午的太阳在正南方—
竿影斜向北方
3.下午的太阳在西南方—
竿影斜向東北1、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人们把太阳连续两次位于正南位置的时间间隔,为地球大致自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定义为一日。
2、一日=24小时
3、我国古代有日晷和漏刻等计时工具。三、计时古代计时仪器日晷:利用一根标杆投出的日影的方向和长度来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由一根晷针和刻有时刻线的晷面组成。上海世纪大道日晷火星上日晷漏刻:是古代的一种等时性计时系统,“漏”是指利用滴水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刻”是日以下的时间单位,古人将一昼夜分成100刻。
古钟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祖冲之 计算出圆周率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编制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一行 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提出的恒星自己移动的观点早一千多年。
郭守敬 编制成了新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日,即三百六十五天五时四十九分十二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二十六秒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形成昼夜现象原因:地球既不发光,又不透明。形成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地球自转。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天体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的(或东升西落)。
3、地球自转一周定义为一日,一日=24小时。
4、我国古代有日晷、漏刻等计时工具。
5、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转动是( )A:顺时针 B:逆时针A2.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地球不发光 不透明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B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