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2010年中考复习研讨会江东区教研室 潘小梅
2009年12月21日发言要点
一、2009年中考命题回顾
二、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
三、2010年中考展望一、2009年中考命题回顾1.命题要求:难度系数0.75左右。
适度体现PISA测试。
2.时间安排:
命题历时25天。
第1---5天:命题
第5---10天:审题、修改、校对
第10天后:付印,副卷命题等
试题的基本立意:全面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
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突出考查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尝试考查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来自课本的试题7.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宁波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16.如图,在坡屋顶的设计图中,AB=AC,屋顶的宽度为10米,
坡角为35°,则坡屋顶高度为 ▲ 米(精确到0.1米).二、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8.以方程组 的解为坐标的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A
点评:考查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10.反比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可能是
(A)1 (B)2
(C)3 (D)4
答案:C
点评:既考查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又注重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考查。而且本题入口很宽可采用特例法(具体坐标代入演算)此外还可采用面积法、排除法等解决问题。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12.如图,点A、B、C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
依次为-1,1,2,分别过这些点
作X轴与Y轴的垂线,则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A) 1 (B) 3
(C) (D) 答案:B
点评: 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函数图象意义的理解,还考查了如何将函数解析式与直线上点的坐标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新课程注重基础、关注联系与综合的特点,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18.如图,⊙A、⊙B的圆心A、B在直线上,两圆的半径都为1cm,圆心距AB=4cm.⊙A、⊙B沿直线以每秒2cm的速度相向运动,当两圆相切时,⊙A运动的时间为 ▲ 秒.
答案: 或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0.已知:如图,点A,B在数轴上,点A在原点左侧,点B在原点右侧,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是,求x的取值范围.
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0. 如图,点A,B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它们所对应的数分别是 ,且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 的值.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1.(1)如图1,把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得到一个六角星,则这个六角星的边数是 ▲ .
(2)如图2,在5×5的网格中有一个正方形,把正方形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请你把得到的图形画在图3中,并写出这个图形的边数.
(3)现有一个正五边形,把正五边形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正五边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得到的图形的边数是多少?
答案: (1)12.
(2)这个图形的边数是20.
(3)这个图形的边数是30.
点评:本题来自课本的一个课题学习《精彩的分形》,
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整体编排巧妙地体现了
数学知识与美感的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积极探索的能力。作为一道PISA题…………………………………………………………………………………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2.2009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集中测试项目包括体能(耐力)类项目和速度(跳跃、力量、技能)类项目.体能类项目从游泳和中长跑中任选一项,速度类项目从立跳远、50米跑等6项中任选一项.某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女生在速度类项目中选择了立定跳远,现从200名女生中随机抽取10名女生进行测试,下面是她们测试结果的条形统计图.(另附:九年级女生立定跳远的计分标准)九年级女生立定跳远计分标准(注:不到上限,则按下限计分,满分为10分)距离(cm)17419619920520120018320019718921010名女生立跳远距离条形统计图
成绩(cm)197189181173…分值(分)10987…
180030609012015012345678910学生序号
(1)求这10名女生在本次测试中,立定跳远距离的极差和中位数,立定跳远得分的众数和平均数.
(2)请你估计该校选择立定跳远的200名女生中得满分的人数. 以跳远为背景的中考题距离(cm)174196199205201200183200197189030609012015018021012345678910学生序号10名女生立跳远距离条形统计图2009年中考试题评析2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
坐标为,直线BC经过点B,C,
将四边形O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得到
四边形,此时直线、直线 分别与
直线BC相交于点P、Q.
(1)四边形OABC的形状是 ▲ ,
当=90°时,的值是 ▲ ;
(2)①如图2,当四边形的顶点落在轴
正半轴时,求的值;
②如图3,当四边形的顶点落在直线BC上时,
求的面积.
