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6年秋季七年级地理下册第4章自然坏境与经济发展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很大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小
C.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少
D.我国人口众多
2、下列资源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煤矿—南少北多
B.石油—南多北少
C.太阳辐射总量—东多西少
D.有色金属—南少北多
3、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B.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4、
以下一组全部是自然资源的是
(
)
A.
阳光、森林、土地
B
.
水能、钢铁、天然气
C
.
土地、阳光、电灯
D
.
金矿、空气、棉花
5、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B.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
C.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D.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煤炭
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耕地
B.阳光
C.河水
D.石油
7、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8、下列有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B.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C.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D.我国的旱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
9、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0、我国的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是指(
)
A、内蒙古
陕西
青海
新疆
B、内蒙古
宁夏
西藏
新疆
C、内蒙古
陕西
甘肃
新疆
D、内蒙古
西藏
青海
新疆
11、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12、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13、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14、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5、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
夏秋少,北方少
B.
冬春多,东部少
C.
冬春少,西部少
D.
夏秋少,南方少
16、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17、生活中正确的节水方式是
(
)
A.自流灌溉
B.喷灌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8、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少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
1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指(
)
A.青藏高
原
B.天山
C.黄土高原
D.贺兰山
20、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成都平原
二、综合题
21、读图10“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2)我国平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东部或西部)地区,处于
第____级阶梯,是经济发达,城镇集中,人口主要分布区。
(3)从图中得出:我国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面积广,耕地资源十分丰富
B.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C.山区集中在东部地区,交通不便
D.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5)开发山区应注意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的_________
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__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旱地和水田分布的界线大致经过
_________
一线,这与我国一月_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3、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
②人为原因:
。
(2)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
作为输水渠道,在
省穿越黄河。
(3)调水前一定要保证水源
,调水过程中不能使水
。
(4)工程量最大的是
方案,原因是:
。
(5)为什么长江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三、判断题
24、判断题: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一大油田。(
)
25、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26、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
27、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多、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
)
28、我国的红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区。(
)
29、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和甜菜
.
(
)
30、判断题:我国西部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
3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
(
)
32、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
)
33、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
3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向东流入渤海。(
)
四、连线题
35、将下列称号与其所属地正确连线
36、用直线将下列干湿地区与植被景观连接起来.
37、
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进行连线。
农业节水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工业节水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节水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A
5、D6、D
7、D8、B
9、D10、D11、A12、D13、B
14、B15、C
16、C17、A18、B19、A20、C
二、综合题
21、(1)
山地
(2)
东部
2
(3)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4)
B
(5)
滑坡
泥石流或崩塌
22、
(1)A旱地
B水田
C沙漠
D草地
E林地
(2)平原
400
(3)秦岭—淮河
0
800
23、(1)
①降水少,径流量小,季节分配不均匀
②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2)京杭运河
山东
(3)清洁
污染
(4)西线
地形复杂
(5)长江水量丰富,上游河段落差大
三、判断题
24、×25、×26、√27、×28、
×29、×30、×31、√32、√33、×34、(
×
)
四、连线题
35、A—c;B—d;C—a;D—f;E—b;F—e
36、
37、
农业节水——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工业节水——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节水——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