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C)
A、枝柯(kē)
璀璨(cuǐ)
生意盎然(àng)
B、禀赋(bǐng)
湛蓝
(zhàn)
沁人心脾(qìn)
C、槲树(hú)
顷刻
(qīng)
韶华灿烂(sháo)
D、馨香(xīn)
硕大
(shuò)
惴惴不安(z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C)
A、荒诞
赋予
欢歌笑语
字里行间
B、草莓
剥夺
似水流年
一去不返
C、蔬落
思虑
如花似绵
妙龄十八
D、消逝
幻觉
从容不迫
不可取代
3、《草莓》的作者是波兰(国家)作家伊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凯维奇(人名)。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D
)
A、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B、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C、小说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感情,感人至深。
D、春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C)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整建活动,使我校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B、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C、2014年秋季开学,各地陆续出现学生军训晕倒死亡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D、开学第一周,七年级各班新生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6、班级组织以“公平与信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清脆童音,我不相信
2011年2月24日,我们去小学部报告厅,和一群四年级小朋友一起听安全讲座。
讲座上,老师提问:“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应该去扶他吗 ”
我迟疑了一下,只见不少四年级小同学齐齐举手:“不能,要不然那个老人会说是我推倒他的。”
“路上遇到哭泣迷路的小弟弟小妹妹要我们带他回家时,我们应该答应他吗 ”
一个小同学站起来回答:“不能,这是一个陷阱。”
……
对于好多这样的问题,都是一排迅速举起的小手,和用清脆童音回答的“标准答案”。
针对上述材料,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同学甲:这样整齐的回答是有人教过的吧?老师不应该这样教他们。
同学乙:老师其实也是很无奈的,这样的教育固然让人觉得很悲哀,但如果不这样教,出了事情后果就更严重了。
主持人: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某种的现象,它们已经影响了年幼的心灵。
(1) 你认为主持人说的“某种现象”指什么现象?请结合材料概述。
参考:做好事反受牵连乃至诬陷、敲诈或“利用孩子的单纯与善良进行欺诈、诱骗”等。
(2)为了建设公平与诚信的社会,请你提一条建议。
参考:①我们应当真诚待人,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②职能部门应当在立法与舆论导向上鼓励见义勇为与助人为乐等行为。
③应当加大打击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
(3)本次活动要选一首歌曲作为推广曲目,旨在呼唤真诚与信任。备选曲目有两首,歌词摘录如下,你选择哪一曲,为什么?
我相信
我相信
庄妮
杨培安
我相信天是蓝的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笑是甜的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风是暖的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我相信泪是感动的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
我相信爱的无私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
我相信纯真的孩子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梦要坚持 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没有人会孤独……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参考:选择第一首。理由是第一首相信这个世界是纯真的、美好的,更加符合这次活动的主题,而第二首更多的是相信自我相信明天。
二、拓展延伸
蒲公英
那是春日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草绿了,花开了,那些花儿,在远远近近的绿草间里像星一样闪烁。无数老人和孩子在草里徜徉花里漫步,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
那时侯我正失意着,骑着车子在堤上乱走。一不留神,车子歪了下去,险些撞着坐在堤下的一个老人。在向老人表示了歉意之后,我没走,就坐在老人身边。
那段日子,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在我的思想里蓬蓬勃勃。很久以来,我看见一片落叶,便伤感,觉得自己也是一片落叶。我看见一片落花,也伤感,觉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见流水,还是伤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样流逝了。
老人看出了我的失意,跟我说起话来。老人说:“年轻人,怎么这样无精打采呢?”
我手里缠着一根草,在老人问过后,我晃了晃那根草说:“我这辈子将像这根草一样平凡。”
老人没做声,只是看着我。
在老人的注视下我说了起来,我说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初中是因一场病休学了一年。此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勉强读了高中后,又没考取大学。我又说一个人连大学都没有上过,毫无疑问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这一辈子将在平凡中度过。我还说我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我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辉煌。
说到这里我流泪了,我心里装不下太多的失意,它像汹涌的洪水,找到了决口。
老人这时开口了,老人说:“你知道你手里是什么草吗?”
“不知道。”
“它是蒲公英。”
“这就是蒲公英吗,我常在诗人的笔下见到它,可它也很普通呀。”我说。
“你没看见它开着花吗?”
“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
“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辉煌
“在诗人的笔下?”
“不。”老人摇了摇头,注视着我。俄顷,他站了起来,跟我说:“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吧。”
我听从了老人,也站了起来。
随后,我跟着老人沿着那条堤往远处走,大约二十分钟后,我看见了一个足以让我这一生都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块很大的河滩,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大。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
一朵小花,也可以这么辉煌么?
我们再没说话,就那样伫立着,起风了,花儿轻轻地向我涌来。我忽然觉醒了,心里一下子飘满了那些美丽的蒲公英。
我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一直到现在,那漫无边际的蒲公英还在我眼里烂漫着,而且,在那里我看见了自己。
1、仔细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那段日子“我”失意的原因。
参考:从小立志不甘平凡的“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觉得自己一生将在平凡中度过,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辉煌的梦想。
2、请赏析文章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表达作用等方面进行赏析)
参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春天花的美丽,以及老人和孩子给春天带来的生机。渲染了一种美好的气氛,反衬了“我”失意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3、据文章内容,概括出文中“我”的心态变化过程,写在方格内。
失意 → 震撼 → 觉醒
4、仔细阅读文章,结合下面两句话所出现的语境,具体分析语句中两次出现的“毫不起眼”一词是否意思一致。
A:“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
B: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参考:两处的“毫不起眼”意思不一样。第一次出现在“我”在堤上的手中,只一棵,而且认定它是一根草,显得很平凡,很普通。第二次出现在河滩上,它已融入大片之中,本来很平凡的蒲公英已经变得辉煌。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冰心《繁星》
【材料二】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
参考:生命即使很平凡,毫不起眼,但只要自信、自强不息,依旧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使生命变得辉煌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