(3)当时,在四边形OABC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
的点P和点Q,使?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压轴题的产生 (1)变换作为新课程新增的内容,在近
几年的宁波中考试题中没有体现。
(2)旋转变换的考查能够关注初中数学
核心知识的考查。
(3)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折纸操作)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图形的旋转、轴对称,三角形的相似、全等,涉及了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并且利用旋转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图形的特点结合起来,本题中把图形的变换融合其中,在变化中蕴含着不变的量(如OP=PQ等),题中规定角的范围,能减少思考量又能完全体现变化的本质。本题也可动手操作去探索规律,对减少题海训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三、2010年中考展望一、关于分值及其分布:
二、关于难度:
难度系数0.70---0.75
三、关于迎考:
落实基础
关注应用(实际应用、动手操作)
把握方向
谢谢!课件19张PPT。初三数学复习体会东恩中学数学组 徐淑贞 初三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差异性,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初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两级分化非常大,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综合复习的课堂教学难度。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总复习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工作,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明确中考的方向,抓好基础,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要有所了解,对整个初中段的教材要有明确的把握。认真深入地研究近几年的数学中考试题,认真比较07至09年的《考试大纲》,对于调整的内容,按调整后的要求进行复习。详细了解各知识块考查所占的比例、主要方向、常见题型、难度和试题的走向。我们还把近三年宁波数学中考试题完整地做一遍,认真地研究参考答案、解题规范和得分点的分布,及评分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一、教师对中考内容的摸底
基础是能力的根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树立起抓基础是根本,抓能力是核心的意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我们依据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精心编制复习计划,选定复习用书。 二、紧扣课标,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中考命题以基础题为主,有些是课本上的原题改造的。虽然试卷后面的压轴题“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的引伸、变形、组合,所以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绝不能脱离课本。
三、重视课本,适当归纳知识结构 ∠P=90°+∠A1234AP∠P=∠AP是内心P是内角角平分线与外
角角平分线的交点AP1234P是两外角角平
分线的交点∠P=2 ∠A∠P=90°-∠AAPP是外心AP∠BPC=180 °-∠A
P是垂心BC基本图形3、若∠A=70°,则∠BPC=125°2、M为优弧BC上任意一点
∠BMC=______________;
M1、若∠A=70 ,∠DOE=55°55°1、适度拔高尖子生
2、调动中档学生学习能动性
3、有意识“偏爱”学习困难生
四、分层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
采取相应的策略
如图2,AB是圆O的直径,圆O过AC的中点D,DE⊥BC于E
1、求证:AB=BC
2、求证:DE是圆O的切线.
习题课让中档学生上台展示自己
的 解题思路,实现自我价值,
体验成功的喜悦。
1、适度拔高尖子生
2、调动中档学生学习能动性
3、有意识“偏爱”学习困难生
四、分层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
采取相应的策略五、相互合作,资源共享1、每周一次综合测试,每位老师轮流出卷
2、每位教师收集整理大量数学试卷,命题 时互相参考
3、发现好题推荐给大家使用
4、互相听课,评课。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试卷讲评课,单元复习课)
已知如图,Rt⊿ABC, ∠ACB=90°,AC=8,BC=6,若半径
为r的两个等圆⊙O1, ⊙O2外切, 且⊙O1与AC,AB相切,
⊙O2与BC,AB相切,求等圆的半径r.
ABCO1O2已知如图,Rt⊿ABC, ∠ACB=90°,AC=6,BC=8,若半径
为r的n个等圆⊙O1, … ⊙On外切, 且⊙O1与AC,AB相切,
⊙On与BC,AB相切,求等圆的半径r.
ABCO1O2On…O1ACB…五、相互合作,资源共享1、每周一次综合测试,每位老师轮流出卷
2、每位教师收集整理大量数学试卷,命题 时互相参考
3、发现好题推荐给大家使用
4、互相听课,评课。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试卷讲评课,单元复习课)
1.如图1,△ABC中,AB=AC,O是BC的中点,以O为圆心的圆与AB相切于点D,
求证:AC是圆O的切线.
2.如图2,AB是圆O的直径,圆O过AC的中点D,DE⊥BC于E.
求证:DE是圆O的切线.
