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Word+ PPT)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Word+ PPT)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6 11:41:17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一、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漏斗、量筒(10
mL) 。
你还需要的实验药品: 粗盐、水 。
二、实验步骤
1.溶解
用 托盘天平 称取5.0
g粗盐,用 药匙 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 烧杯 里,边加边用 玻璃棒 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 变 (填“变”或“不变”)浑浊。说明粗盐中含有 不溶性 杂质。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并填写在课本实验表格中。
2.过滤
(1)过滤过程中用到的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 。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是 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是 烧杯嘴紧靠玻璃棒 、 玻璃棒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处 、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
(3)制作过滤器,过滤粗盐水,过滤成功的标志是 得到的滤液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滤纸上剩余物的颜色为 黑色或灰色 。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氯化钠 ,粗盐中的 泥沙 等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被分离,由此可知过滤可除去粗盐水中 不溶性 的杂质。若过滤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应 再过滤一次 。
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 蒸发皿 。用 酒精灯 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 玻璃棒 不断搅拌,防止 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 蒸发皿的余热 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呈 晶体 状。注意停止加热后,不要用手拿蒸发皿,也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 烫坏实验台面 。
4.计算产率
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后,用 玻璃棒 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填写在课本实验表格中。
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不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制取粗盐,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降低温度不能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 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本实验中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这样提纯的盐不是纯净物,其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钙或氯化镁等杂质。取少量提纯的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提纯的盐不是纯净物。
3.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蒸发,以上各步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加快溶解速度;引流;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4.过滤过程中若发现滤液浑浊,可能原因有哪些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5.计算精盐产率时发现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有哪些 若偏大呢
偏小的原因:溶解时有液体溅出;过滤时没用玻璃棒引流导致有液体溅出;过滤时没有等滤液全部流入烧杯就拿走烧杯;蒸发时蒸干才停止加热;蒸发时没用玻璃棒搅拌,局部过热,液滴飞溅等。
偏大的原因:称量粗盐质量时“左码右物”;溶解时用食盐水代替蒸馏水;过滤时滤纸破了,部分泥沙进入烧杯等。(共13张PPT)
粗盐中难溶性杂
质的去除
1
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一、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需要的实验药品:____________。
玻璃
棒、烧杯、漏斗、量筒(10
mL)
粗盐、水
1
溶解
用___________称取5.0
g粗盐,用_______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_______里,边加边用________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_____(填“变”或“不变”)浑浊。说明粗盐中含有_________杂质。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并填写在课本实验表格中。
二、实验步骤
托盘天平
药匙
烧杯
玻璃棒

不溶性
2
过滤
(1)过滤过程中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二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
玻璃棒、烧杯
滤纸紧
贴漏斗内壁
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嘴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
靠烧杯内壁
(3)制作过滤器,过滤粗盐水,过滤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纸上剩余物的颜色为___
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粗盐中的_______等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被分离,由此
可知过滤可除去粗盐水中________的杂质。若过滤所
得滤液仍然浑浊,应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
滤液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色或灰色
氯化钠
泥沙
不溶性
再过滤一次
3
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_________。用________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__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_____________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呈_______状。注意停止加热后,不要用手拿蒸发皿,也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_________________。
蒸发皿
酒精灯
玻璃棒
因局部
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蒸发皿中出现较
多固体
蒸发皿的余热
晶体
烫坏实验台面
4
计算产率
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后,用_________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填写在课本实验表格中。
玻璃棒
1
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不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制取粗盐,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降低温度不能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答案
2
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 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本实验中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这样提纯的盐不是纯净物,其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钙或氯化镁等杂质。取少量提纯的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提纯的盐不是纯净物。
答案
3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蒸发,以上各步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加快溶解速度;引流;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
4
过滤过程中若发现滤液浑浊,可能原因有哪些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答案
偏小的原因:溶解时有液体溅出;过滤时没用玻璃棒引流导致有液体溅出;过滤时没有等滤液全部流入烧杯就拿走烧杯;蒸发时蒸干才停止加热;蒸发时没用玻璃棒搅拌,局部过热,液滴飞溅等。
偏大的原因:称量粗盐质量时“左码右物”;溶解时用食盐水代替蒸馏水;过滤时滤纸破了,部分泥沙进入烧杯等。
答案
5
计算精盐产率时发现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有哪些 若偏大呢