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相关历史。
2、了解《汉谟拉比法典》和种性制度的影响。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埃及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农业发展,适合人类生存。一、金字塔的国度:古埃及1、发源地:2、国家的出现:
3、国家的统一:
4、国家的灭亡:5、古埃及文明的标志: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国王权利和尊严的象征)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100年(国王称为法老)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波斯灭亡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将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孟斐斯狮身人面像——国王权力的象征——木乃伊胡夫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1、发源地:2、国家的出现:
3、国家的统一:
4、文明的标志: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世界第一部
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二、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左右,
苏美尔人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古巴比伦城遗址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请回答:
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哪个重要文献?
2这部法典是由谁,在何时制定的?
3从条文上看,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其实 质是什么?
4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1、发源地:4、古印度文明的标志: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三、等级深严的种姓制度:古印度2、“哈拉帕文明”的出现:约4000多年前,是古代世界
面积最广的青铜文明之一3、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公元前13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奴隶制国家
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约4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 公元前13世纪后,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起奴隶制小国。 种姓制度目的产生的?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 梵 天婆罗门(第一等级)吠 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印 度 的 “ 种 姓 ” 制 度婆婆杀了狗 脑袋(首)拖着走吠舍 Vaisya刹帝利
Ksatriya婆罗门
Brahman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一、古代埃及(北非 尼罗河流域)1.埃及文明:前3500年2.埃及统一:前3100年二、古巴比伦(西亚 两河流域)1.古巴比伦统一:前18世纪(汉谟拉比)△ 2. 文明象征《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象征:种姓制度△3.文明象征:三、古代印度(南亚 印度河、恒河流域)金字塔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创立者:雅利安人等级划分: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四大文明古国情况简表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前3100年前18世纪前15世纪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有: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
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D ① ?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国王、官吏、
武士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
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从事最低贱的职业。实质: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阶级关系被掩盖在等级的划分中,容易模糊阶级界限,不利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团结对敌;
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生产受到限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制度虽已废除,但仍保留残迹。 第六条,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七条,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手中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奴隶、女奴、牛、羊、驴,不论任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视为窃贼,应处死。?
第一九九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汉谟拉比法典》
①该法律第六、七两条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该法律第七、第一九九条把奴隶看作是什么?①保护奴隶主私有财产;
②把奴隶看作奴隶主私有财产。课堂小结 亚非地区的几个大河流域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向外传播,最终形成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大格局,也为此后世界文明进一步发展传播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