下列两题,你分别选择哪种方法判断其为切线?(无切点作垂线证半径)(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E证明直线与圆相切,但无切点时,往往过圆心作切线的垂线,再证明d=r
一般情况下,要证明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它过半径外端(即一点已在圆上)是已知给出时,只需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如图1如图212教师收集学生作业本里和试卷上集中性
的错题,汇编成试卷,加强巩固练习。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1.如图Rt△ABC中,AB=10,BC=8,以点C为圆心,
4.8为半径的圆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
是___________;相切设⊙O的半径为r,则当 ______________ 时,
⊙O与线段AB没交点;
当______________时,
⊙O与线段AB有两个交点;
当 ______________ 时,
⊙O与线段AB仅有一交点;0<r<4.8或r>84.8<r≤6r =4.8 或6<r≤810 总的说来,我们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以及学生的层次加以相应的落实,既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又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学,从而达到知识点和考点学生都能真正掌握的目的,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使我校在2009年中考中数学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以上是我们在数学总复习工作中的一些粗浅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
谢 谢!课件10张PPT。初三有理数复习宁波十九中学黄伟建填空题
1、 的倒数是 ,-2的相反数是 ,π-4的绝对值是 ;
2、在方程组 中,(2)-(1)消去x得 ;
3、已知(x-1)(x+2)是负数,那么x-1与x+2的关系是 ;
4、按规律排列的一串数2,-5,8,-11,14,-17,…… 则第35个数是 。
有理数运算 5y=-8异号1044-π231、10.2亿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吨;
2、如图一块三角尺的斜边长12.4cm,一个锐角30°,中间的圆孔直径2.2cm,这块三角尺的面积是 cm2(保留3个有效数字)
3、一张纸的厚度是0.09mm,
如果允许将这张纸对折27次,
那么厚度比珠穆朗玛峰 。
4、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某建筑物在图上的面积为50cm2,则该建筑物的实际占地面积为 m2。 有理数运算 1.02×10929.5500000高填空题
1、数轴上A、B两点代表的数是a、b,那么线段AB的长是 ;
2、数轴上A、B两点代表的数是a、b,那么线段AB的中点C代表的数是 ;
3、已知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
4、计算 = ;
5、已知 ,那么y的最小值是 。 数轴及它的作用 │a-b│2
(1)本周内该股票的最高价每股是多少? 最低价每股是多少?
(2)已知小张买进股票时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还需付成交额的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税,如果小张在星期5收盘前将全部的股票卖出,则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有理数综合应用 2、股民小张在上星期5买进某种股票2000股,每股38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
(1)本周内该股票的最高价每股是多少? 最低价每股是多少?
(2)已知小张买进股票时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还需付成交额的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税,如果小张在星期5收盘前将全部的股票卖出,则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解:(1)最高价=38+2.32=40.32(元)
最低价=38+2.32-1.85-1.3+2.4-2.54=37.03(元)
(2)(0.97+38×1.5‰ +37.03×2.5 ‰)×2000
=2239.15(元)
答:小张亏损了2239.15元。3、有一个计算器,计算 的近似值时只能显示4.977600796×10-4十个有效数字,现在想知道第十一个有效数字是什么,可以在这个计算器中计算
(写上一个算式)。 有理数综合应用 显示的数:9.776007964 4.如图已知抛物线
及点 ,过B的直线交抛物线和它的对称轴于C、D,且线段CD的中点是B,求D点坐标。EFHG有理数综合应用 小结有理数的运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重在“算法”,即计算的方法。
数轴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好“帮手”,要善于利用数轴。
尽量摆脱计算器,增强“数感”。课件4张PPT。有理数复习设计思路宁波十九中学黄伟建
QQ群:88730268
黄伟建博客:nbhwj.com设计思路一有理数意义和分类属于概念,不予复习。
有理数运算法则数量众多,学生几乎没有出现因为遗忘法则而不会计算的现象。
可以由计算器代替的有理数的运算,不予复习。
有理数大小比较也可以由计算器代替,不予复习。
复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设计思路二有理数运算重在应用,所以本课的运算大多都在具体情境下进行。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课就数轴进行了数形结合的训练。
初三复习重在综合,本课问题的选择结合了相似形、函数和许多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多种的能力是初三数学复习的重点。谢谢各位指导课件35张PPT。宁波七中 杜斌
2009.12.20尝试着改变
——努力营造高效的数学复习课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一)做好复习前的准备工作1、通读教材? 研究课标2、以人为本? 研究学生3、把握动向? 研究中考4、科学安排 研究计划 (二)阶段复习的具体措施 1、单元复习阶段——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沟通联系 2、专题复习阶段——把握重点抓住考点 训练思维 3、模拟讲评阶段——综合模拟查漏补缺 调适心态(三)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课效率的方法第一阶段:单元复习阶段 要求:
以“课标”为标准,以“单元”、“章节’为顺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课前自主复习—课堂讲练结合—课后精简作业—自习反馈矫正。
(1)明确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
(2)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形成网络;
(3)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训练;
(4)精选例题、适当控制教学的难度,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避免偏离复习方向,特别注意课标增加与删除的内容.
