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7.1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7.1力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25 22:2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单位。会描述物体所受到的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来了解力的三要素。
通过画力的图示及示意图使学生懂得如何描述物体受到的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动手实验,体验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力的描述方法,培养学生通过一定的物理模型来直观反映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用力的图示及示意图描述物体所受的力。
教学难点:建立力的描述的物理模型。
教具准备:弹簧、重物两个、鸡蛋两个、一瓶矿泉水、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力的描述。上一节内容,我们知道了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同一个物体受力以后的作用效果总是相同吗?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这个人叫丁俊晖,他让台球在中国成为了一项家喻户晓的运动。接下来,我们观看几组台球比赛视频。注意运动员用球杆击打白色母球时施力的情况,观察白色母球受力后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针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提出你的猜想。
二、新授
(一)、1、观看第一组台球视频,轻击、重击。运动员所用力的大小不同。
猜想:力的大小可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介绍:力用字母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体验力的大小。1N的力 2N的力 5N的力500N的力
2、观看第二组视频,运动员从不同的方向击打,猜想力的大小可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观看第三组视频,运动员从不同的位置击打,即白球受力的位置不同,我们把受力的位置叫做力的作用点。猜想力的作用点可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二)、指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A1、学生动手根据课本实验探究内容,探究力的大小对受力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A2、教师演示,力的大小对弹簧形变的影响。
总结得出结论: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对受力物体运动状态有影响,同时对受力形变的物体形变程度也有影响)。
B、学生思考,按课本中间两幅图的情形,能否准备地说明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 如果不行,请另外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来验证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总结得出结论: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教师演示,在不同的点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同一方向推门。比较门的受力效果。
学生思考并总结得出结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由上述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都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我们把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三)、力的描述方法
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作用效果,因此我们在描述物体受力情况的时候,就要说清楚这个力的三要素。例如:我们用一个力去拉玩具小车,我们如何把玩具小车所受到的力描述出来呢?
A、文字描述:
小车所受到的拉力: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描述一种现象,比如说别人向你问路。但这种文字描述的方法不够直观,形象。我们往往会选择用图来表示。在任何科学技术读物中,图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图往往能够把有关现象或过程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给人的印象有时比文字叙述更清楚.
B、力的示意图
用卡片纸来表示小车的受力情况。在实际描述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画得简洁些。
在物理学中,像这种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小车所受到的拉力:力的大小---------------线段的长度(适当即可)
力的方向---------------箭头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C、力的图示法。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即在力的示意图的基础上更加准备地表示出力的大小)
教师用卡纸演示:简化这个图。
总结出一般作力的图示的方法
①明确受力物体,用简图来表示。
②找出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标出力的作用点,用字母O表示
③确定标度
④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力的方向画出线段,根据图示标度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表示出力的大小。
⑤并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标明力的大小。
注意:若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有夹角时,还要用线表示水平面或竖直面,并标出角度的大小。
学生练习作力的图示。学生互相交流,展示。教师小结作力的图示与作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三、小结与训练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完成小测验。
四、作业
物理作业本第1、4、6、8、13题。
五、回顾体验。
六、板书设计:
力的描述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二、力的描述方法
1、文字描述
2、力的示意图?????? ?3、力的图示法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