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流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教学重点: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2、能力目标:背诵。教学难点: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过程:导语设计:(5分)
1、师语:同学们!请阅读下面两幅对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其中的两位历史名人分别是谁?这里有两处文学圣地,你知道吗?分别在哪里?上联是:草堂起宏愿,杜工部病体寒衣不失天下之怀。下联是:陋室有德馨,刘禹锡安贫乐道不改高洁之志。是啊,同学们说的很对,上联说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下联是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刘禹锡的陃室去看一看究竟。2、出示目标导航:自主学习、质疑交流(15分)学生利用15分钟的时间捕捉知识链接里的相关信息。1.题目解读:了解“铭”这种文体。2.
走近作者:关于刘禹锡的资料。3、读准字音。掌握重点字词,能够翻译。(教师指导)合作探究、展示反馈:(20分)◆学生自主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教师归纳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之”的用法)2、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押的是ing
和in韵景——环境优美;人——交友高雅;事——生活闲适.小结:中心论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象征手法: 托物 言志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例证、引证修辞手法:比兴对比对偶反问引用5、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三、归纳总结、训练检测:(5分)1、教师小结: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答:身居陋室却惟吾德馨,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出生在现在,这样的高贵品行定会被赋予时代的特殊色彩,原则上的观念与价值取向不会改变,但因为时代的不同,“谈笑有鸿儒”的他会在这个社会大放异彩!
编号:陋
室
铭主备人:
时间:2016—5班级:
姓名:
学号:
温馨寄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重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重点)一、自主学习、质疑交流(15分)(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主预习】(小组合作,预习交流)
1、解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题目中的“铭”是指: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作者及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2、朗读课文2至4遍,用笔圈点出感受深刻的词句和不理解的地方。3、下面的词语你认识吗?(请特别注意黑体字的读音)
陋室铭(
)德馨(
)
鸿儒(
)案牍(
)西蜀( )调( )素琴4、自学课文,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课文。1)请写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解释。名
斯
馨
鸿儒
白丁
调素琴
丝竹
乱
案牍
劳形2)请写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及其翻译。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还有哪些词或句不会理解的呢?请摘录下来。合作探究、展示反馈:(20分)(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2、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文中押的韵是:
韵脚是:
3、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陋室不陋的?
4、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要写“山”和“水”?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同时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陃室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5、读过本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2)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3)有句古诗说:“时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文章的开头三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5)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①
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
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
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④
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6)知“陋室”(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什么?《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7)品“陋室”(合作探究)
1、陋室,陋在何处?(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2、陋室,真的陋吗?(思维角度:主人、环境、交往、生活)
3、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三、归纳总结、训练检测:(5分)1、教师小结: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答:身居陋室却惟吾德馨,若他出生在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的高贵品行定会被赋予时代的特殊色彩,原则上的观念与价值取向不会改变,但因为时代的不同,“谈笑有鸿儒”的他会在这个社会大放异彩!
个性化导学设计:(包括导学更新、问题更新、习题更新)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优(
)良(
)一般(
)组长签字:
个性化导学设计:(包括导学更新、问题更新、习题更新)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优(
)良(
)一般(
)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