(5)精简作业,以中低档题训练为主,避免重复;
(6)注意复习的“新意”,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具体办法:
(1)用好每一道精选的试题,讲清“要点、易错点、联系点”。
(2)将能力、思想的培养渗透在每节课中。
(3)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确定好每一阶段、每节课的具体而又适宜的目标,循序渐进,落实到位。
(4)分类:将学生分类;将存在问题分类;将练习分类;
(5)集体备课。……
“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 将所要复习的知识点问题化,由练启讲。一、以题带知识: 将所要复习的知识点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出,形成“知识点”,“典型图”等之间的联串;典型性,不在于难,而在于解决该题所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迁移性、广泛的适用性;二、设置”串”:1、串“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复习 请研究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及其性质,并尽可能多地写出有关结论。 解:(1)图象的开口方向: (2)顶点坐标:
(3)对称轴: (4)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
(5)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
(6)增减性: (7)最大值或最小值:
(8)y的正负性: (9)图象的平移:
(10)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 (11)对称抛物线:
(12)图象与y轴的交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坐标为:(3)若a为方程③的解,求 的值(1)求方程(组)或不等式的解(4)若a为不等式④的解,求 的y取值范围(2)若x、y是方程组②的解,求 的值(5)若方程③的两个解分别是相交两圆的半径长,请写出一
个符合条件的圆心距。 2.串题目:D 3.串“典型图形” 1、某海滨浴场的沿岸可以看作直线,如图所示,1号救生员在岸边的A点看到海中的B点有人求救,便立即向前跑300米到离B点最近的地点C再跳入海中游到B点救助;若每位救生员在岸上 跑步的速度都是6米/秒,在水中游泳的速度都是2米/秒。 1. 请问1号救生员的做法是否合理? 2. 若2号救生员从A 跑到D再跳入海中游到B点救助,请问谁先到达B? 串“典型图形” 2、如图,为了求河的宽度,在河对岸岸边任意取一点A,再在河这边沿河边取两点B、C,使得∠ABC=60°,∠ACB=45°,量得BC长为100米,求河的宽度(即求BC边上的高).3、外国船只,除特许外,不得进入我国海洋100海里以内的
区域。如图,设A、B是我们的观察站,A和B之间的距离为
160海里,海岸线是过A、B的一条直线。一外国船只在P点,
在A点测得∠BAP=450,同时在B点测得∠ABP=600,问此时
是否要向外国船只发出警告,令其退出我国海域.
┓C
D问题1楼房AB的高度是多少?问题2楼房CD的高度是多少?
5、为打捞一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潜水员在A处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划行,在A处测得黑匣子B在北偏东60度的方向,半小时后到达C处,测得B在北偏东30度的方向,问潜水员继续向东划行时,距B的最近距离是多少?(精确到0.1m)ADCB北北30゜60゜?EF 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对于常见的基本模型是应使人人都要掌握的。当然,我们应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意图: 抓住一个“基”字、追求一个“效”字复习课中要合理“回归”教材,
1、将书读薄,使学生对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结构有个清晰的认识;
2、温故而知新,以新的视角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3、合理利用,即对书中某些典型例题、习题应当合理利用,变式拓展,总结方法,便于学生掌握。第二阶段:专题训练常见的复习专题:
(1)知识综合型专题:代数综合问题(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几何综合问题(三角形、四边形、圆、几何变换),几何代数综合性问题.
(2)重点题型突破:规律探索性型、开放探究型、实验与操作型、方案设计型、阅读理解型、图表信息型、学科综合型、实际应用型.
(3)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主要数学思想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统计思想、整体思想等;
常见解题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定义法、列举法、归纳法、割补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等.做到:
(1)重视知识的综合,尤其是横向联系,教学要有深度;
(2) 重视合情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
(4)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应用.
本阶段教学运用启发式复习模式:
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完成——总结反思——发散提高.
具体复习采用题组复习法:
递进题组——深化问题揭示规律,
类比题组——举一反三归类迁移,
化归题组——纵横联系提高效率. 一、一图多换
二、一图多变
三、一题多变
四、一法多用
真正不会学习的人,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一图多换 (06浙江)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6,BC=2,∠DAB=45°,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等腰梯形ABCD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等腰梯形OEFG. (1)写出C、F两点的坐标(2)将等腰梯形ABCD沿x 轴的负半轴平行移动,设移动后的OA=x,如图2 ,等腰梯形ABCD与等腰梯形O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当点D移动到等腰梯形OEFG的内部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直线CD上是否存在点P,使△EF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1)将条件中的等腰梯形改为平行四边形 1.一图多换MM(2)等腰梯形改为菱形,边长为6 MM1.一图多换(3) 等腰梯形改为矩形 1.一图多换(4)等腰梯形改为正三角形,边长为6 1.一图多换 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AEFG,点E、G分别在AB、AD上,点F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试说明线段BE与DG之间的关系. BE⊥DGBE=DGEGFM 2.一图多变 2.一图多变BE⊥DGBE=DGABCDEGABCDEGABCDEGABCDEGFFFF以6,8为两边的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1)以6,8为两边的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情况
是什么?
(2)以6,8为两边的锐角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
是什么? (3)以6,8为两边的钝角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
是什么? 3.一题多变4、一法多用2.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组成。设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求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3.右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
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求六边形
的周长.1.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且周长是3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在复习中最忌教法单一,本来数学就抽象,加上复习又常走老路,吃倒饭。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试题、中考试题进行变式、归纳,让学生感到数学复习内容“旧貌变新颜”。 强化一个“精”字、兼顾一个“层”字 第三阶段:模拟讲评要求:
模拟训练 全面提高;
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调节心态轻轻松松迎中考.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
课前做练习——课上讲重点——课后练精细.1、模拟训练? 查漏补缺
(1)精心设计讲练模拟题.试题的选择、题目的效度、区分度及练习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2)讲练要恰当.讲中有练、讲中有思,练要得法、练要有度,讲解要及时、到位、透彻;
(3)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利用多种方式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与进步;
(5)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漏.发现漏洞——平时的作业批改反馈的情况;历次检测试卷的分析;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疑难问题的统计.弥补漏洞——课堂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后单独的辅导;学生之间的?互帮助;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己的努力. 2、考前心理调适? 提高应试素质
如果说扎实的功底是中考取得成功的基础的话,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成为中考成功的关键.考前一周对学生的心理调适非常关键.
做到:
(1)让学生回归课本, 进一步明确重 点、考点,做好自由复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与方法.从前到后、由易到难;沉稳答题、戒骄戒躁;不言放弃,誓得高分.
(3)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考前的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复习应考心态;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有效进行自我放松.立足一个“透”字、注重一个“练”字(1)多一些指导,少一些灌输 (2)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在知识生长点处引入 在知识结合点处展开;
在知识关键点处引伸 在能力提高点处设疑;
在有价值处思考讨论 在困难处点拨与分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